守株待兔
相傳,宋國有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夫,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懇懇地勞動,雖然十分辛苦,卻也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日子過得平平淡淡。
可是這樣的日子卻突然在某一天發生了變化。這天,農夫像往常一樣正在種莊稼,他累得氣喘吁吁,身體已經很疲憊,可是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堅持。終于撐到了中午,他心想:太好了,終于可以吃飯了。正在他準備坐下來休息一會兒的時候,突然,一只野兔飛快地跑過去。這個農夫死死地盯著野兔,仿佛嘗到了兔子的肉香,他自言自語道:“如果我能抓住這只野兔,飽餐一頓,那該有多好啊!”
說做就做,農夫立刻放下手中的東西去追趕野兔,嚇得那野兔慌張得越跑越快,而農夫也不停歇。野兔由于跑得太快,“砰”的一聲撞到了樹樁上,頓時鮮血直流,沒過一會兒,就躺在了地上。農夫上前一看,忍不住哈哈大笑,高興地對野兔說:“看你還往哪兒跑?”于是,農夫便提著兔子高高興興回家去了,心里別提多得意了。
到了晚上,農夫將野兔做了一頓美味的晚餐。野兔的肉實在是太香了,農夫一下子就把野兔吃完了,晚上還做了個美夢,夢里他抓到了許多野兔,口水流了一地。
第二天一大早,農夫還是跟以前一樣去種地,但他卻不再勤勤懇懇,而是經常魂不守舍,東張西望,他心想:肯定還會有兔子過來的。他每過一會兒便要到草叢中看一看,可是連野兔的影子都看不到。
農夫不死心,雖然他還是在田里干活兒,可心思一點兒也沒有放在這上面,他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天都黑了,他才不開心地回去了。
妻子勸誡農夫好好干活兒,對他說:“這野兔怎么可能天天都有,還是用心干活兒,才能過上好日子啊!”
可農夫不甘心地說:“今天蹲不到就明天蹲,我就不信我遇不上了,總有一天野兔還會出現的。”
妻子無奈,便只能隨他去。
次日,農夫還是一大早跑來地里等著,但他卻完全不干活兒了,一心一意地等著野兔,甚至還跑到野兔撞死的樹樁旁邊坐著,可他什么也沒等到。
慢慢地,這件事被周圍的鄰居知道了,鄰居們一直嘲笑他,兔子沒等到,地里的莊稼全都撂荒了。
成語寓意
比喻想要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或死守著狹隘的認知經驗,不懂得變通。
近義詞 刻舟求劍、墨守成規
反義詞 隨機應變、通達權變
成語出處 《韓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