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蛇添足
在楚國,有個大戶人家,家里有許多下人。有一天,家里要進行祭祀,因為祭祀典禮需要用到酒,主人吩咐下人去街上買一壺酒回來。祭祀結束以后,主人正準備倒掉的時候,下人們死死地盯著這壺酒,對主人說:“這壺酒不如給我們喝了吧!”主人想了想,覺得倒掉了浪費,便同意了。
可是有這么多人,酒卻只有一壺,根本不夠分哪。大家誰也不肯讓誰,這時,有人站出來大聲說:“既然這壺酒實在不夠,不如我們想個辦法,來場比試,誰先勝出就歸誰,怎么樣?”大家想了想,覺得也對。可是比賽什么呢?大家議論紛紛,七嘴八舌。
這時,又有一個人站出來說:“既然大家都同意,不如我們比賽畫動物怎么樣?誰最先畫完,這壺酒就歸誰。”“畫一只土狗吧,這誰都見過。”有人大聲搶著說。“畫狗多沒意思啊,要畫上好久呢。”有人搖搖頭反駁說。
“那不如畫蛇吧!”蛇沒有腳,畫起來更快,于是,大家紛紛同意了。有個人拿起樹枝,唰唰兩下,便將蛇的輪廓畫出來了。他看了看周圍,似乎數他畫得最快,心想:這酒肯定是我的了。沒過一會兒他便畫完了,高興得忘乎所以,不屑地對其他人說:“你看看你們,這畫得也太慢了,我就是再畫上幾只腳,也比你們快。”其他人卻不搭理他,他一臉的不服氣,心想:既然你們不相信,我就畫給你們看。
于是,他拿起樹枝添了一只腳,畫完了以后,他滿意地看著,自言自語道:“這下子完美了。”這時候,一個畫完了的人抬頭看他的畫,居然多出了一只腳,忍不住嘲笑道:“蛇是沒有腳的,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那人飛快地拿起酒壺,咕嘟咕嘟地喝下去。這個人看著羨慕極了,懊悔不已。
成語寓意
蛇是沒有腳的,如果添上了腳就不是蛇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客觀實際,不能自作聰明,否則,本來可以做好的事情反而會變糟。
近義詞 弄巧成拙、多此一舉
反義詞 畫龍點睛、恰如其分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