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離不開的思維導圖
- 吳帝德
- 981字
- 2021-06-21 17:51:28
《沁園春·雪》
對于學生而言,文章概括與學習是思維導圖最常用的用途。它在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同時,讓我們對文章有深入的認識,掌握文章脈絡,幫助記憶,提高寫作技巧。
《沁園春·雪》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篇文章,先來回憶一下原文:
這篇文章非常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中小學生往往讀幾遍就能牢牢記住。但是教學目的應該是希望學生掌握文章的書寫結(jié)構(gòu)、修飾手法,了解文章相關(guān)的背景以及歷史知識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以“背熟”為目的,一旦記住便不求深入了解,學習變成走馬觀花。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可以很大程度改善這樣不夠深入的學習習慣,將每一篇課文精華牢牢地“吃透”。
在畫中心圖的時候,我覺得整篇文章氣勢磅礴,我想到了山川、河流、雪花,于是我選用發(fā)散性和形狀感更強的雪花作為中心圖。仔細閱讀原文以后可以發(fā)現(xiàn),文章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寫景和寫人,于是主干便可以畫成“景”和“人”。確定好主干以后擴充分支,即對每一個句子進行分析并提取關(guān)鍵字。“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是寫“北國”,所以畫上第一條分支和寫上關(guān)鍵字“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是對“北國”的進一步描寫,因此下一級分支可以分別提取關(guān)鍵字“冰封”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寫“長城”,具體形容為“莽莽”,以此類推,整個寫景的主干和分支填充完成。第二段寫人用同樣的思路,可以將主干發(fā)散出“江山”“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和結(jié)尾5條分支,畫上配圖,這張導圖便基本完成。
本張導圖總結(j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