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
【原文】
大內正門宣德樓列五門,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①,鐫鏤龍鳳飛云之狀,莫非雕甍畫棟,峻桷層榱②,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樓③,朱欄彩檻,下列兩闕亭相對,悉用朱紅
子④。入宣德樓正門,乃大慶殿,庭設兩樓,如寺院鐘樓,上有太史局保章正測驗刻漏⑤,逐時刻執牙牌奏⑥。每遇大禮,車駕齋宿,及正朔朝會于此殿⑦。殿外左右橫門曰左右長慶門⑧。內城南壁有門三座,系大朝會趨朝路⑨。宣德樓左曰左掖門,右曰右掖門⑩。左掖門里乃明堂,右掖門里西去乃天章、寶文等閣?。宮城至北廊約百余丈。入門東去街北廊乃樞密院,次中書省?,次都堂〔宰相朝退治事于此〕,次門下省?,次大慶殿外廊橫門。北去百余步,又一橫門,每日宰執趨朝?,此處下馬,余侍從臺諫于第一橫門下馬,行至文德殿,入第二橫門。東廊大慶殿東偏門,西廊中書、門下后省,次修國史院?,次南向小角門,正對文德殿〔常朝殿也〕。殿前東西大街,東出東華門,西出西華門。
【注釋】
①大內:又稱宮城,明清稱紫禁城?;蕦m的總稱。甃(zhòu):以磚瓦砌的井壁,后引申為磚砌物統稱為甃。②甍(méng):房屋、屋脊。桷(jué):方形的椽子。榱(cuī):放在檁上支持屋面和瓦片的木條。③琉璃瓦:以黏土、石青等為原料燒成。朵樓:正樓兩旁的樓。④
(ch?。┳樱杭磋咀?,古時用以阻攔人馬通行所置的木架。⑤太史局:宋朝掌管天文歷法的機構。⑥牙牌:象牙制的牌子,用作記事的標簽。⑦正朔朝會:正朔,一年的第一天,即農歷正月初一。正:一年的開始;朔:一月的開始。朝會:古時候諸侯或臣屬朝見君主。⑧左右橫門:即左右兩側的門。古時候以南北為縱,東西為橫。⑨朝路:朝會的通道。⑩掖(yè)門:宮殿正門兩旁的邊門。?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地。凡是朝會、祭祀、教學等大典,均在此舉行。天章、寶文等閣:收藏真宗御制的文集、御書。?廊:廡下,殿下外屋。樞密院:五代至元的最高軍事機構,唐始設樞密使,掌文書,以宦官任之。后唐改稱樞密院,樞密使輔佐宰相,分掌軍政。宋設樞密院與“中書”分掌軍政大權,號稱“二府”。中書?。汗糯实壑睂俚闹袠泄偈鹬?。封建政權執政中樞部門。都堂:宰相的治事之所。?門下省:官署名稱,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機構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宮內侍從官的辦事機構,后來隋朝和唐朝開始正式設立的三省六部制成為與尚書省、中書省合稱的三省之一。其稱為門下省。?宰執:宰相與執政的統稱。?修國史院:即國史院,官署名。
【譯文】
皇宮正門的宣德樓一字排列五座大門,每個大門都裝飾金釘并且粉刷大紅朱漆,高高的墻壁都是磚石相間砌筑而成,鐫刻雕鏤的龍飛鳳舞圖形態各異,靈動的云彩更是栩栩如生,無一不是雕刻精美的屋脊和彩繪的棟梁,高峻的屋角,層層排列的椽子,樓閣頂部都用漂亮的琉璃瓦覆蓋,兩旁的朵樓宛如曲尺飛卷,朱紅色的欄桿、彩繪的欄桿橫木,朵樓下兩座宮闕亭閣遙遙相對,前方不遠處都配有阻攔人馬通行的朱紅色杈子。進入宣德樓正門,眼前就是大慶殿,庭院中設有東西兩樓,猶如寺院中的鐘樓,這樓上設有太史局,里面負責勘測的官員保章正在觀測刻漏,按時按刻手執牙牌向上奏報。每逢重大典禮,皇帝齋戒住宿,以及每年正月初一的朝會,都在這正殿之中。大殿外左右兩側的門叫左右長慶門。內城南墻有三座門,是重大朝會通向內廷宮殿之路。宣德樓左邊的門叫左掖門,右邊的門叫右掖門。左掖門里就是明堂,進入右掖門里朝西走去就是天章閣、寶文閣等。從宮城到北面的長廊約有一百余丈,進門向東走到街巷北面殿下的外屋就是樞密院,順次是中書省,再依次就是都堂(宰相退朝后就在此處理政務),接下來是門下省,其次是大慶殿外面長廊的邊門。向北去一百余步,又是一個邊門,每天宰相、執政上朝,都在這里下馬,其余的侍從、臺諫等官員都在第一道橫門處下馬,然后步行到文德殿,進入第二道橫門。東走廊處是大慶殿東偏門,西走廊是中書、門下后省,其次是修國史院,其次是朝南的小角門,正對著文德殿(這里是通常舉行朝會的大殿)。文德殿前是東西走向的大街,往東去是東華門,向西去是西華門。
【原文】
近里又兩門相對,左右嘉肅門也。南去左右銀臺門。自東華門里皇太子宮入嘉肅門,街南大慶殿后門、東西上門①;街北宣祐門。南北大街西廊面東曰凝暉殿,乃通會通門入禁中矣。殿相對東廊門樓,乃殿中省六尚局御廚②。殿上常列禁衛兩重,時刻提警,出入甚嚴。近里皆近侍中貴③。殿之外皆知省、御藥幕次??煨?、親從官、輦官、車子院、黃院子、內諸司兵士、祗候宣喚;及宮禁買賣進貢④,皆由此入。唯此浩穰⑤,諸司人自賣飲食珍奇之物,市井之間未有也。每遇早晩進膳,自殿中省對凝暉殿,禁衛成列,約攔不得過往⑥。省門上有一人呼喝,謂之“撥食家”。次有紫衣、裹腳子向后曲折幞頭者⑦,謂之“院子家”,托一合,用黃繡龍合衣籠罩,左手攜一紅羅繡手巾,進入于此,約十余合,繼托金瓜合二十余面進入,非時取喚,謂之“泛索”。宣祐門外,西去紫宸殿⑧〔正朔受朝于此〕。次曰文德殿〔常朝所御〕。次曰垂拱殿,次曰皇儀殿,次曰集英殿〔御宴及試舉人于此〕。后殿曰崇政殿、保和殿。內書閣曰睿思殿⑨。后門曰拱辰門。東華門外,市井最盛,蓋禁中買賣在此⑩。凡飲食、時新花果、魚蝦鰲蟹、鶉兔脯臘?,金玉珍玩、衣著,無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數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隨索,目下便有之。其歲時果瓜蔬茹新上市,并茄瓠之類新出?,每對可直三五十千,諸分爭以貴價取之?。
【注釋】
①東西上(gé)門:官署名。掌管朝會、供奉禮儀之事。②殿中省六尚局:官署名。掌管供奉皇帝飲食、醫藥、服飾等政令。③近侍中貴:親近、顯貴的近侍宦官。④宮禁:皇帝居住之處,此指皇宮。⑤浩穰(ráng):眾多,繁多。⑥約:繩子,繩索;拘束,限制。攔:攔擋、阻止。⑦幞(fú)頭:又名折上巾、軟裹,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因幞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也稱“烏紗”。⑧紫宸(chén)殿:按《唐六典》等書的記載,“宣政之北有紫宸門,門北為紫宸殿”。⑨睿(ruì)思殿:北宋皇城內書閣。⑩禁中:指帝王所居宮內。?脯臘:干肉。?品味:品種。若:約計。?蔬茹:蔬菜。茄瓠(hù):泛指蔬菜。瓠:瓠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夏天開白花,果實長圓形,嫩時可食;也指這種植物的果實。?諸分:宋代后妃、皇室子女所居住的地方稱為。這里應該是指宮中嬪妃的居所,也代指嬪妃們。
【譯文】
附近又有兩座相對稱的大門,這就是左嘉肅門和右嘉肅門了。向南走就會看見左銀臺門和右銀臺門。從東華門里的皇太子宮進入嘉肅門,街南就是大慶殿后門,以及東上門與西上門;而街北面就是宣祐門。南北向大街的西走廊朝東方向的叫凝暉殿,從這里通過會通門就進入禁宮之中了。和凝暉殿相對的東廊門樓,是殿中省六尚局的御廚房。凝暉殿上日常排列雙重禁衛軍士,時刻提防警戒,對于出入控制相當嚴格。附近也都是親近、顯貴的宦官。凝暉殿外是知省、御藥等辦事的地方??煨?、親從官、輦官、車子院、黃院子、內諸司兵士、祗候等雜役侍衛,隨時等候宣召傳喚,以及宮內買賣、進貢物品,都由此入內。也只有皇家這樣龐大的供奉司屬,諸司之人才有諸多美食珍奇之物可以買賣,那些都是民間集市上所沒有的。每當早晩進膳時間,從殿中省到凝暉殿之間,禁衛軍排成隊列,阻止一切閑人過往。殿中省門口有一人負責呼喝傳令,稱為“撥食家”。其次有身穿紫衣,頭戴幞裹起而且向后曲折成幞頭之人,被稱為“院子家”,手中托著一個食盒,然后用黃色的繡龍食巾罩蓋在上邊,左手拿著一塊紅羅繡花手巾,從這里進入,大約能有十余盒,接著還有二十余人手托金色瓜形食盒陸續進入,以防不時被召取用,稱為“泛索”。從宣祐門外向西走是紫宸殿(正月初一皇帝接受群臣朝賀就在此殿)。其次是文德殿(皇帝的日常朝會在這殿中),接下來是垂拱殿,再接下來是皇儀殿,再接下來是集英殿(皇帝在宮中舉行御宴以及殿試舉人就在這里)。后殿叫崇政殿、保和殿。內書閣叫睿思殿。后門叫拱辰門。東華門外的集市最為繁盛,因為皇宮大內之中的買賣交易物品都在這里。凡是日常飲食所需的時令蔬菜新鮮花果、魚蝦鱉蟹、鵪鶉野兔或是干肉,以及金銀玉器、珍寶古玩、各式華麗衣著,沒有一樣不是天下珍奇之物。其品種約計能有數十種,如若來客要一二十味菜肴下酒,隨心選擇,眼前就有。時令瓜果蔬菜新鮮上市,而且新出了茄瓠之類的植物果實,每對可值三五十千錢,宮中各處紛紛爭相以高價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