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事先做人,保持平常心
- 青田編著
- 1892字
- 2021-06-04 19:13:05
欲望有毒,別讓它控制你
在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文化多元的現代社會,人們的需求和欲望不斷地膨脹,很容易在追求物質的感官享受中逐漸迷失了自我,像一艘失去航向和動力的大船,或遠離航道,或停滯不前;事過之后才清醒,卻只有追悔莫及,抱憾終生。有人說,欲望是一把雙刃劍,他可以成為我們的信念,支撐我們渡過難關;但是欲望也像鴉片,容易上癮。皮埃爾·布爾古說過:“人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是欲望毀了他。’然而,這往往是錯誤的。并不是欲望,而是無能、懶惰,或糊涂毀了人。”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地處偏遠,一直非常冷清。
原來的住持圓寂后,索提那克法師來到寺院做新住持。初來乍到,他繞著寺院四周巡視,發現寺院周圍的山坡上到處長著灌木。那些灌木呈原生態生長,樹形恣肆而張揚,看上去隨心所欲,雜亂無章。索提那克找來一把園林修剪用的剪子,不時去修剪一棵灌木。半年過去了,那棵灌木被修剪成了一個半球形狀。
僧侶們不知住持意欲何為,便問索提那克法師,法師卻笑而不答。
這天,寺院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來人衣著光鮮,氣宇不凡。法師接待了他,寒暄,讓座,奉茶。對方說自己路過此地,汽車拋錨了,司機正在修車,他進寺院來看看。
法師陪來客四處轉悠。行走間,客人向法師請教了一個問題:“人怎樣才能清除掉自己的欲望?”
索提那克法師微微一笑,轉身進內室拿來那把剪子,對客人說:“施主,請隨我來!”
他把來客帶到寺院外的山坡。客人看到了滿山的灌木,也看到了法師修剪成型的那一棵。
法師把剪子交給客人,說道:“您只要能經常像我這樣反復修剪一棵樹,您的欲望就會消除。”
客人疑惑地接過剪子,走向一叢灌木,咔嚓咔嚓地剪了起來。
一壺茶的工夫過去了,法師問他感覺如何。客人笑笑:“感覺身體倒是舒展輕松了許多,可是日常堵塞心頭的那些欲望好像并沒有放下。”
法師頷首說道:“剛開始是這樣的。經常修剪,就好了。”
來客走的時候,跟法師約定他十天后再來。
法師不知道,來客是曼谷最享有盛名的娛樂大亨,近來他遇到了以前從未經歷過的生意上的難題。
十天后,大亨來了;十六天后,大亨又來了……三個月過去了,大亨已經將那棵灌木修剪成了一只初具規模的鳥。法師問他,現在是否懂得如何消除欲望?大亨面帶愧色地回答說,可能是我太愚鈍,眼下每次修剪的時候,能夠氣定神閑,心無掛礙。可是,從您這里離開,回到我的生活圈子之后,我的所有欲望依然像往常那樣冒出來。
法師笑而不言。
當大亨的鳥完全成型之后,索提那克法師又向他問了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依舊。
這次,法師對大亨說:“施主,你知道為什么當初我建議你來修剪樹木嗎?我只是希望你每次修剪前,都能發現,原來剪去的部分,又會重新長出來。這就像我們的欲望,你別指望能完全消除,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觀。放任欲望,它就會像這滿坡瘋長的灌木,丑惡不堪。但是,經常修剪,就能成為一道悅目的風景。對于名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它就不應該被看做是心靈的枷鎖。”
大亨頓悟。
此后,隨著越來越多香客的到來,寺院周圍的灌木也一棵棵被修剪成了各種形狀。這里香火漸盛,日益聞名。
的確,我們心中的欲望,有時就像樹木長出的枝蔓,稍不留神就一個勁地瘋長,遮蓋了我們的視野,甚至連心靈的光明也都遮住了。只有不斷修剪,才能讓我們的眼界豁然開朗!
中國人常說:“欲望無止境。”孔子也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意思是:富貴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但如果不是用光明的手段得到的,就不要它。貧賤是每個人所厭惡的,但如果不是以正大光明的手段擺脫的,就不擺脫它。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成功和幸福的欲望,但不能被欲望控制。
對某些人來說,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了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這樣的人生無疑是可悲的。
尼采說,“人最終喜愛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能夠控制欲望而不被欲望征服的人,無疑是個智者。被欲望控制的人,在失去理智的同時,往往會葬送自己。
其實,生活越簡單,生命反而越豐富,尤其是少了物質欲望的牽絆,我們越是能夠從世俗名利的深淵中脫身,感受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寬廣和明凈。因此,每一個人都應懂得修剪自己的欲望。
很多人都明白,貪欲會把人帶向罪惡的深淵,讓人失去理智;它可以使人相互摧殘,甚至使最好的朋友都能反目成仇。貪字頭上一把刀,一旦人的內心被貪欲所吞蝕,那他必將被其毒害……
人生如同一條河流,有其源頭,有其流程,當然也有其終點。而不管其流程有多長,有多短,終究都會到達終點,流入海洋。那么在我們活著的時候,有什么欲望是一定非要滿足不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