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好心態(tài),然后全力以赴
在中國歷史上,老子首先提出了要大氣做人的觀點。《老子·三十八章》中說,“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要學會抱樸守拙。所謂抱樸,指的是保持自己純真樸實的本性;所謂守拙,指的是堅守憨厚耿直的本性。用現(xiàn)代的觀點來看,所謂的“大氣”指的是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氣度,這其中既有天生的性格因素的影響,也受到修養(yǎng)、學識等影響。要想成就大器,就必須有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毅力;要想成就大器,就必須有刻苦修煉、百煉成鋼的頑強意志;要想成就大器,就必須有偉大的志向和高遠的目光;要想成就大器,就必須有頑強的毅力和必勝的信念。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只有以從容的心態(tài)面對艱難險阻,才能戒驕戒躁,大氣處世。
古人說:“君子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來,只有具有良好的修養(yǎng),才能心胸開闊,豁達為人。生活中,每個人都免不了要經(jīng)歷很多坎坷和挫折,只有以從容的心態(tài)坦然地應對人生,才能寵辱不驚,勝似閑庭信步。而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真正做到大氣做人。
李杜和張躍是大學同學,畢業(yè)后一起進了一家軟件公司工作。他們都是搞軟件的,所以都被安排在研發(fā)部工作。在工作的頭一年里,李杜和張躍都非常勤奮認真,他們經(jīng)常主動要求加班,得到了同事和領導的一致認可。
一個偶然的機會,公司需要外派兩名員工去國外的公司進修。這個機會很難得,不僅可以學到寶貴的知識,積累經(jīng)驗,還可以開闊視野。因此,研發(fā)部的同事們都想爭取到這個機會。不過,研發(fā)部的很多同事都是老員工了,工作經(jīng)驗非常豐富,因此公司決定派一名老員工和一名新員工去國外的公司進修,公司里的新員工只有李杜和張躍,他們倆很清楚彼此已經(jīng)變成了競爭對手。李杜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太愛說話,總是默默地工作著。相比之下,張躍則更加活泛,他不僅工作很出色,而且和同事、領導的關系都相處得非常好。因此,大家都認為張躍被外派的可能性更大。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考察,領導最終決定派李杜和另外一名老員工去國外進修。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領導沒有選擇樂觀開朗的張躍呢?后來大家才知道,原來領導原本已經(jīng)選定了張躍,但是張躍卻向領導推薦了李杜。因為是大學同學,所以張躍很清楚李杜的家境不是很好,家里的哥哥姐姐都務農(nóng),只供養(yǎng)了李杜這么一個大學生,也知道李杜的父母在他的身上給予了很大的期望。因此,張躍特別真誠地請求領導派李杜出去進修,而自己情愿等待其他的機會。李杜知道這件事情以后,心里非常感激張躍,他為自己能夠有這樣的同學和同事而萬分慶幸;同時,領導也因為張躍的大氣而對張躍刮目相看。在公司開辦分公司的時候,領導破格提拔張躍去分公司擔任研發(fā)部主任。
毫無疑問,張躍之所以能夠得到破格提升,正是因為他心胸寬廣,不計較個人得失,能夠為他人著想。所謂大氣者,不僅要有開闊的心胸,而且還要有從容處事的心態(tài),不為名利所驅(qū)使。想成就大事,就要做到不拘小節(jié),鎮(zhèn)定從容中成就大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難免遇到坎坷和挫折,既然無法逃避,那么不如勇敢地面對。所謂成功與失敗,其實就是一件事情的兩個結(jié)果而已。其實,挫折與失敗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有一顆淡定的心。倘若我們的心中波瀾不驚,即使是再大的風浪,也一定能夠順利地通過。總而言之,做人一定要從容一些,大氣一些,學會忘記生活中的悲傷與痛苦,微笑著重新踏上生活的征程。只有心態(tài)從容淡定,命運之神才會眷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