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喜怒哀樂掛臉上,只會遭人鄙夷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并沒有把控制情緒當成一件重要的事,總覺得情緒化是一種率直的表現,是一種很單純的人格,他們都信奉一句話:“做真實的自我。”于是在生活中,這些人從不掩飾自己的喜怒,開心的時候就笑,難過的時候就哭,煩躁的時候就發脾氣。這些做法,在表面看來當然沒有問題,甚至還是某種教育所推崇的。可如果你身體力行了,時間一久就會發現,自己已陷入泥沼。
你對情緒不加掩飾,所以周圍的人都知道怎么調動你的情緒,人們可以輕松地讓你笑,讓你哭,甚至讓你去大發脾氣。一個經常把率直寫在臉上的人,很容易受制于人。如果讓這種率真一直跟隨自己不去控制的話,最終只會一敗涂地。
趙航畢業后到一家會計所實習。開始的時候,他干勁很高,但是不久,他就覺得很泄氣,因為在這里他根本學不到什么會計業務,每天的工作總是和其他的人一起到外面去報稅。但是老板說,去外面報稅也是工作,為什么非要把自己局限在公司內部做賬呢?
不久,趙航就遞出了辭呈,老板驚訝地說:“你再等兩天,等閑下來會有人指點你。”趙航氣憤地說:“難道你就只顧自己的利益嗎?我來這兒快一月了,每天在外面跑,就算大家清閑的時候,你也沒有給我機會。”一句話把老板的火也拱上來了:“那好,你走吧!現在算清你的工資,趕快走人!”就這樣,趙航拿著自己微薄的工資回家了,只收獲了一肚子氣。
其實,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可能都會遇見和趙航一樣的問題。比如,一些剛參加工作的新人,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后,對這個看不順眼,對那個也不喜歡,認為老板沒多大本事,認為同事都不如自己,對公司的制度不滿意,對一些潛規則更是不屑一顧。如果這種不滿的情緒時常表露出來,肯定是對自己的人際關系非常不利的。
人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心里有什么想法,不要輕易地表露出來。如果你的喜怒哀樂表達失當,有時會招來無端之禍。人多少都有察言觀色的本事,他們會根據你的喜怒哀樂來調整和你相處的方式,并進而順著你的喜怒哀樂來為自己謀取利益。你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別人的掌控。因此,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地把自己的情緒表露出來,以免傷害自己和得罪別人。
清代重臣曾國藩深諳控制情緒之道,他不僅自己常常審視自己的言行是否表現欲太強,而且對其下屬中有這一傾向的人也及時教誨。
曾國藩做兩江總督時,下屬李鴻裔來到他的幕府中。曾國藩特別喜歡他,對他像兒子一樣看待。一天,李鴻裔翻看茶桌上的文本,看到一首詩,是某一位老儒所寫的。這老儒,是當時十圣賢中的一個。詩文后邊寫有這樣一段:“使吾置于妙曼娥眉之側,問吾動好色之心否乎?曰不動。又使吾置于紅藍大頂之旁,問吾動高爵厚祿之心否乎?曰不動。”李鴻裔看到這里,拿起筆在上面戲題道:“妙曼娥眉側,紅藍大頂旁,爾心都不動,只想見中堂。”寫完,扔下筆就出去了。
曾國藩看到了所題的文字后,就費了很大的周折把李鴻裔找了回來,然后指著李鴻裔所寫的對他說:“這些人都是些欺世盜名之流,言行一定不能坦白如一,我也是知道的。然而他們所以能夠獲得豐厚的資本,正是靠的這個虛名。現在你一定要揭露它,使他失去了衣食的來源,那他對你的仇恨,豈是平常言語之間的仇怨可比的?殺身滅族的大禍,隱伏在這里邊了。”李鴻裔很敬畏地接受了教誨,從此以后便懂得控制情緒,不敢再胡言亂語了。
要懂得控制情緒,別輕易表現喜怒哀樂。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災禍,必須嚴守“深藏不露”的原則,也就是說,不亂發議論,不顯露你的企圖,不結黨結派,不讓別人窺出自己的底細和實力,這樣對手就難以鉆空子了。
收斂一下你率真的性格吧,這種單純在你走向社會之后,就不要再顯露出來。在人際交往中,要時刻保持警惕,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不讓自己的哀樂成為別人利用的對象。如果你不想被別人控制,就得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必要時偽裝自己,深藏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