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5.意識只是靈魂的另一種說法

把傳統心理學和行為心理學進行對比,會發現兩者之間的不同點在于:傳統學派認為心理學最關鍵的研究課題是人的意識,而行為心理學卻認為心理學最重要的研究課題是人類的行為和活動。行為心理學認為,意識的概念就跟古人說的“靈魂”一樣,只是換了一種表述方式,既無法界定,也沒什么用處。因此,行為心理學認為,傳統心理學是一種被心靈體驗所束縛的宗教哲學。

在討論行為心理學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有關傳統心理學的一些內容。

靈魂和超自然的觀念很早以前就出現了,時間久到已經很難找到其根源,沒有人能說出清楚它們究竟是怎樣產生的。有人認為,這可能是一些人在懶散的狀態下幻想出來的。在遠古時代,有一群不愿意和同類出去勞作的人,他們不狩獵,也不參與其他活動,這讓他們有了大量的時間去觀察同類。在他們敏銳的觀察之下,人類的本質就被慢慢揭開了。

他們觀察到,同類會對自然界中的一些聲音感到恐慌,比如雷聲、轟鳴聲,或是與常態不符的聲音。當這些聲音出現時,同類會作出尖叫、躲避、停止勞作等恐懼反應。久而久之,人們就形成了條件反射,當環境的刺激作用出現時,他們就會采用相應的行為來保護自己。無所事事的人有了這個重大發現后,就開始利用同類的這種恐懼心理,設計一些手段讓大家害怕,試圖控制他們的行為。

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做法。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安靜下來,就在電閃雷鳴的夜晚對孩子說,在這樣的夜晚,外面可能會有抓小孩的強盜出沒。孩子聽到后,非常害怕,自然就會安靜下來。

遠古時代,有些智力較高的人也會用這樣的方式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借助“符號”“象征”“儀式”等工具,掌控那些智力低下的粗人,巫醫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們通過幫別人占卜、解夢、預言、規劃,獲得豐厚的報酬。其實,他們付出的勞作微乎其微。那些占星家、預言家、解夢家,用的也是同樣的方式。

時代不斷進步,巫醫間的組織者隨之誕生,他們才智突出,是眾人的頭領,緊接著,宗教、教會、寺廟、教堂應運而生。現如今,這些巫醫依然存在,并借助各式各樣的名號行騙。

仔細研究人類心理史會發現,人的許多行為都是被恐懼的刺激操縱的,而不是自愿的。一旦離開了恐懼的要素,宗教也就不復存在了。當然,不能因此就說宗教是恐懼的產物,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釋放人的恐懼,解救人的靈魂。比如教會,在糾結恐懼的過程中,信奉上帝的人們首先要認識“罪孽”“邪惡”“原罪”等概念,在這個群體之中,牧師飾演著管家的角色,在管家之上是上帝,也就是最高組織,即所有信徒們的首領。

基于這樣的歷史沉淀,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能夠與軀體相分離的靈魂,這個靈魂曾經是上帝的一部分。這一概念促生了哲學上的一個觀點,即“二元論”——身心分離。換句話說,我們有著與身體相獨立的靈魂部分。傳統心理學的基礎就是二元論,誰懷疑靈魂的存在,誰就會被扣上異教徒的帽子。在遠古時代,如果出現這樣的行為就會被判處死刑。哪怕是在當今這個時代,多數人依然贊同這個觀點。

文藝復興時期,自然科學發展迅猛,此時的人們不再把靈魂的話題納入天體力學、天文學、萬有引力等范疇中。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一部分自然科學擺脫了靈魂問題,可是心理學、哲學卻依然在漫長的歷史中思考著非物質對象,在闡述理論時也很難舍棄宗教語言。直到19世紀后期,心靈和靈魂概念對心理學的影響才逐漸淡化。

心理學的發展歷經多年,由于其研究對象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它都沒有被認可,也沒有獨立的地位。隨著工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希望心理學獨立的人也越來越多。

第一個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的人是赫爾巴特,可他不太贊同用實驗的方法研究心理學。費希納為了辯護自己的哲學觀點,對心理現象進行了物理學方面的測試,讓實驗心理學有了一個比較好的開端,但他測試的目的并不是創立心理學學科。

1879年,馮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針對心理學研究的實驗室,這讓心理學研究有了質的飛躍。馮特用實驗法建立了新的實驗心理學體系,讓心理學正式宣告獨立。馮特的一位學生曾經感嘆:舍棄了靈魂,心理學至少成了一門科學。不過,這50多年來,馮特鼓吹的偽科學被我們維護得很好,因為從他和其學生們所做的一切不難覺察到,靈魂的概念不過是被新的意識概念替換了而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昌黎县| 和田县| 安化县| 仙居县| 遂溪县| 左权县| 日照市| 揭阳市| 县级市| 措勤县| 梁河县| 兰州市| 韩城市| 屏东市| 道真| 古浪县| 云安县| 萝北县| 永安市| 桃园市| 广州市| 镇宁| 大田县| 定陶县| 博客| 辛集市| 北辰区| 黄梅县| 丘北县| 金秀| 绍兴市| 南溪县| 三都| 西华县| 许昌市| 策勒县| 新沂市| 牡丹江市| 马尔康县|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