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本趣味生物書2
- 胡晨
- 2063字
- 2021-05-31 12:54:35
人類是如何進化的
這里,天天的問題,就是人類進化的問題。
大約450萬年前,人和猿開始分化,產生臘瑪古猿,以后由臘瑪古猿進化成2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進一步再發展為現代人類。關于人類的發展過程,一般將其劃分為四個階段。
1.完全形成的人
最初的人類在人類學中被稱為“完全形成的人”。我國古人類學者把這一進程分作猿人和智人兩大階段,每階段再分為早晚兩個時期。
250萬年前,熱帶非洲的氣候開始惡化,冰期從北半球襲來。隨著氣候越來越干旱,稀樹大草原開始逐漸變為灌木大草原,大多數南方古猿消失。有兩個例外,一種情況是,某些地區稀樹大草原保留下來,那里的南方古猿得以生存下去,如南方古猿能人種;另一種情況是某些南方古猿群體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了一些成功的防衛機制而生存下來,對于這些防衛機制人們只能去猜測,可能會扔石頭,或者使用由木頭和其他植物材料制成的原始武器,有可能露宿野外篝火旁。事實上正是這些南方古猿的后裔生存下來并繁榮起來,最終進化成人屬,從樹上棲息雙足行走轉變為陸地生活并雙足行走。
2.能人
150萬~250萬年前,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進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東岸出現,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是最早的人屬動物。能人化石發現后不久,人們認識到在這個名下描述的人類標本形式各異,不應該歸為一個物種,并將腦量較大的標本分出來,稱為碩壯人。
3.直立人
直立人在20萬~200萬年前,最早在非洲出現,也就是所謂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開始使用符號與基本的語言,直立人能使用更精致的工具,叫作阿舍利文化。有證據表明直立人在非洲出現的時間和碩壯人出現的時間差不多。非洲直立人種系中最早的代表是壯人(170萬年前),它最像是直立人的亞種,正是這個非洲群體在190萬年前至170萬年前之間的某個時間從非洲擴散到亞洲。約100萬年前,冰河時期來臨,非洲開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開始遷徙,向世界各地擴張,在歐亞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爪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屬于直立人),在非洲發現的距今最近的直立人化石(大約100萬年前)已經表現出向著智人發展的趨勢。注意:此時人類第一次走出非洲。約80萬年前,直立人來到如今的西班牙地區,成為最早的歐洲人,約20萬年前,歐亞非的直立人逐漸消失,被來自非洲的新品種人類智人取代。
4.智人
(1)早期智人。3萬~25萬年前,舊石器中期起源于非洲,后向歐亞非各低中緯度區擴張(除了美洲),這是人類第二次走出非洲(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許家窯人、尼安德特人都屬于早期智人)。直立人走出非洲后,約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中近東。就歐洲和近東而言,幾乎可以肯定是從直立人的西部群體中產生出尼安德特人,但是東亞、南亞和非洲的直立人的情況還不是很清楚。從3萬~25萬年前是尼安德特人繁榮的時期,尼安德特人制造出更為高級的工具,叫作莫斯特文化。
獨立演化成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后來遭遇第二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三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過一段時間。隨著第三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來,使早期智人(包括第二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和獨立演化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在生存競爭中失敗,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氣候因素、文化不占優勢、被智人屠殺)到底是什么還存在著爭議,通過對線粒體DNA的研究發現,在公元前46.5萬年尼安德特人種系和智人種系分開。之后約6萬年前,隨著冰河期的到來,生存環境愈發困難,終于在約3萬年前,所有早期智人被淘汰滅絕。

(2)晚期智人。1萬~5萬年前,也就是所謂現代人的祖先(山頂洞人、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即屬于晚期智人)。大約10萬年前,一大群智人占據了尼安德特人分布的領域,一般認為這群智人來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產生于15萬~20萬年前。智人顯然起源于非洲的直立人群體。入侵西歐的智人叫作克羅馬農人,他們的文化很發達,在拉斯考克斯巖洞和肖威巖洞里留下了著名的繪畫。智人(克羅馬農人)出現后,他們的工具明顯更加高級,叫作奧瑞納文化。非洲直立人與亞洲直立人大概分離了150萬年,就是在這期間,非洲直立人獲得了智人的特征。它們在5萬~6萬年前到達澳大利亞,3萬年前到達亞洲,1.2萬年前(據記載)到達美洲,不過有一些證據證明,早在5萬年前就有人定居美洲。這是人類第三次走出非洲。這時,藝術出現,能夠人工取火。母系氏族公社,舊石器晚期,也是當今世界四大人種(黃、白、黑、棕)孕育形成的時期,這期間,猛犸象和劍齒虎滅絕。
知識小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