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刻舟求劍——一切皆是因為選錯參照物

這天語文課上,老師為大家講這樣一個寓言故事:“楚國有一個人帶著寶劍乘船過江,當船正在行駛的時候,一不小心,劍掉入江中,他立即用刀在劍落水的船幫處刻上記號,并宣布說:“這兒是我的寶劍掉下去的地方?!钡綄Π逗?,船停了下來,他便根據船上刻下的記號下水去撈劍,結果怎么也撈不到。這就是《刻舟求劍》的故事?!?/p>

老師講完,接下來就是提問環節,有學生站起來問:“老師,這個人怎么會這么傻,劍是掉江里去了,在船上做記號有什么用呢?他為什么會犯這樣的錯呢?”

“其實,這要涉及物理中的參照物了……”

“刻舟求劍”來源于《呂氏春秋·察今》,這個成語故事告誡人們,在處理具體問題時,不能不看事物的發展變化而墨守成規,應當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隨機應變。從物理學的角度講,求劍者之所以撈不到劍,是因為選錯了參照物。如果船在靜水中不動,劍沉底后,相對船的位置不再改變,這樣在船上的記號下方可以撈到劍?,F在船在流水中,并從劍掉下的地方駛到了對岸,所以在船上的記號下方就不能撈到劍了。

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人們事先選定的、假設不動的,作為基準的物體叫作參照物(一般不以研究對象為參照物)。通常情況下,多以地面為參照物。

一個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的,要看是以那個物體為標準。這個被選為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Reference Object)。

要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站在上升電梯里的人,以電梯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選擇不同的參照物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結論將是不同的,這就是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客觀性。宇宙中萬事萬物都是永不停息地運動著的,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平時,我們說某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另一物體(參照物)而言,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時,無論是否提到參照物,參照物總是存在的,這就是參照物的客觀性。

(2)假定性。參照物只是假定不動而不是真的不動,與其他物體一樣,它也處在永恒的運動之中,這便是參照物的假定性。

(3)多重性。由于確定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關鍵是看選擇什么物體作參照物。因此,我們研究的運動是相對運動,這便是參照物的多重性,也就是說,對同一物體的研究,可以選取不同的參照物,并且,當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時,對物體運動描述的結果也往往不同。例如,坐在勻速行駛的客車中的乘客,若以車為參照物,他們則是靜止的;若以路旁的樹為參照物,他們則是運動的。

怎樣解釋法國飛行員在空中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

這里研究對象是子彈,射出的子彈在空中飛行時,由于受到阻力影響,速度將逐漸減小,當子彈到達飛行員和他駕駛的飛機(駕駛艙不封閉)旁邊時,如果子彈正好與飛機同向,且飛行的速度相同(或差不多),選飛機為參照物,因子彈與飛機之間沒有位置變化,所以子彈相對于飛機來說就是靜止的,飛行員順手把它抓住自然就不會受到傷害。

參照物是可以任意選擇的。對于同一個物體,選用的參照物不同,其運動情況的描述也就不一樣。如果參照物選擇得當,將有利于問題的解答,簡化解題過程。

在一條行駛得十分平穩的船的甲板上,頭尾分別立有兩個靶子。有兩名射手,一個在船頭,一個在船尾,用同樣的槍支同時向對面靶子射擊,問誰的子彈先打中靶子?(設子彈飛行速度相同)

此時應分三種情況討論。第一種,船做勻速直線運動,這種情況下,因為射手在同一參照系中(船),所以同時射中。第二種,船做直線加速運動,則船頭射手的子彈先擊中靶子。第三種,船做直線減速運動,則船尾的射手先擊中靶子。

物理知識小鏈接

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參照物可以任意選定。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可能得出不同結論。所以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南县| 临西县| 庆云县| 沙坪坝区| 镇江市| 尤溪县| 万宁市| 沙坪坝区| 辛集市| 阿坝县| 镇原县| 广元市| 宁阳县| 新宾| 合江县| 兴安盟| 凤台县| 社旗县| 砚山县| 台山市| 长阳| 永泰县| 涟源市| 石门县| 九江县| 赤水市| 正宁县| 东莞市| 马边| 霍州市| 闸北区| 梁平县| 秭归县| 民权县| 明星| 保德县| 藁城市| 中宁县| 洛南县| 广河县|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