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話的藝術:會說話更要會表達
- 羅清軍 王奕淇編著
- 1301字
- 2021-05-31 12:37:39
以問題代替回答,把握談話主動權
說起回話,很多人都會陷入一個誤區,即覺得所謂回話就是回答他人的問題,且必須給出讓他人滿意的答案。其實不然。這是把回話的含義理解得太過狹隘了。所謂回話,未必是回答問題,而是對別人所說的話作出回應。而且,我們不可能對于他人的一切問題都當即給出肯定的答復,在他人提出的問題很難或者是無法回答的情況下,我們不妨采取以問題代替回答的方式,把問題再還給對方,從而讓自己從被動的一方轉化為主動的一方,真正掌握談話的主動權,推動談話不停地向前發展。
這樣的方式類似于踢皮球,我們在無暇思考答案或者不知道如何回答問題的情況下,可以此作為臨時的應對方式。這樣一來,一則可以避免無話可說的尷尬,二則可以把問題拋給對方,在對方思考如何回答的時候,我們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從而有效地避免陷入非常被動的溝通局面。只要把這個回話的方式掌握好,我們就可以在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保持積極主動的心態,也始終都能夠把談話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從而有更加出類拔萃的溝通表現。
不得不說,法拉第是一個非常聰明機智的人,所以,在被提問者質疑他的發明研究沒有作用的時候,當即以新生兒打比方,質問對方新生的事物為何會沒有作用。這樣一來,他就將難以回答的棘手問題拋回給提問者,使得提問者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自己提出來的問題。
實際上,采取以提問的方式代替回答,在提問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反諷提問者故意的刁難,讓提問者受到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在無法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時,提問者一定會感到非常尷尬。從戰略戰術的角度而言,這樣的踢皮球方式,屬于以攻代守。大多數人在面對他人的質疑時,往往會被動地應付,導致自己非常難堪。只要能夠調整心態,轉換思路,就可以做到從被動防守到主動攻擊。
當然,有的時候,直接把問題反問回去,會讓提問者很惱火。在必要的時候,為了表示出真誠的回話態度,我們不妨先回答對方的提問,再向對方提出問題。這樣一來,攻擊的姿態便沒有那么明顯,相信對方在得到滿意的答復后一定很樂于回答我們的問題,如此,我們就可以與對方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使得人際關系更加融洽。還需要注意的是,在向對方提問的時候,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且要問那些可以問的問題,而不要涉及他人的隱私,更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導致他人非常尷尬。在提問的時候,還要把握好語氣,不要讓對方產生咄咄逼人的感覺,否則就會讓對方與你相對立,對你產生敵視的態度和心理。總而言之,要恰到好處地回話,要正確地回話,這樣,回話才會對促進溝通、加深雙方的了解產生積極的作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