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意修孔廟

漢永平[1]中,會稽[2]鍾離意,字子阿,為魯相。到官,出私錢萬三千文,付戶曹[3]孔,修夫子[4]車。身入廟,拭幾席劍履。男子張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懷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幾前??鬃咏淌谔孟麓彩子袘耶Y,意召孔,問:“此何甕也?”對曰:“夫子甕也。背有丹書[5],人莫敢發(fā)也?!币庠唬骸胺蜃?,圣人。所以遺甕,欲以懸示后賢。”因發(fā)之,中得素書,文曰:“后世修吾書,董仲舒。護(hù)吾車、拭吾履、發(fā)吾笥[6],會稽鍾離意。璧有七,張伯藏其一?!币饧凑賳枺骸拌涤衅?,何藏一耶?”伯叩頭出之。
[1]永平:東漢明帝劉莊的年號。
[2]會稽:古郡名。秦置,故地在今江蘇省東部及浙江省西部。
[3]戶曹:掌管民戶、祠祀、農(nóng)桑等的官署。
[4]夫子:對孔子的尊稱。
[5]丹書:朱筆書寫的文字。
[6]笥(sì):盛衣物或飯食等的方形竹器。這里即指懸甕。
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會稽人鍾離意,字子阿,擔(dān)任魯相。上任后,拿出自己的一萬三千文錢交給戶曹孔,用于修理孔子的車子。鍾離意親自進(jìn)入廟中,擦拭桌幾、坐席、佩劍、鞋子。男子張伯清除廳堂階下的雜草,從土中得到七枚玉璧。張伯把一枚玉璧藏在懷里,把六枚交給了鍾離意。鍾離意命令主簿把玉璧安置在桌幾上。孔子講學(xué)的房里,坐床床頭懸掛著一個壇子,鍾離意召來孔詢問:“這是什么壇子?”孔回答說:“是夫子的壇子。背后有丹書,大家都不敢打開。”鍾離意說:“夫子是圣人。他懸掛這個壇子,是想用來啟示后代的賢人?!庇谑谴蜷_,里面放著一個用素絹書寫的文書,上面寫著:“后世修習(xí)我的著作的人,是董仲舒。保護(hù)我的車乘、擦拭我的鞋子、打開我的壇子的人,是會稽人鍾離意。玉璧共有七枚,張伯暗藏其中一枚?!辨R離意立刻召來張伯詢問:“玉璧有七枚,你為什么藏了一枚呢?”張伯連忙叩頭,交出了那枚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