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編輯前言

“第一可法之書”與“不可不備之要書”

——我們為什么整理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的《中國中醫藥報》,專門對大約百位中國當代名老中醫做了大型調查——最推崇的中醫藥學家是誰?最喜愛的中醫藥著作是哪部?

在《中國中醫藥報》所調查的這些當代名醫中,“最喜歡的中醫藥學家”選擇最多的是張仲景、張錫純;而“最喜讀的中醫藥著作”選擇最多的是《傷寒雜病論》《醫學衷中參西錄》。

鄧鐵濤、朱良春、李可、余國俊等當代中醫臨床家,為什么紛紛選擇張錫純為最喜歡的中醫藥學家?為什么會選擇《醫學衷中參西錄》為最喜歡讀的中醫藥著作呢?

原因則始終是醫學界所公認的:張錫純對于中醫的臨床體驗,“屢試屢效,而后筆之于書,公諸醫界。迨醫界亦用其書屢效,而后可傳諸異祀,永為醫界法程。”所以,后人評價道“歷試諸方,莫不應手奏效,如鼓桴之相應。真活人之金丹,濟世之慈航也。”張錫純本人被“醫界群推第一人”,其畢生醫著系列《醫學衷中參西錄》被稱為“第一可法之書”,“從此知《衷中參西錄》實為醫學家不可不備之要書也。”

尤為可貴的是:張錫純的醫學經驗具有非常突出的“可操作性、可復制性”。傳統中醫教學一般是“取《內經》《難經》《傷寒》《金匱》諸書為講義。然如此以教學生,取徑太遠,非闡十年之功于此等書,不能卒業;即能卒業者,果能得心皆應手乎?”而張錫純本人親授自己的學生,“惟授以拙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三年期滿,皆能行道救人”。

張錫純的全部醫學著作,唯有《醫學衷中參西錄》系列而已。本次對于張錫純醫學全書的重新整理、編輯出版,我們采用“天津中西匯通醫社民國二十三年印行版本”為底本,以“奉天章福記書局民國二十年印行版本”為對校本。原書中出現部分現在不常用或禁用藥物的,為保留原書原貌,特予保留,請讀者應用時以最新版《藥典》為準。

相對于傳統的點校出版,本書有三大創新特點:

第一個特色:將卷帙浩繁、廣博厚重的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進行分門別類、按冊出版,方便讀者攜帶和閱讀。張錫純在世之時,就考慮到其著作卷帙浩繁,超過一百萬字,于是將其分為“處方、藥物、醫論、醫案、傷寒”五個分冊,以方便讀者閱讀。而目前所出版的張錫純著作,多為將全部著作匯為一冊的。所以,本次整理恢復張錫純生前對其醫著的分冊宗旨,將《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分為五冊:處方篇(即《屢試屢效方》)、藥物篇(即《中藥親試記》)、醫論篇(即《中醫論說集》)、醫案篇(即《醫案講習錄》)、傷寒篇(即《傷寒論講義》)。

第二個特點:對《醫學衷中參西錄》原著中前后章節錯亂的地方予以重新編輯。因為張錫純在世的時候,著作都是陸續出版,所以在“醫論篇”中,包含有“藥物篇”“傷寒篇”內容。使得整個分類體例有所混亂。所以,我們在完全尊崇張錫純原意的前提下,對全書各冊的內容進行了系統化的分類編輯。

第三個特點:運用現代編輯手段,讓醫著層次分明、眉清目秀。傳統對于醫學古籍的整理,往往只是進行標點和校訂。一點、一校,如此而已。但我們認為:古人由于印刷、排版條件的限制,一般多不換行、不變字體,很容易造成層次不明、眉目不清的弊端。本次對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的點校,我們對于文中的案例全部變為楷體進行區分;到文意明顯轉換的時候,進行了分段或換行。在完全尊重張錫純原意、原文的基礎上,通過現代編輯手法,讓該書的層次更分明,眉目更清晰。

本書十年前出版第一版(由學苑出版社出版),受到廣泛歡迎。應讀者要求,今推出修訂版。

整理者

2016年10月1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周县| 哈密市| 富阳市| 沁水县| 察隅县| 德惠市| 昌邑市| 尤溪县| 蓬溪县| 东乡| 平潭县| 闸北区| 渑池县| 汨罗市| 潜山县| 明光市| 丰原市| 雷山县| 长寿区| 苍溪县| 瓮安县| 安吉县| 麟游县| 忻城县| 安吉县| 普格县| 汪清县| 康定县| 新巴尔虎右旗| 湘阴县| 门源| 庆云县| 行唐县| 柳江县| 贡觉县| 仙居县| 轮台县| 蒙城县| 德清县| 长泰县| 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