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諸病源于心的理論根據

《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包括心主即心包絡在內),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人體臟腑的功能,是在既矛盾而又統一的關系中建立的,是相互制約、相互協作的關系,是不可割裂的,必須在統一領導下進行分工協作。這個論點,具體表現在“十二官相使”中。例如將“心”比擬為一個國家的君主,主宰人身的一切,包括神志思維、智慧行動的變化等;將“肺”比作一國宰相,輔佐君主,調治全身功能;將“肝”比作將軍,主持謀慮;“膽”好比執法之官,主持決斷;“心包”護衛在君主之旁;“脾胃”好比管理國家倉庫之官;“大腸”是傳道之官,主傳遞化物糟粕;“小腸”則承受飲食物而發生“轉化”;“腎”主持運動與技巧;“三焦”好比疏通河道之官,暢通全身的水道;膀胱主匯集水液,猶如水庫一般。這是按“天人合一”的思想學說將人體的臟器功能按社會政體制度,以及某些人事現象作為譬喻,來說明臟腑之各自職責和統一的整體觀念。如果一個國家的君主在治理社會方面有失和諧、偏差的話,其他的地方區域也就一錯再錯,一差再差了。心若失去正常的功能,或“氣盛”,或“氣虛”,都可使身體其他各部發生疾病。心如果失職,停止跳動,那么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余認為,任何一件東西都要有一個中心點,一篇文章需要有一個主題思想。做一件事,更要用心準備。一部機器的轉動必須有一個主軸,一個完整的家庭肯定要有一個主事的家長,一個國家務必要有一個賢明的君主作領導,在眾多文臣武將之擁戴下,各部門齊心協力,榮辱與共,肝膽相照,方能百戰百勝,使這個國家富強、民主、昌盛。

從一個人的身體來說,有一個最重要的生理活動中心,這個中心就是《素問·靈蘭秘典論》中所講的“心者,君主之官”。

余在臨床實踐時,常留神因“心”這個君主之官的陰、陽、氣、血偏盛偏衰所形成的各種疾病。在治療時,試圖抓住“心”這個主題,經過治療,其他各臟腑疾病亦相應得到好的轉歸。如遇到小便色赤而短少、口舌糜爛的癥狀,按脈象,往往左寸關數象明顯,用黃連導赤散清熱利小便,則口糜溲赤得愈;又如遇口舌生瘡、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大便干燥、舌苔黃厚、舌尖赤紅之人,多由心陰不足所致,故用天王補心丹以滋陰養血、補心安神,則口舌生瘡、大便干燥、心煩失眠漸去而獲奇效;見到各種疼痛、瘡瘍、瘙癢等外科疾病時,便以“諸痛瘡癢,皆屬于心”立論以施藥,常以三黃瀉心湯、真人活命飲、黃連解毒湯治療,取得明顯效果。

古云:心寂則痛微,心躁則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生。陽虛,可致一身內外陽氣衰微、陰寒內盛,癥見胸痹心痛、咳嗽氣喘,用瓜蔞薤白白酒湯則愈;心陽虛形成脾腎不足的命門火衰,癥見飲食無味、腰膝冷痛、陽微宮寒、夜尿頻多,常以溫通心陽之桂心、附子伍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生七情,若心有過激,則大喜、大怒、久憂、久思、大悲、大恐、大驚現諸于外的癲、狂、癇病,亦是屢見不鮮的。常見婦人多思、多憂形成的二陽病,其因皆歸于心脾。有些二三十歲的青年女性患經閉者,其脈多是沉弦細澀,多性格好強,多思多憂,性情乖逆,喜食冷物。在生理上,女子以血為主,和沖、任二脈有直接關系。然,心主血,其心氣郁結,肝氣郁結,緣由多怒,遇事略有不遂其心者,適逢經來,外受風寒二氣之侵襲,則氣滯血凝而成經閉血結。

曾治一黑龍江女大學生李某,于2011年8月4日來診。痤瘡滿面,燥癢難忍,心煩急躁,大便秘結,小便赤澀,月經周期超前十余日,色暗紅,質稠、量多,舌邊尖紅赤,苔略黃,脈來沉數。余診為心火暴盛,又兼外受風熱濕毒引起,故重在清瀉心火,宜清熱解毒利濕為治,用防風通圣散化裁,加黃連解毒湯,獲滿意效果。這就是《內經》病機十九條中“諸痛瘡癢,皆屬于心”的實際體現。

古云“千般疢難,不越三條”,此三條即: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婦科病雖以血論,但心才是血的生身之母。所以,“七情為病,當責于心”是無疑的。又如,1976年春,好友之妻在去秦鎮的路邊見一墳墓處有兩條花蛇互相纏繞,頓時嚇得不知所措,從此兩條蛇始終出現在她的心中,驚恐萬分,白天晚上喊個不停,時而昏昏蒙蒙,不吃不喝,他醫除了打鎮靜針之外,別無良法可施。數周過去,病情愈來愈重,其姐邀余至其家診治,余用“驚者平之”之法,用彩筆畫了兩條蛇,在患者時昏時醒之際燒掉,患者看到蛇被燒死遂逐漸入睡而愈。這是一則明顯的“心為神怯驚恐之源”的案例。

2016年7月11日,診治一例男青年楊某,神志癡呆,默默無言,滿臉愁容,食不思,夜不寐,終日坐在房中,自言自語,喜笑若狂,時又默不作聲,已半年余。家人代訴患者因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愛慕一女青年,后因對方嫌其工資低,提出分手,遂漸成此疾,良由心氣內郁,久憂傷其心脾,郁怒難化而成。余用養心安神、解郁疏肝之品,如黃芪、黨參、炒酸棗仁、朱茯神、珍珠母、龍眼肉、當歸、黃連、鐵落、磁石、阿膠、麥冬、生地黃、佛手等共26劑,同時予以安慰而得痊愈。此因失戀,久而心氣內郁造成之久癲欲狂病,經用以上諸藥,又兼“開其心鎖”之良言相勸,使其久郁之心氣得以化解而愈。

1990年8月16日,診治山西省河津縣樊村鎮6組村民任某。因在陜西經商遇事失利,遂患右脅脹痛一年余,諸藥無效,經某醫院確診為肝癌,諸醫束手無策。問其日飲牛乳一杯,別無他食,骨瘦如柴,勢若難支,右脅處不能觸及,腹脹痛難忍,便秘溲赤如血,五心煩熱,舌紫苔黃厚,脈沉弦細澀。屬心氣郁結,憂怒之氣傷及肝脾,以致食血相結。余思之再三,處六郁湯加大柴胡湯,服藥三劑后,自覺有一物由痛處下移至腹部,如廁遂下雞卵大粉色肉囊一枚,其痛頓覺若失,且有饑餓感,當日遂進稀粥一碗,蒸饃一塊,后以小柴胡湯加味調理得愈。

細思此癥,緣于西安經商遇挫,心受刺激,郁怒難解而患此肝胃血積食郁之疾。故用六郁湯解心郁,加大柴胡湯蕩滌腸胃之積而獲奇效。

以上諸多病類之起因,皆由心的陰、陽、氣、血失調導致各臟腑為病的案例,是余所著《諸病源心論》的理論根據,也是諸病為何源于心的問題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读书| 家居| 大姚县| 昌宁县| 盐山县| 秭归县| 乌恰县| 德惠市| 宝坻区| 安庆市| 集安市| 黄山市| 孙吴县| 高安市| 三台县| 广南县| 海南省| 大厂| 辛集市| 红原县| 潼南县| 海丰县| 那坡县| 任丘市| 石嘴山市| 永宁县| 湄潭县| 桃源县| 咸宁市| 峡江县| 富阳市| 壶关县| 略阳县| 广安市| 尤溪县| 西城区| 宣汉县| 沁水县| 新平|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