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劍喬痛證針灸治療精要
- 梁宜
- 869字
- 2021-05-28 15:26:10
序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過疼痛的體驗,而疼痛被認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一種保護性預警機制,讓人意識到潛在的危險并有意識地躲避可能的傷害。天生無法感知疼痛的“無痛癥”患者喪失了與生俱來的防御能力,常常導致其壽命的縮短;然而長期慢性的劇烈疼痛也讓人們感到痛苦不堪。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和生存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對疼痛性疾病的防治需求也明顯增加。
自古以來,疼痛性疾病是針灸醫學的主治病癥之一。追溯針灸醫學的源頭,針灸療法最初主要用于治療疼痛,緩解當時醫療條件緊缺情況下的痛楚。自20世紀50年代我國開創性地開展了針刺麻醉扁桃體摘除術開始,發展到甲狀腺手術及胸外科、腦外科、婦產科手術,針刺鎮痛和針刺麻醉曾一度掀起全世界范圍的針灸研究熱潮。目前中醫針灸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德國、奧地利、意大利、荷蘭、丹麥、比利時、俄羅斯、葡萄牙、波蘭、羅馬尼亞等183個國家均有針灸應用。
名中醫專家是發展中醫藥事業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具有鮮明的學術特點和重要的學術地位。浙江中醫藥大學方劍喬教授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專家、浙江省名中醫和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專家。方劍喬教授早在30年前就開始研究針灸抗癌性疼痛,以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質量。他推崇現代化針灸,衷中參西,遵循古訓而不拘泥;首次提出疼痛的“病癥觀”和疼痛治療的“針灸臨床三維診治體系”;強調經絡臟腑辨證在痛證治療中的重要性;臨證善用電針取效,在針灸治療疼痛性疾患方面形成了獨特理論見解和臨床診療方法;在針灸鎮痛效應和機制研究中有新的發現和探索。同時,方劍喬教授在推動浙江針灸發展中也發揮了引領作用。
梁宜老師邀我為她主編之《方劍喬痛證針灸治療精要》一書作序,我感到非常榮幸。梁宜老師等諸位方教授傳承人,為發揚方教授優良的醫德醫風、學術思想和臨床防治工作經驗編成本書,通過出版,廣為傳播,必然會提升中醫針灸工作者的學術水平和服務質量。
喜見金秋千層浪,后浪更比前浪勝。
祝中醫針灸更好地為人類健康做出新的貢獻。
謹致數語,權以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