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尚華臨床經典醫案集錦
- 范玲玲編著
- 1512字
- 2021-05-31 10:04:47
前言
本人1980年出生在山西省臨汾市,自幼受母親的影響對中醫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99年考入山西中醫學院中醫系,開始正式踏上了中醫學習之路。五年的學習生涯讓我從一個對中醫知識懵懂的學生,逐漸變成了一個渴望救死扶傷的醫者。進入臨床實習期后,才真正發現自己臨床知識的匱乏,在母親的安慰及幫助下,2006年我考入了甘肅中醫學院研究生部繼續深造學習,三年的努力學習讓我再一次信心十足。2009年畢業后我順利進入山西中醫學院第三中醫院工作,那一年,我真正成為一名臨床工作者。
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我,熱情高漲,積極努力,無論什么工作都搶在前面做,甚至連續一周時間都住在醫院,成了大家眼中合格的 “住院醫師”。可是漸漸地,我發現自己所學的中醫知識并不能很好地與臨床結合,再加上西醫知識的嚴重不足,讓我一度喪失信心,迷失方向。在我最低迷的時候,2012年山西中醫學院第三中醫院成立了趙尚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就在那一年,我跟師學習的日子正式開始了,對我來說這是個里程碑式的改變。跟師學習的過程中,我將自己的困境及苦惱傾訴于趙老師,我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最近看了一本書,就喜歡用這本書思路的方子;之后看了另一本書,又覺得這本書的想法有道理;回想起來,真是以偏概全,學習中不夠客觀,不能實事求是。趙老師也將自己求學經歷的種種給我講述一番,不僅告訴我學習中醫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學習經典的重要性。我在內心感慨,為什么我到現在才知道中醫經典的重要性?現在知道了,從頭學還來得及嗎?算不算晚?從那一番談話之后,讓我的心情豁然開朗,使我明確了研修中醫的正確道路與方向,完善了現代中醫診治疾病的思維模式,構架了中醫外科學的科學理論體系,為我以后的臨床工作樹立了堅實的信心。
初始跟師的時候,會有一種畏懼感,像小學生畏懼班主任一樣,想問問題但又擔心老師會不會覺得我很愚蠢。慢慢地,在跟師中受到趙老師的感染,讓我完全打消了顧慮。趙老師門診時對待每一位患者態度謙和認真,診察疾病疲勞之余,不忘反復告知患者疾病的注意事項及生活細節。門診閑暇之余,弟子們都爭著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疑問,生怕錯過這樣難得的學習機會,每個問題,趙老師都會耐心回答,直到我們明白為止。
“開啟良知,一心為病”,這是趙老師常對弟子們說的話。作為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趙老師傳承了這一優良品德。在同仁的眼里,他溫恭謙良而直率;在患者眼中,他謙和認真,藥到病除;在學生眼中,他儒雅溫和,循循善誘,諄諄教導,唯恐講之不詳、授之不細。縱觀古今中醫各家,大凡有所建樹者,無一不是德藝雙馨之醫家,他們用自己的言行舉止詮釋著醫乃仁術,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捍衛著醫道尊嚴!
本書分三部分:上篇主要講述趙老師的求學經歷及主要學術思想;中篇主要講述趙老師在乳腺病、周圍血管病、甲狀腺疾病、腫瘤、皮膚病及疑難雜病等方面的經典臨床醫案;下篇主要講述趙老師弟子的臨床治療心得,以及趙老師多年研究腫瘤辨證新理論的心得。附篇收錄了趙老師40余年臨床中的經典方劑(陽和通脈湯、逍遙蔞貝膠囊、龍宮蓮膠囊、柴翹五淋散)。
本書盡可能匯集了趙老師數十年臨證經驗及教學經驗,不足之處請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進一步完善。此書編寫期間獲得了李壁老先生撰寫的趙老師的專訪報道,作為開篇 “醫事傳略”使用,特向李老先生表示感謝。此外,還得到趙老師眾多弟子的廣大支持,在此特向賈穎、魏峰明、閆京寧、張彥敏、靳建云、牛玉潔、陳亞麗、陳美麗、郭璐、張雙雙、肖曉琳、張靚、馮雪嬌、趙秋玲、韓愈、劉忠良、黃金花、王蕾、李黎靖、齊騰蛟、候躍峰、趙更、王興龍、岳增寶、梁絲雨、孫成龍、王友球、楊馥毓、段棣等同門表示衷心感謝。
范玲玲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