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橘泉近世國藥處方集
- 葉橘泉編著
- 2609字
- 2021-05-31 10:01:41
第一章 呼吸系統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醫稱感冒,傷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部、咽部以及喉部的急性炎癥,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等,是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見的病因為病毒感染,少數為細菌感染。往往因受寒、勞累等誘因導致呼吸系統或全身的免疫功能低下時,原來就寄生于體內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細菌趁機繁殖成長,形成本病。本病不分地區、性別、年齡、職業,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但以冬春兩季為多見。罹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是盡快接受治療,爭取在初期階段將其治愈。
本病屬于中醫學中的“感冒”“傷風”之范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處方
處方一 感冒方1(葉氏經驗方)
防風9克,桂枝3克,白芷6克,藁本6克,荊芥3克,紫蘇葉6克,葛根9克,黃芩3克,干姜5片,水煎服。
【適應證】風寒感冒,流行性感冒。畏寒惡風較重,發熱則較輕,鼻塞流涕,噴嚏聲重,頭痛無汗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處方二 感冒方2(葉氏經驗方)
柴胡9克,魚鱉金星9克,金銀花9克,大青葉9克,生石膏30克,黃芩9克,桑葉6克,馬鞭草9克,鴨跖草9克,陳皮6克,薄荷3克(后下),水煎服。
【適應證】風熱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發熱較重,畏寒則較輕,頭部脹痛,頸項發硬,鼻塞流涕,咽喉腫痛。舌質偏紅,苔薄黃,脈浮數。
處方三 感冒方3(葉氏經驗方)
鮮荷葉12克,水楊梅根9克,滑石15克,香薷6克,淡竹葉6克,生薏仁12克,蘆根12克,扁豆花6克,藿香3克,炒麥芽6克,水煎服。
【適應證】暑濕感冒,流行性感冒。發熱無汗,頭脹如裹,全身肢體酸痛,胸悶心煩,不思飲食,口淡干嘔。舌質淡紅或偏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濡數。
處方四 葛根湯(《傷寒論》)
葛根9克,麻黃3克,桂枝3克,芍藥9克,甘草3克,大棗3枚,生姜3片,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初期,扁桃體炎。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頸部與肩背部發硬,體力相對來說比較強。脈浮緊。
處方五 麻黃湯(《傷寒論》)
麻黃6克,杏仁9克,桂枝3克,甘草3克,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初期。體力一貫比較壯實。惡寒,發熱,咳嗽,頭痛,腰痛,四肢關節痛,無汗。脈浮緊或浮數。
處方六 柴胡桂枝湯(《傷寒論》)
柴胡9克,人參6克,半夏6克,芍藥6克,黃芩3克,桂枝3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棗3枚,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發熱,微感惡寒,頭痛,全身關節痛,食欲不振,腹痛,胸脅苦滿伴有精神不安、失眠等精神神經癥狀。
處方七 小柴胡湯(《傷寒論》)
柴胡9克,半夏6克,黃芩6克,人參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棗3枚,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體力中等,發熱,食欲不振,口中不適,微熱惡心,伴有胸脅苦滿。
處方八 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
人參9克,黃芪9克,白術9克,當歸6克,柴胡3克,升麻3克,陳皮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棗3枚,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相對來說體力比較虛弱,體型消瘦,內臟下垂,咳嗽低熱。也用于手術后或放療前后的全身倦怠,食欲不振,味同嚼蠟,盜汗動悸等。
處方九 竹茹溫膽湯(《萬病回春》)
竹茹6克,半夏9克,柴胡6克,麥門冬6克,茯苓6克,桔梗6克,枳實6克,香附子6克,陳皮3克,黃連3克,人參3克,甘草3克,生姜3片,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相對來說體力比較虛弱,發熱時間較長;或熱退后咳嗽痰多,伴有胸脅苦滿、失眠、心悸、精神不安等癥狀。
處方十 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
麻黃12克,附子9克,細辛2克,水煎服。
【適應證】高齡者或體力虛弱者之感冒、流行性感冒。惡寒低熱,頭痛咳嗽,咽喉疼痛,噴嚏頻頻,流清鼻涕,四肢發涼,全身酸痛,脈沉細。
處方十一 葳蕤湯(《張氏醫通》)
葳蕤9克,石膏15克,川芎6克,麻黃3克,杏仁12克,木香6克,葛根6克,白薇6克,獨活6克,甘草3克,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喉炎,扁桃體炎。頭痛頭脹,惡寒發熱,骨節酸痛,項背牽強,咽干舌燥,氣喘有汗,胸脘痞悶,體倦嗜睡。舌苔白,脈浮。
處方十二 甘露消毒丹(《溫熱經緯》)
滑石12克,茵陳9克,黃芩6克,貝母9克,石菖蒲6克,木通6克,藿香6克,射干6克,連翹6克,薄荷3克(后下),豆蔻3克,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發熱口渴,疲倦困頓,肢節酸楚,咽喉疼痛,胸悶腹脹,便秘或泄利,小便短赤,或伴有急性支氣管炎。舌苔白膩或白厚膩,脈滑數或濡數。
處方十三 止嗽散(《醫學心悟》)
荊芥6克,桔梗6克,紫菀6克,百部9克,白前6克,陳皮6克,甘草3克,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并發急性支氣管炎。咳嗽氣逆,痰黏不松,或微惡風寒,頭痛。
處方十四 越婢加半夏湯(《金匱要略》)
麻黃3克,石膏15克,半夏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棗4枚,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肺炎。喘息咳嗽,嘔逆,目胞有水腫形,咽喉有笛音,喘逆不能平臥。
處方十五 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藿香6克,紫蘇葉6克,白術9克,茯苓12克,大腹皮6克,厚樸6克,半夏6克,桔梗6克,陳皮6克,甘草3克,大棗3枚,生姜3片,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頭痛發熱,胸悶腹痛,咳嗽嘔吐,精神疲頓,食欲不振,腸鳴泄瀉,小便短赤,舌苔白膩或白厚膩,脈浮。
處方十六 十神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葛根6克,升麻3克,陳皮6克,川芎6克,紫蘇葉6克,白芷6克,麻黃3克,芍藥6克,香附6克,甘草3克,水煎服。
【適應證】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咽炎,喉炎,扁桃體炎。全身疼痛,惡寒發熱,無汗,或咳嗽咽痛,或嘔吐腹痛。舌苔白膩,脈浮數。
處方十七 柴葛解肌湯(日本淺田栗園醫師之家傳經驗方)
柴胡5克,葛根5克,黃芩4克,麻黃2~4克,桂枝3克,芍藥4克,半夏2.5克,石膏6~12克,甘草2.5克,生姜2克,水煎服。
【適應證】風寒感冒,表證未解,寒邪已化熱入里。惡寒發熱,頭痛頭重,肢體亦痛,兩目脹痛,口鼻干燥,口渴欲飲,睡眠不佳,舌苔微黃,脈浮緊。
處方十八 發陳湯(日本永田德本醫師經驗方)
柴胡4克,朝鮮人參(東北人參)3克,黃芩3克,白術4克,桂枝4克,芍藥4克,半夏3克,茯苓5克,甘草2克,大棗6克,生姜2克,水煎服。
【適應證】外感風寒暑濕。惡寒發熱或寒熱往來,肢體疼痛且重,胸脅苦滿,食欲不振,惡心欲吐,口苦咽干,甚則腹痛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