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天云的往昔今夕
- 幾經山海
- 言千道
- 3288字
- 2021-06-28 12:00:09
天云山、天云橋、東西天云城,組成了連通南澹大陸東西兩側最重要的通道。
其中天云橋的懸空長度為三百八十里,橋兩側的兩座天云半城的半徑皆有一百五十里。若是從西天云城更西的天云山算起,整個嚴氏的領地,幅員千里。
可如面對此長的戰線,穩定和統一并沒有成為太大的困擾。
畢竟這整片區域都姓嚴。
但正是因為所有人都姓嚴,“不平衡”也會在大家的刻意忽視下慢慢發展。
開始時,還只是哥哥比弟弟優秀,于是弟弟大度地讓哥哥享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但是很快,在優質資源的供應下,在更好的教育條件的配合下,哥哥的后代也遠遠超過了弟弟的后代。雖然哥哥一家很清楚這會造成不平衡,也下決心多分些福利給弟弟。但優劣一旦產生,只會向著更加極端的方向無休止地發展。
這稱之為“極化”,沒有殘酷的打亂與重排,極化就永遠不會被消滅,無論用什么方法去掩蓋與化解。
而東西天云城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細說起來,斷天谷的名字自古有之,但“天云”二字的由來就難以考證了。
據傳二百多年前,顏氏遭逢大難,避于擁有五座山峰的五峰山——那時的天云山還沒有名字,只是被簡單地叫做“五峰山”——那時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都是無名的。
可是當顏氏撤出天云改姓為嚴,并在斷天谷上唯一的橋梁的西側建立城邦時,他們就需要給自己所在的地方取個名字了。
或許是因為斷天谷深遠不可測,云朵與天空都生在橋的下方,所以嚴氏就給這座橋取名為“天云橋”。緊接著,他們便把自己建立的城邦也喚做天云城。再然后,五峰山也直接改叫做了天云山。
至此,天云的嚴氏與嚴氏的天云相攜誕生。
曾有人說過,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相對的,有了路,走的人自然變多。
天云城的出現,開啟了南澹大陸東西兩部分的交流與溝通。而躋身于唐宋兩國之間的天云城,也很自然地被兩個大國同時認做了國土的邊緣。
卻說兩國國風雖不同,但治國之道大同小異。于是親唐還是親宋,成為城內很重要的一個議題。隨著時間推進,議題愈演愈烈,便生出了兩派,原來的討論也漸漸變成了相互攻訐。
自古以來,當哥哥與弟弟爭執不休時,難免要找家長評評理。這時,天云山顏氏本家的決定就變得非常重要了。不過那時的顏氏本家還沒有從大難的陰影中走出來,所以他們非常確定地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我們要中立”。
“中立”,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詞,往里說叫做守固——占山為王;往外說叫做獨立——擴土開疆。
于是,認為守固重要的一派繼續留在最初的西天云城,而認為獨立重要的一派,跨越天云橋,到橋東建立了東天云城。兩派隔橋相望,互敬互助,相互競逐。
至此,東西天云城的格局也穩固下來。
那大概是一百七十年前,隨著一山一橋兩城的結構穩定,天云山不再僅是顏氏本家歸隱的地方,它開始在兩座天云城的資助下進行人才培養,進一步為兩城的發展提供動力。
諷刺的是,西天云城離天云山更近一些,所以大小事務的走動也更頻繁一些。時間一久,東天云便覺得不舒服。再加之西天云為守固一派,和天云山的修煉理念相合,于是下山出師的弟子中,絕大多數的優秀者都出身于西天云。
兩者同時作用下,東天云內部,難免出現了一些雜音。
哪怕天云山為東天云提供了更多的弟子名額,以及更多的歷練機會,他們依然認為天云山顏氏有所偏失。
這種不滿在不知不覺間醞釀著,直到十八年前的一件事——東天云大長老獨孫嚴某某慘死天云山,大長老獨子又同死于接印村,東天云的不滿情緒便徹底爆發了。
表面上,東天云還是唯天云山是瞻,但實際上,他們已經開始籌謀東掠大唐、西占天云、遠征大宋的計劃了。而在這個過程里,一切可被利用的力量都會被劃入他們的棋局中。
陽明教如此,寅天乾亦如此。
……
丑時(凌晨一點)的打更聲在東天云敲響,云天閣天字一號房收到了密信——顏洪卿已捕獲。這個消息并沒有出乎寅天乾的預想,但這個消息傳回來的速度超出了他的預料。
雖然東天云一方仍然對寅天乾抱有懷疑,沒有告訴他消息是如何傳遞的,但他們還是大致給出了消息傳遞所用的時間——半個時辰。
按照種種時間痕跡來推算,寅天乾初步判斷,陽明教一方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鐘,就拿下了顏洪卿。這個速度太過離譜。要知道顏洪卿的實力之強大,足以硬抗陽明教七位長老聯手。而在這個信息上,陽明教表示絕無藏私。
所以說,如果計劃沒錯,那么必定出現了計劃之外的變數。
寅天乾清楚地意識到有第三方力量插手了,而且這股力量很強大,直接幫助東天云拿下了對方的最強者。
這其實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如果東天云有如此強大的后手,那他這個智囊也可有可無。所以寅天乾決定加速自己的計劃,趁更大的變數發生之前,將九黎兒救出來。
他的想法非常簡單,親自前往西天云,交接顏洪卿,就地發難,伺機潛入城主府。
可惜東天云確實對他不放心,當他決意前往西天云時,東天云大長老就派出了兩位陽明教的護法長老親自“護送”。
這兩位護法長老有多強,寅天乾心里也沒數,因為他對于這個世界的修行體系一竅不通。他只知道泛用的修為境界有十檔。分別是,初窺門徑(初窺境)、登堂入室(登堂境)、略有小成(小成境)、融會貫通(貫通境)、爐火純青(大關一)、已有大成(大成境)、出神入化(大關二)、登峰造極(造極境)、天人合一(天人境)、超凡入圣(入圣境)。而這兩位的境界在“已有大成”這一檔,被稱為教內最強三人之二。
回想曾經見過的彼岸花是登峰造極,九韻兒又與其相當??梢?,鳳玨亭當真是臥虎藏龍。但九黎兒說過,如今的彼岸花尚不及最初鳳玨亭主人的千分之一,寅天乾又開始覺得哪里有問題。
但這些都是后話。
得到消息后,寅天乾再一次拒絕了陽明教的示好。沒有拿錢,沒有睡姑娘,沒有要額外的權利。他依然堅持自己的要求——血洗西天云城主府。這一點不禁讓東天云和陽明教一方心生忌憚。
如果一個執著、狠辣的人還無欲無求,那對待他的最好方式,就是收歸己用,并嚴加看管。一旦他沒有用時,還必須及時清理掉。這是為王之道,也是御人之道。
寅天乾深諳此道,所以他適當地給對方留了個懸念。那就是要求事成之后,東天云一方滿足他一個“俗念”。俗念是什么,寅天乾沒說,但留個念想,總能讓統治者好受許多。
計劃稍一議定,寅天乾一行六人便著手行動。寅時初(約凌晨三點半)出發,卯時(五點)登橋,上橋之后再行三個時辰方到西天云城。
而整個過程,寅天乾都獨自躲在馬車里,捧著九黎兒給他的鴛鴦荷包黯然神傷。
這荷包是九黎兒在鳳玨亭門口罵街時給他的,是她親手做的空間法器??上Ь爬鑳菏痔?,所以這法器品級很低,只能裝十二件物品,現在里面躺著六件裝備,五種特殊香料,外加九韻兒的信,已經滿了。
寅天乾本以為將來還有機會換更好的訂情物,可如今看來,這丑丑的香包卻有可能成為九黎兒的遺物。
于是,他想到了自殺。如果自殺的話,九黎兒被靈魂契反噬,也會遭受重創,她或許會死,她或許就不用再經歷非人的折磨了。但寅天乾還是忍住了,因為九黎兒若是沒死,那就沒有人能救她了。
當然,真正阻止他的原因其實是九黎兒的命令——沖出去,為我活下來。
最終,他決定把九黎兒救出來,無論用任何方法,無論她變成什么樣子。
正因如此,他加入了手段卑劣的陽明教,計劃引導一場鷸蚌相爭。
在加入陽明教之前,他逼著匠人把三爺父給的木劍和木盾植入了小臂肌肉(河蟹)縫里,這兩件裝備就是他最后的殺手锏。除此之外,他僅有的手段就是從二爺父那里學來的蠱毒之術,以及從三爺父那里學來的易容術。
臨近午時(午間十一點左右),寅天乾一行六人進了西天云城。進城之前,他們已換好衣服,裝扮成了客商。雖然幾人看著不像善類,但好在隊伍里沒有修魂者,也沒有美婦人,所以守城官兵沒有太為難他們。
進城之后,幾人上了城內的高速驛道,又花了一個時辰,才趕到西天云外城的西部,此時已經是人困馬乏。
就當大家商議補充些體力時,寅天乾發現了一個布局有趣的酒館,它的氛圍讓寅天乾想起了那些回不去的往昔。
這酒館名為“老酒館兒”,招牌上帶著個“兒”字,想必掌柜是天外之人,搞不好還是京津地區的老前輩。寅天乾便示意眾人在此修整。
但命運就是奇妙,當寅天乾踏入酒館后,一眼便看到了那個曾經在鳳玨亭救過他一命的“嚴公子”,只可惜二人都沒認出對方。
而此時,寅天乾的真實想法是,“這姑娘好漂亮,明眸皓齒,清秀可人。眉宇間更透露出三分英氣,算得上人間極品了。若是以她做誘餌,不知道能不能釣得起城主四公子這條大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