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淵托運完行李,走進候車廳。
自由之城只是選定的中轉站,既然目的達到,自然要前往下一站。
在等待的時間里。帶上耳機,聽著里面的聯網電臺節目里的音樂。
這是不知何時收到的電臺信號。
感覺不錯,就把這幾首歌給留了下來。
按介紹,這是早期一位虛擬歌姬的作品。
很可惜。
泯然于眾人。
人們最終記住的仍是能夠出圈的那寥寥幾位。
這大概就是流水的虛擬歌姬,鐵打泛娛樂圈?
不要覺得很奇怪,為什么明明有原創的歌曲,也得到粉絲的追捧了。
卻最終成就的是翻唱者。
因為早期的虛擬歌姬的聲源帶有強烈的電子音。
調試師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這很可能會喪失一部分感興趣來聽歌的圈外路人,因為很有可能某個音域引起的反感,使聽眾最終點了一個小叉叉,那么哪里還有后面的努力結果,只能圈內自嗨。
路人就是下次看到這個形象,就會下意識的回憶起第一次聽到時那個讓人難以接受的電子音。而選擇遺忘。
而且一個虛擬歌姬最受矚目的時間應該就是剛剛出道的那一段時間窗口,公司和投資方會準備各種資源力挺,而且路人也會產生新鮮感,會得到很好的渠道資源。創作會有非常自由空間。
而且民間創作還不會被束縛,粉絲為愛把發電的熱情還沒燒完,只不過,這段時間最多持續到一年。
如果還不能脫穎而出,掙脫枷鎖。
來自真人歌手的翻唱就會悄然而至。
到時候人們會找出翻唱最好的歌手。
已經分不清誰是誰的流失。
路人們也希望看到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時代。
親眼見證帶歌姬的成長,和落幕,也是親歷者的榮幸與無奈。
圈層如果出現固化,后進失去上升通道,沒有突破的動能,就會漸漸失去活力。
惰性風氣一旦變壞,就會產生飯圈化了。
飯圈化則是一個圈走到盡頭的標志。
出圈就比出道更重要。
因為資本的力量,已經從開始滲透,到了最后的收割階段。
收割的不僅僅是資本,投入就是要收回成本,要賺取利潤。
造星到毀星。
一曲天下局。
要說虛擬歌姬所有的發展道路都被嘗試過,像真聲倒是不錯的賣點,但是問題是虛擬歌姬,再怎么像真的,跟真的還是有差距。
科技發展到宇宙深空時代的虛擬歌姬肯定有原因。
早期的探索提供了一種可能。
江淵在候車大廳的座椅上閉目養神,耳機里的音樂里有真人歌手和虛擬歌姬兩種版本,并不是純粹燃曲,楚漢爭霸,用上了這種戲劇唱腔,家國天下,。
真人唱可能更帶感情。而虛擬歌姬的唱腔則需要調教師的感情投入其中。如果調音師被束縛住。沒辦法自由發揮,可能會出現很難一氣呵成。而且語音咬字如果不清晰,很拖沓,會影響收聽體驗。
而頂尖的調教師和所有的行業一樣,頂尖的大師永遠在上面,而下面則是為生計奔忙的跟風者。
不懷疑天才的存在,如果情懷能夠變現,當然好。如果變不了,則只能為業余的愛好。
其實很多的作品并不能給她們加分,反而是減分。
這就是一個更可笑的事情,因為公司賣的其實就是軟件。通過虛擬歌姬來賣軟件賺錢。在最火的初代出現之前,還有大部分被遺忘的撲街。
后期和現在的距離,估計肯定有巨大的差距,那么這個差距是科技帶來的。
在虛擬游戲中又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也就是他們會通過轉型進入游戲領域,來完成虛擬科技的進化。
當這些科技越來越多。當科技可以做成很多事情的時候。
曾經只存在于科幻小說科幻影視作品中,或者是幻想里的一些場景。都已經可以被實踐出來。
江淵即將乘坐的星際列車。目的地就是同在小行星帶里,另一座隱藏在里面的城市。安全通行在小行星帶的技術,就是星際列車。存在與現實與虛幻之間。
就像當年的科幻小說里面的銀河列車,或者是動畫電影千與千尋里面的奇幻列車。
提示星際列車已到站,江淵提上一個小的隨身行禮箱,站起身,走向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