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便秘非小事,科學調養早防治

第一節 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臨床常見的復雜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干結、排便費力等。上述癥狀同時存在2種以上時,可診斷為癥狀性便秘。通常以排便頻率減少為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長時間排便一次(或每周少于3次)即為便秘。對一組健康人調查結果表明,排便習慣多為每日1~2次或1~2日1次(60%),糞便多為成形或軟便;少數健康人的排便次數可達每日3次(30%),或3天1次(10%),糞便半成形或呈臘腸樣硬便。因此必須結合糞便的性狀、本人平時排便習慣和排便有無困難作出有無便秘的判斷。如超過6個月即為慢性便秘。發生便秘的原因有:攝入的食物或水分過少,使腸內的食糜殘渣或糞便的量亦少,不足以刺激結腸的正常蠕動。腸道的蠕動減弱或腸道肌肉張力減低。腸腔有狹窄或梗阻存在,使正常的腸蠕動受阻,導致糞便不能下排,例如腸梗阻或左半結腸癌。排便反射過程中任何環節有障礙或病變時均可發生便秘,例如直腸黏膜機械性刺激的感覺減弱,盆腔神經、腰骶脊髓神經病變,肛門括約肌痙攣、腹肌及膈肌收縮運動減弱等。

第二節 便秘的原因

關于便秘的發病機制,西醫學和中醫學各有闡意,西醫主要從神經、肌肉、原發性疾病等方面來認識,而中醫學則認為病因主要在于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而又與肺脾腎的關系甚為密切。關于中西醫的認識分述如下:

西醫學的認識

關于排便的機理,西醫認為是經消化道吸收后的食物轉化為糞團,在直腸內形成足夠容積的糞便以正常的速度通過胃腸道及時抵達直腸,產生便意,引起排便反射。排便時,盆底肌群協調活動,完成排便。其中包括神經系統和肌肉活動(平滑肌)的參與。產生病變的原因有三:(1)神經系統病變:主要為骶神經、腰骶脊髓、高位脊髓的損害引起結腸和直腸的張力下降,而致無便意;腸內神經病變,如先天性巨結腸等;或中樞性疾病,如各種腦梗死、腦出血等。(2)腸道平滑肌病變:如結締組織病,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引起腸道平滑肌病變。(3)消化道腔內病變:多指腸腔內病變導致腸道阻塞、通過受阻而無便意,如腸道腫瘤、慢性腸套疊、直腸內脫垂,等等。也有因藥物或精神心理障礙所致便秘,如使用嗎啡制劑、患抑郁癥、神經性厭食癥等。

目前臨床上采取一些特殊檢查,如胃腸通過試驗,或稱結腸傳輸功能試驗、排糞造影,及肛管直腸測壓,將便秘分為三型:(1)慢傳輸型便秘;(2)出口梗阻型便秘;(3)混合型便秘。

中醫學的認識

中醫學根據造成便秘的不同病因、癥狀有以下不同名稱,即“大便難”“后不利”“脾約”“閉”“陰結”“大便秘”等,《濟生方》:“攝養乖理,三焦氣澀,運掉不行,于是乎壅結于腸胃之間,遂成五秘之患。……夫五秘者,風秘、氣秘、濕秘、寒秘、熱秘是也。”現在認為,便秘多由大腸積熱,或氣滯,或寒凝,或陰陽氣血虧虛,故多分為熱秘、氣秘、冷秘、虛秘四種情況。《景岳全書》明確指出,便秘是由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所致,包括現代醫學之習慣性便秘,究其機理,《諸病源候論》云:“大便難者,由五臟不調,陰陽偏有虛實,謂三焦不和則冷熱并結故也。胃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華為榮衛,其糟粕行之于大腸以出也。”整個過程需24~48小時,如《儒門事親》:“胃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陳,一日一便,乃常度也。”其病因病機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1)腸胃積熱。素體陽盛,或熱病之后,余熱留戀,或肺熱肺燥,下移大腸,或過食醇酒厚味,或過食辛辣,或過服熱藥,均可致腸胃積熱,耗傷津液,腸道干澀失潤,糞質干燥,難于排出,形成所謂“熱秘”。如《景岳全書·秘結》曰:“陽結證,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

(2)氣機郁滯。憂愁思慮,脾傷氣結;或抑郁惱怒,肝郁氣滯;或久坐少動,氣機不利,均可導致腑氣郁滯,通降失常,傳導失職,糟粕內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暢,或大便干結而成氣秘。如《金匱翼·便秘》曰:“氣秘者,氣內滯而物不行也。”

(3)陰寒積滯。恣食生冷,凝滯胃腸;或外感寒邪,直中腸胃;或過服寒涼,陰寒內結,均可導致陰寒內盛,凝滯胃腸,傳導失常,糟粕不行,而成冷秘。如《金匱翼·便秘》曰:“冷秘者,寒冷之氣,橫于腸胃,凝陰固結,陽氣不行,津液不通。”

(4)氣虛陽衰。飲食勞倦,脾胃受損;或素體虛弱,陽氣不足;或年老體弱,氣虛陽衰;或久病產后,正氣未復;或過食生冷,損傷陽氣;或苦寒攻伐,傷陽耗氣,均可導致氣虛陽衰,氣虛則大腸傳導無力,陽虛則腸道失于溫煦,陰寒內結,便下無力,使排便時間延長,形成便秘。如《景岳全書·秘結》曰:“凡下焦陽虛,則陽氣不行,陽氣不行則不能傳送,而陰凝于下,此陽虛而陰結也。”

(5)陰虧血少。素體陰虛,津虧血少;或病后產后,陰血虛少;或失血奪汗,傷津亡血;或年高體弱,陰血虧虛;或過食辛香燥熱,損耗陰血,均可導致陰虧血少,血虛則大腸不榮,陰虧則大腸干澀,腸道失潤,大便干結,便下困難,而成便秘。如《醫宗必讀·大便不通》說:“更有老年津液干枯,婦人產后亡血,及發汗利小便,病后血氣未復,皆能秘結。”

上述各種病因病機之間常常相兼為病,或互相轉化,如腸胃積熱與氣機郁滯可以并見,陰寒積滯與陽氣虛衰可以相兼;氣機郁滯日久化熱,可導致熱結;熱結日久,耗傷陰津,又可轉化成陰虛等。然而,便秘總以虛實為綱,冷秘、熱秘、氣秘屬實,陰陽氣血不足所致的虛秘則屬虛。虛實之間可以轉化,可由虛轉實,可因虛致實,而虛實并見。歸納起來,形成便秘的基本病機是邪滯大腸,腑氣閉塞不通或腸失溫潤,推動無力,導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

中西醫結合探討便秘的發病原因

如上所言,中西醫都從病因到發病給予便秘系統的認識,并且有暗合之處。貫通中西醫所闡述的理論,就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本質,而最終除疾解患。鑒于此,通過分析整理了中西醫的相關論述,治療本病的關鍵是要明晰便秘之成的原因,具體病位所在,對因治療,治病求本,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

(1)糞便形成。西醫認為糞便的形成,是食物在消化道經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糜殘渣運抵結腸,在結腸內大部分的水及電解質再被吸收,最后形成糞團,輸送至乙狀結腸及直腸而排出體外。這里,中醫學的認識相同,是飲食入胃,經胃之腐熟,脾之運化,吸收其精微之后,所剩之糟粕而為大便,主要責之于胃脾的腐熟運化功能,“胃氣失降”“脾失健運”,糟粕內停而成便秘。張仲景以胃氣不能下行,列承氣湯承胃氣下行而通大便;以“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而列“脾約”一證,認為其病與寒、熱、氣滯有關。

(2)糞便排出。現代醫學將排便過程說得很明確,具體來說,糞團在直腸內聚積膨脹產生機械性刺激,當其超過一定閾值時引起便意沖動,沖動經盆腔神經,腰骶脊髓排便中樞,再傳入大腦皮質。當大腦響應此沖動,則產生一系列的排便反應,包括直腸平滑肌的推動收縮,肛門內外括約肌松弛,骨盆底肌提升腹肌與膈肌收縮,使腹壓增高等,最后將糞便排出體外。睡醒及餐后結腸的動作電位活動增強,結腸蠕動增加,糞便向前推進,常引起便意,參合的便意是由胃結腸反射引起的。如《素問·靈蘭秘典論》云:“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所謂“變化”就是指水谷精微經胃的腐熟、脾的運化,最后傳入大腸變為糞便排出,故大腸傳導失職可引起便秘。又因肺與大腸相表里,所以肺失清肅,大腸氣分失調,影響大腸傳導功能亦能引起便秘。唐宗海在《醫經精義·臟腑之官》中說:“大腸之所以能傳導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導。”《石室秘錄·大便燥結》曰:“大便秘結者,人以為大腸燥甚,誰知是肺氣燥乎?肺燥則清肅之氣不能下行于大腸。”治療上可以通過宣降肺氣以助大腸傳導。

(3)糞便控制。這一期包括了盆腔神經、腰骶脊髓排便中樞、大腦皮質、直腸平滑肌、肛門括約肌,以及骨盆底肌、腹肌、結腸蠕動等都參與的一個復雜的過程。中醫學將這一部分也歸結到大腸的傳導功能里了,其中也包括了前面說到的肺,以及一些腎的功能影響在里面。如腎為水火之臟,司元陰元陽,如腎精失固,可由津少而引發腸燥終成腎虛便秘,多用濟川煎一類的方劑治療,腎在竅為二陰,其中后陰即為肛門。糞便的排泄是大腸的轉化糟粕功能,但亦與腎的氣化有關,如腎陰不足時,可致腸液枯涸而便秘,腎陽虛損時,則氣化不全而致陽虛便秘或陽虛泄瀉。治療上可以補腎氣、滋腎陰、壯腎陽。

所以中醫的辨證論治尤為重要,只有明辨病因尤其病位,才能因時制宜,或補,或瀉,或降,或活血等以求藥到功至。中醫理論中十分強調飲食生活調理的重要性,如《千金要方·食治方》云:“人體平和,唯須好將養,勿妄服藥。……夫為醫者,當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服藥同時當始終保持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如改變排便中看書看報的習慣。不必過于追求定時排便,以免加重心理負擔,使腸道蠕動受到不良干擾。

第三節 便秘的分類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指因為生活規律改變、食物因素、情緒抑郁、排便習慣不良、藥物作用等因素所致的便秘。例如,外出旅行的人,因為生活規律、附近環境的改變,以及勞累等因素的影響,多會出現便秘,這種便秘則屬于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除腸易激綜合征外,均可通過生活規律化、合理食物、調暢情志、形成良好排便習慣以及去除其他病因等手段達到治愈便秘的目的。而患有腸易激綜合征的患者,其發生的便秘雖屬功能性便秘,但必須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急性便秘

急性便秘是指近期忽然發生的便秘,包括暫時性功能性便秘和癥狀性便秘。暫時性功能性便秘多因為生活環境的忽然改變、一時性的情緒抑郁、進食過少等因素所致,這種便秘除腹脹外,一般不會有其他痛苦。若消除病因之后,便秘可自行痊愈。癥狀性便秘屬于器質性便秘,由疾病引發,發病忽然,可引發劇烈腹痛、嘔吐等癥狀,如急性腸梗阻、腸絞窄等引發的便秘。這種情況應迅速查明病因,及時處理。

結腸性便秘

結腸性便秘又稱為弛緩性便秘,是因為結腸緊張度降低,即腸平滑肌松弛,腸蠕動減弱,致使飲食殘渣在結腸中運行遲緩,引發便秘。結腸性便秘多發生在體質虛弱,并伴有內臟下垂癥狀者以及年老體衰、大病以后或體力下降者。長期持續的結腸便秘,會出現腹脹、腹痛、食欲減退等癥狀。

痙攣性便秘

痙攣性便秘屬于功能性便秘,是因為結腸活動過于強烈,引發結腸痙攣,腸腔過于狹窄,使大便無法通過而致的便秘,又稱為腸易激綜合征,其特點是便秘、腹瀉交替,或者是長期腹瀉。痙攣性便秘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精神因素,其便秘特征是:飯后即出現下腹疼痛,馬上產生便意,排出又硬又小的細條狀糞便,并且便量很少。患有痙攣性便秘的患者,必須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頑固性便秘

頑固性便秘是非手術治療不能奏效,也就是說,頑固性便秘是藥物治療不能治愈的一類疾病。頑固性便秘是因為先天結、直腸解剖結構變異而在不同年齡段逐漸產生排便困難的一類疾病。頑固性便秘的實質是慢性的不全性的腸梗阻,因其梗阻部位不同,而分類為結腸型、直腸型、混合型便秘。

器質性便秘

器質性便秘是指因為臟器的器質性病變(如消化道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藥物及化學品中毒、神經系統疾病等)所致的便秘。例如腸粘連及不完全腸梗阻的患者,均可發生便秘,這種便秘就屬于器質性便秘。患器質性便秘的患者,必須重視原發病的治療,否則,便秘最終不會得到解決。

習慣性便秘

習慣性便秘是指長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發于老年人。但亦有學者認為習慣性便秘不僅限于功能性便秘,它還包括結腸性便秘與直腸性便秘,所以,患有習慣性便秘的老年人應盡早去醫院查明便秘的原因。

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為長時期的反復便秘,其發病可以是由急性便秘長期不愈轉化而來,亦可以是在發病初期即為慢性便秘,后者于慢性疾病所致的便秘中多見。慢性便秘仍可分為器質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好發于老年人及體弱多病的人。慢性便秘因為其便秘發生時間較長,對人體的危害較大,因此,患有慢性便秘的患者必須重視對它的治療。

直腸性便秘

直腸性便秘是糞便早已到達直腸,但由于神經反應遲鈍,不能引起便意,致使大腸不能蠕動而引發排便困難。直腸性便秘多發生在早晨無排便時間,痔瘡、肛裂疼痛難忍以及時常灌腸者。肛裂的患者發生直腸性便秘會使肛裂加重,由于發生直腸性便秘時的大便往往尤其硬。

梗阻性便秘

梗阻性便秘多屬于器質性便秘,它是因為腸內或腸外的機械性腸梗阻,使腸內容物運行障礙所致。腸內梗阻常見于結腸癌、增殖型腸結核、不完全性腸套疊、腸扭轉或結腸狹窄和其他原因所致的腸道梗阻。腸外壓迫性梗阻常見于手術后腸粘連、結核性腹膜炎(粘連型)、妊娠等。此種便秘大多起病后會伴有其他癥狀。

第四節 常見便秘疾病的癥狀表現

健康人的排便習慣明顯不同,如對一組健康人的調查結果表明,每天排便1次者約占60%,一天幾次者約30%,幾天1次者約占10%。因此,診斷便秘時必須根據本人平時排便習慣和排便有無困難作出判斷。

便意和便次減少

可見于慢性傳輸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秘。前者是由于糞便傳輸緩慢,使便次和便意均少,但間隔一段時間仍能出現便意,糞便常干硬,用力排便才可非常艱難地排出;后者常是由于直腸排便感覺閾值增高,不易出現便意,導致便次減少且糞質不一定干硬。

排便困難、費力

突出表現為糞便排出異常艱難,也可見于以上兩型,但以出口梗阻型便秘更為常見。患者用力排便時,肛門外括約肌可呈現矛盾性收縮,導致糞便排出困難。該型便次不一定減少,但費時費力。如同時伴有腹肌無力,則排便更為困難。在慢性傳輸型便秘中,由于糞便傳輸緩慢,糞便內水分吸收過多,導致糞便干結,尤其是長時間不排便者,可發生糞塊嵌塞。

排便不暢

常有肛門直腸內阻塞感,雖頗有便意,便次不少,費力排便仍無濟于事。可伴有肛門直腸刺激癥狀,如肛門下墜、不適感。該類患者常有感覺閾值降低,直腸感覺高敏感,或伴有直腸內解剖異常,如直腸內套疊或內痔等。個別患者的直腸感覺閾值升高,也可出現類似癥狀,可能與合并肛門直腸局部解剖異常有關。

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適

常見于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其特點是排便次數少,排便常常艱難,排便、排氣后腹痛或腹脹緩減。

便秘的六大危險信號

消瘦:明顯的或進行性消瘦,應高度懷疑腫瘤的存在。也有的消瘦是因原發病引起的厭食與消耗所致。

發熱:單純便秘不至于發熱,便秘患者如經較長時間的反復測溫確有發熱,特別是不規則低熱,提示有慢性炎癥(如腸結核等)或腫瘤,不過首先應排除其他常見發熱原因(如五官科病變、婦科炎癥、泌尿系統炎癥等)。腫瘤組織代謝加快,其產物對機體的刺激也是發熱原因。

包塊:包塊隨腹痛出現,痛后消失,質軟如囊,這多為脹大的腸管的一部分。另一種為實質性包塊,或固定推不動,或可部分移動,前者說明病變浸潤范圍較廣。

便血:久之引起貧血容易查出,危險的是小量但長期出血,肉眼難以辨出,除非做大便隱血試驗才會發現出血。還因為是慢性失血,患者常能適應而無不適感覺。除失血外,腫瘤毒素對造血系統的抑制,也是造成部分患者貧血的原因。便血較多見于胃、結腸腫瘤。

黑便:可表現為黑便、便后滴血或鮮血便,血可與糞混或不混,主要視出血部位高低、出血量多少而定。黑便提示出血部位較高(離肛門遠)。不論哪一種出血,都說明病變處血管有破裂,輕者為痔核、肛裂或黏膜損傷,重者可能是息肉、炎癥、潰瘍或腫瘤。

腹痛:不少患者排便之前常有輕微左下腹疼痛,多于排便后消失。但若腹痛持續存在,程度重,排便后不消失,或痛時可捫及包塊,提示腸道有阻塞的可能,常由腫瘤、腸道粘連或神經肌肉病變引起。

第五節 便秘的檢查與診斷

便秘的檢查

臨床上便秘的檢查方法很多,常見的有:

視診

有無肛裂、瘺口、痔脫垂、肛周炎癥、血跡等。囑患者作排便動作,有會陰下降者可見盆底以肛門為中心明顯向下突出;再囑收縮肛門,盆底支配神經嚴重受損者,收縮能力減弱或消失。

肛門指檢

了解肛門括約功能,明確病變部位和性質,可提供重要依據。指檢肛門括約肌緊張者多見于內括約肌失弛緩癥,肛門緊張而兼疼痛者可能合并有肛裂;觸及條柱狀硬便及直腸明顯膨大者,多見于直腸性便秘;便前檢查直腸呈空虛狀態,或觸及粒狀糞便者多見于結腸性便秘。指檢時在直腸前方,恥骨聯合以上若觸及直腸向會陰方向突入者提示有直腸前突性便秘。

直腸指診

若肛管張力增高,提示肛管附近可能有刺激性病變。如肛管不能通過一指,則肛管有器質性狹窄,常見于低位腫瘤、肛管手術后或不當的硬化劑注射后疤痕形成。部分患者直腸壺腹中可捫及堅硬糞塊。若直腸中潴留大量糞便而并無便意,提示直腸無力。直腸前突患者在排便動作時,可在括約肌上、恥骨聯合下方捫及袋狀薄弱區。直腸內套疊患者,直腸壁松弛,指診時直腸內有黏膜堆積的感覺,偶而也可捫及套疊之腸壁。

糞便檢查

直腸性便秘的糞便常呈堅硬條柱狀,因常有直腸黏膜繼發性炎癥,或排便時損傷肛門,糞便外表可見黏液或血跡;大便狀如羊屎,干硬呈粒多見于痙攣性便秘;結腸易激綜合征的糞便多呈羊糞狀,或大便爛硬交替,大便帶黏液,黏液涂片,檢查一般正常或僅有少量的白細胞,便秘性直腸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多有紅白細胞及黏液,但應注意與直腸腫瘤鑒別。

X線檢查

顯示消化道有無狹窄、息肉、腫瘤、擴張、腸道內憩室等造成便秘的疾病,還可以明確腸道運動功能。鋇劑灌腸,特別是近年來采用的結腸低張雙重造影,對發現便秘的病因,可能有幫助。

排糞造影。排糞造影可顯示造影劑的影像和利用熒光技術觀察排便的過程、速度。此項檢查目前廣泛用于臨床。排便造影對疑有以下病因的便秘患者具有重要價值:盆底肌協同失調(恥骨直腸肌矛盾性收縮)和直腸前突(如有經陰道直腸壁手術史)等。

鋇劑檢查。可了解鋇劑通過胃腸道的時間、小腸與結腸的功能狀態。腸易激綜合征常表現為結腸袋加深,痙攣性便秘腸腔常緊張變細呈鋸齒狀或鉛管狀;弛緩性便秘或乙狀結腸冗長者,大腸變長,擴張或下垂;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腸明顯擴大。對疑有結腸梗阻者,口服鋇劑灌腸因可加重梗阻,應視為禁忌,為了明確結腸器質性病變的性質、部位與范圍,宜用鋇劑灌腸。

內窺鏡檢查

包括直腸鏡、乙狀結腸鏡、纖維(電子)結腸鏡檢查等。可以在直視或通過屏幕清楚了解肛門大腸的病變的部位、性質、范圍等外,還可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

直腸鏡檢。簡單實用,可直視觀察直腸有無并發炎癥、糜爛、潰瘍、息肉、腫瘤、肛裂、痔瘺、狹窄,直腸黏膜是否松弛、脫垂、腸套疊等。

結腸鏡檢查。對由結腸冗長、巨結腸、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氐病、結腸憩室、腸結核、腫瘤、腸梗阻、放射性腸炎、結腸易激綜合征等引起的便秘,有重要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

肛門鏡檢查

內痔、低位直腸腫塊均可窺及。當直腸黏膜有水腫、糜爛而難以用一般炎癥解釋時,應考慮直腸內套疊的可能性。如若有來源不明的血跡,尤為陳舊血跡,應警惕上方腫瘤的可能。

便秘的診斷標準

正常人的排便習慣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個體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

近年來對慢性便秘的診斷提出了量化的指標:即在不用通便劑的情況下,具備在過去12個月中至少12星期連續或間斷出現以下2個或2個以上癥狀:①大于1/4時間有排便費力;②大于1/4的時間有糞便呈團塊或硬結;③大于1/4時間有排便不盡感;④大于1/4的時間有排便時肛門阻塞感或肛門直腸梗阻;⑤大于1/4的時間有排便需用手法協助;⑥大于1/4的時間有每星期排便小于3次。

對慢性便秘患者的診斷還應包括:便秘的病因(和誘因)、程度及便秘類型。如能了解與便秘有關的受累及范圍(結腸、肛門直腸)、受累組織(肌病或神經病變)、有無局部結構異常及其和便秘的因果關系,則對制訂治療方案和預測療效均非常有用。對有報警征象(如便血、腹痛、腹塊、貧血、消瘦等)的便秘患者,應強調病因調查;

而對難治性便秘又缺乏報警征象者,則應強調確定便秘類型的重要性。

第六節 便秘的危害

老人便秘的危害

老人得了便秘,假如不治療,任其發展,就非常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病癥的老年人,如果常常便秘,假如排便時用力過猛,可以使全身肌肉緊張、血管收縮,而造成血壓驟升;同時因排便時用力,患者胸腔與腹腔的壓力也會增大,致使血液沖至腦內血管,引起顱內壓力劇增,造成腦血管破裂而發生腦出血。

此外,便秘的老人排便時,如果忽然用力,還會因腹壓升高、精神緊張使機體出現應激反應,導致心肌暫時性缺血,造成心律失常或者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所以,老人必須重視便秘,萬一得了便秘,要及時治療。

孕產婦便秘的危害

1.腸道毒素堆積,可發生腸源性內毒血癥,對機體引起極為嚴重的后果,對胚胎發育中的寶寶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甚至造成胎兒畸形的發生。

2.乳房發育異常者在便秘的女性中占23.2%,而在無便秘的女性中僅5.1%,兩者有明顯不同。

此外,長時間便秘使腸道毒素堆積被人體吸收并進入乳汁,導致寶寶腹瀉,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3.妊娠晚期,便秘會越來越嚴重,經常幾日沒有大便,甚至1~2周都沒能排便,從而造成孕婦腹疼、肚脹。

4.便秘嚴重的可造成腸梗阻,導致直腸脫垂,并發早產,危及母嬰安危。曾有患者在妊娠38周時因便秘、腸梗阻造成小腸壞死而切除大多數小腸。

5.影響分娩。有的便秘孕婦分娩時,堆積在腸管中的糞便阻礙胎兒下降,導致產程延長甚至難產。

6.從美容學角度分析,長時間便秘者痤瘡、皰癤的發生率很高,一般皮膚比較粗糙,面色無華,失于潤澤,易產生孕婦斑。

7.糞便在腸道積存使腹部膨大臃腫,一方面影響發育中的胎兒,擠壓胎兒的生長空間;另一方面,影響形體美,是所謂“大肚子”的成因之一。

女性便秘的危害

專家提醒女性朋友一旦患了便秘,往往會有更多的危害,常見的有:

1.胃腸神經功能紊亂:便秘時,糞便潴留,有害物質被人體吸收可引發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脹滿、噯氣、口苦、肛門排氣多等表現。

2.患結腸癌:可能是因便秘而使腸內致癌物長時間不能排除所致,嚴重便秘者約10%會罹患結腸癌。

3.引發性生活障礙:這是因為每次長時間用力排便,使直腸疲勞,肛門收縮過緊及盆腔底部痙攣性收縮的緣故,以致性欲減退,性生活沒有高潮等。

4.影響大腦功能:便秘時代謝產物久滯于消化道,細菌的作用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如甲烷、酚、氨等,這些物質部分擴散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干擾大腦功能,突出表現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等。

5.引發肛腸疾患:便秘時,排便困難,糞便干燥,可直接引發或加強肛門直腸疾患。如直腸炎、肛裂、痔癥等。

6.養成糞便潰瘍:較硬的糞塊壓迫腸腔及盆腔附近結構,使腸腔狹窄,阻礙了結腸擴張,使直腸或結腸受壓而養成糞便潰瘍,嚴重者可引發腸穿孔。

7.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作:臨床上關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壓,屏氣使勁排便造成的心腦血管疾病發作有逐年增多趨勢。如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發作,腦出血,中風猝死等。

8.易使婦女發生痛經,陰道痙攣,并產生尿潴留,尿路感染等癥狀。

第七節 便秘的預防

便秘的危害必須加以重視,如果不想失掉健康,就必須改變生活和飲食習慣,這是預防和治療便秘的根本解決之道。

改善飲食習慣

不良飲食習慣是造成便秘的元兇之一,要預防便秘發生必須科學進餐。首先,膳食要均衡,通過飲食攝入的各種營養比例要恰當。每日總熱量,要由蛋白質提供大約15%,脂肪提供25%~30%,碳水化合物提供55%~60%。米面等糧食制品、魚肉類食品、蛋類食品、奶制品、豆制品、蔬菜、水果、植物油等都應該按量食用,任何一種食品都不能吃得過多或過少。其次,飲食品種多樣化,不能偏食、挑食,不要過多食用辛辣食物。再次,適當多飲水。每天早晨空腹時最好能飲一杯溫開水或蜂蜜水,以增加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良好的生活規律

應當合理安排生活與工作,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要早睡早起,早起一時,活動片刻,及時就餐,能從容排便。起床晚、要趕上班,常顧不上吃早餐、解大便,打亂正常生理規律,最易引起便秘。對久坐少活動的腦力勞動者來說,要勞逸結合,適當參加文體活動。俗話說“活動活動,大便自通”。跑步,散步,做深呼吸運動,左右轉身活動腰部等,可使胃腸活動加強,食欲增加,腹肌、膈肌、大腿肌得到鍛煉,使排便順利通暢。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長期久坐者可以利用工作間隙做一做提肛運動,每次進行30~50下,增加肛門周圍肌肉的收縮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放松心情

平日,如果人們精神緊張或是受到驚嚇,往往會感到口干、心跳加速,而這時體內的腸胃也會停止蠕動,這是一種生理性的對抗或逃生機制。因此,感到有便秘的壓力時,不妨試著放松自己,或者聽些輕快的音樂。

另外,開懷大笑也會使肚皮受到震動,并增加腸蠕動能力,可以有效地按摩腹部幫助消化,緩解壓力與緊張,防治一兩天內的便秘。

不濫用瀉藥

瀉藥經常服可導致對瀉藥的習慣性、依賴性甚至成癮性;久服對腸黏膜的應激力減弱,結果瀉藥用量不斷增加;久服瀉藥會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反而使便秘加重。

第八節 便秘的認識誤區

便秘患者在飲食上,通常存在著一定的誤區,需要引起注意:

膳食纖維應多食

膳食纖維的確可以緩解便秘,但是它也會引起脹氣與腹痛,胃腸功能差者多吃反而會對腸胃道引起刺激。也不是全部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飲食都有通便功效,例如山藥,它性偏溫熱,吃多了反而會加重便秘。

多食香蕉可以通便

大多數人認為,香蕉是潤腸的,實際上僅有熟透的香蕉才可有以上功能,假如多食了生的香蕉不但不能通便,反而會加重便秘。因為沒有熟透的香蕉含比較多的鞣酸,對消化道有收斂功效,會壓制胃腸蠕動。通常來說,把香蕉放置在透風處存放至表皮有黑斑,但是內中質地并沒改變時吃最好。

多食蘿卜可以通便

這是一個便秘飲食里很常見的誤區。便秘分成非常多的類型,例如內熱上火引起的熱秘、脾腎虧虛與津液虧虛引起的虛秘等。在中老年便秘人群里,虛秘占的比例很大。通俗地說,則是胃腸動力不足。白蘿卜有消食解氣的功效,脹氣性便秘吃點確實管用。但是對于老人來說,本來氣就不足,再瀉泄氣,便秘就更重了。

油與肉都不能多食

各種機械都需要潤滑油的幫助,各個軸承才可正常運轉,在人體內也一樣。因此,便秘的人需要略微多食些油,特別是香油,以及它的“前身”芝麻。每日一勺,一周就能改善便秘。至于肉,因高蛋白飲食對腸胃的刺激不足,便秘的人可以適當少吃。

喝茶可以通便

不少人都覺得茶可以去火通便,然而便秘者不要多喝。因茶有收斂功效,喝多了會加重便秘。然而,便秘者一定要多飲水。一般人一日喝1200毫升水,便秘者應喝到2000毫升,將這些水分成8~10次喝,可以保證腸道濕潤,有助緩解便秘。

為你推薦
奪嫡
會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會員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台县| 大洼县| 盘山县| 交口县| 灵璧县| 行唐县| 博湖县| 武义县| 揭阳市| 江口县| 高雄市| 彭水| 旌德县| 綦江县| 镇巴县| 拜城县| 大厂| 土默特右旗| 安宁市| 阜宁县| 永福县| 孝感市| 临海市| 合水县| 麻阳| 古蔺县| 青川县| 寿光市| 辛集市| 水城县| 文登市| 景宁| 郴州市| 云梦县| 肥城市| 尚志市| 东乡族自治县| 越西县| 青阳县| 龙州县|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