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王室慘案

強殺蒙毅、冤殺蒙恬,這是大秦亂的開始。大秦內部,還有更亂的事情,接踵而至。接下來,被清除的下一個對象:王室成員。

秦二世繼位后,發現了一個問題,大秦疆域廣袤,很多人不服。

他和趙高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年紀輕,剛登位,百姓還不順從。先帝巡視各郡縣,以彰顯強大,威勢震服海內。現在,我安然住在皇宮不出巡游,就讓人認為我無能,不能統治天下。(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縣,以示彊,威服海內。今晏然不巡行,即見弱,毋以臣畜天下。)

秦二世打算效仿秦始皇東巡,宣告臣民,秦始皇時代結束,現在屬于他的時代。

趙高和李斯等人商議之后,將秦二世東巡路線制定了出來:咸陽-碣石-東海-會稽-遼東-咸陽。

秦始皇走過的路,他要走一遍。

秦始皇刻的字,他也要刻。

秦始皇祭拜過的人,他也要去祭拜。

秦始皇到過的地方,他也要去看。

秦始皇做了什么事,秦二世也要去做。

秦二世東巡,想增設廟宇,大臣拿出禮制反對。

好吧!我忍。

秦二世東巡,想要效仿秦始皇,立碑刻字,大臣反對。

反對理由:

1.碑文小,刻不下。

2.分不清是秦始皇立碑,還是后代子孫立碑。

秦二世再忍,碑,不刻了。

秦二世往北前往遼東,還想再走。朝臣反對,說再往前走,就到東胡邊界,不安全。

好吧!不走了,沒意思,打道回府。

東巡,秦二世看到兩個方面,好的方面是權力至高無上,當皇帝的感覺真好。壞的方面,很多朝臣不把他當回事!

在秦二世眼中,這些大臣,仗著資歷,輕視他這個沒有威信且年紀輕的小皇帝。

秦二世為了宣威疆土,駕馭朝臣,宣威天下。對郡縣內不聽話,禮儀不得體的官吏,該殺就殺,該流放就流放。他用皇帝的威嚴,殺了很多不聽話的大臣,連中朗、外朗、散朗,都被修理,也沒能震懾住大臣。

秦二世問趙高,如何才能讓天下人信服他?如何才能彰顯他至高無上的皇權?

趙高不愧是聰明人,從這句話,他得到了一個信息:秦二世,對大臣不滿。

進而,給趙高提供了一次打壓朝臣,安插親信的機會。

趙高站在秦二世的角度,深表同情。同時,說了這些人,輕視他的原因:這些人都是跟隨先皇征戰天下,富貴之人。(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貴人也,積功勞世以相傳久矣。)

隨后,趙高這個聰明人,給秦二世想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富貴的人,貧窮。讓貧窮的人,富貴。(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則上下集而國安矣。)

秦二世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讓趙高去做。

這一舉動,惹得很多人不滿,怨聲載道。這些人反對的聲音,傳到了秦二世耳中。

“為什么會有很多人反對他。”

隨后,秦二世,又說了一句:“大臣強悍,諸公子對他不滿。若他們聯合,天下還是我的天下。”(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為之柰何?)

趙高從這句話,看到了秦二世內心深處的恐懼。秦二世害怕大臣聯合諸公子謀逆,奪了他皇帝的位置。

趙高借機搞事,為了擴大自己手中的權力,打壓反對者,不惜捏造事實,說這些人為何有這些舉動,是因為朝廷內外都在傳,扶蘇死得冤枉,蒙恬死的不明不白,蒙毅沒罪被誅殺。

最后拋出一個觀點:你得位不正。

然后,趙高又說了事情的嚴重性:諸公子聯合大臣反對,廢君再立新君,也是有可能。

秦二世剛當皇帝,享受到皇帝的好處,怎么能就這樣失去!決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秦二世問:我怎樣做,才能高枕無憂,永享帝位。

趙高給他出了一個主意:殺!

對皇權有威脅的人,統統殺掉。這樣就能高枕無憂,江山永固。

秦二世聽了,覺得很有道理。為了鞏固地位,選擇大開殺戒。

負責,做這件事的人,就是趙高。

針對王室內部的大清洗,開始了。

想要找出一個人有罪,太容易了。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總會有不得體的地方。沒罪,也可以定有罪。

首先,被針對的人是有身份,沒有權力的王室。

秦始皇的子孫,遭到大肆屠戮。據太史公留下的史料記載:秦始皇二十幾個兒子,十幾個女兒都被殺害。

這里有個問題?秦二世逼死扶蘇,順利繼位,成為皇帝。為什么要屠殺王室,連兄弟姐妹都不放過。

有兩種觀點:

1.罪魁禍首:趙高。

2.秦二世得位不正,心里虛。

秦始皇活著的時候,也沒聽胡亥有什么本事。按照皇位繼承人順序,他是十八子,憑什么是他當皇帝。

還有扶蘇為什么在胡亥繼位前,第一個被逼殺?

蒙恬軍功顯赫,為什么會死的不明不白?

蒙毅沒罪,為什么被強殺?

這些疑惑,更加讓人堅信秦二世皇位有問題。

秦二世通過怎樣的手段,取得帝位。他就擔心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手段,奪走他的帝位。為了消除害怕,只能用殺戮來彰顯自己的權力。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在恐懼的時候,就會通過殺戮,來彰顯自己內心的強大。妄圖通過殺戮,堵住悠悠之口。秦二世是借助殺戮,掩蓋自己得位不正,清除那些對他有威脅的人。

在大明朝的時候,也出現類似的情況。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叛亂,南下攻打南京,并擊敗建文帝,成為大明朝的皇帝。

朱棣是叛亂者,得位不正。很多擁護建文帝的大臣,站出來說話,全部被殺戮。其中,有一個人下場最慘,他就是方孝孺,被滅十族。靖難之役,被殺戮的人,達到上萬人。

秦二世是失敗者,是亡國之君。朱棣是成功者,引領大明走向強盛。同樣的事,不同的結局,評判也不相同。

秦始皇也沒想到,自己的子孫會被殺戮。這也是秦王室最大的慘案!

在秦二世眼中,反對他的人,對他有威脅的人,都不能活。哪怕是兄弟姐妹,也必須死。

趙高負責調查,牽扯到很多人。據記載,咸陽有十二位公子對秦二世充滿議論。趙高把辛苦弄來的調查報告,給秦二世看。

秦二世被這個調查報告的數字嚇到了。他怎么也沒想到,反對他的兄弟很多。秦二世有點猶豫,不可能把這么多兄弟都殺掉。

趙高說了一句,讓秦二世痛下狠手:心慈手軟,是當不了皇帝。

隨后,趙高威逼利誘,讓秦二世趁早決斷。否則,諸公子有了時間準備,就會聯合起來,結成聯盟。趙高不斷給扶蘇傳遞了一個思想:你的兄弟會危害你的帝位,不能留,該殺。

秦二世露出兇狠的目光,說了一個字:殺。

秦始皇十二子被屠戮咸陽,這件事振動了朝野內外。緊接著,秦二世又把在杜郵秦二世的六位兄長和十位姐妹,一道詔書賜死。

在咸陽有三位公子,的確找不到罪名。其中有位公子的名字被記錄了下來,他就是將閭。

秦二世無顏面對這三位兄弟,派出使者,定的罪名:不臣,罪當死。(公子不臣,罪當死,吏致法焉。)

將閭不接受這個罪名。他認為自己盡到臣子的本分,希望能知道罪名再死。(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受命應對,吾未嘗敢失辭也。何謂不臣?原聞罪而死。)

秦二世不是給他們定罪,是為了殺他們。使者知道秦二世的意思,說了一句話:沒罪也得死!(臣不得與謀,奉書從事。)

這三位公子想不明白,為什么會死,大聲喊了三次:我沒罪。(天乎!吾無罪!)

使者沒有耐心,問:自己死,還是被殺。

將閭等三位公子,含淚,揮劍自刎。

其中,還有位公子,他的名字叫公子高。

公子高見兄弟姐妹被逮捕,先后被殺。他害怕,想逃,不知道往哪里逃,又擔心逃跑,會連累家人。為了保全妻兒,他做了一個偉大的決定:為秦始皇殉葬。

之所以,說他這個決定很偉大。是因為公子高入宮面見秦二世,選擇為秦始皇殉葬,乞求秦二世放過他的妻兒。

秦二世蒙了,問了身邊的近臣,賜死名單,有沒有這位哥哥。

近臣搖頭,表示沒有。隨后又上前,說了一句:難得公子有孝心,陛下應該成全。

胡亥殺了那么多兄弟姐妹,也不在乎多殺一個,就成全了公子高。

秦始皇諸多子女當中,公子高選擇死,是為了保全妻兒。與其他兄弟姐妹相比,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秦始皇的子孫,有罪的被殺,沒罪的也被殺,還有的選擇殉葬。秦二世做的這些事,沒人反對。但,有人記錄了下來,還被留在歷史當中。

從此,秦二世多了一些名詞:殘暴、冷血、暴君,堪比夏桀商紂,秦國當亡。

咸陽,籠罩在恐慌之中,身為公子,不是榮耀,反而是禍事。這些人,先前以秦始皇子孫感到榮耀,現在要為這份榮耀丟了性命。朝廷也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皇族為之震驚恐慌。大臣們進諫的被認為是誹謗,大官們為保住祿位而屈從討好,百姓震驚恐懼。(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秦二世,繼續瘋狂吧!上天,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冈县| 吴川市| 彩票| 长兴县| 正镶白旗| 安福县| 上栗县| 寿宁县| 哈巴河县| 南澳县| 济阳县| 禹城市| 黑龙江省| 抚顺市| 洛川县| 东山县| 保亭| 南川市| 洛浦县| 江都市| 南溪县| 富平县| 东丽区| 蓝山县| 前郭尔| 鹤岗市| 亳州市| 桐柏县| 姚安县| 麻阳| 玛沁县| 凤翔县| 长顺县| 民丰县| 玛多县| 峨眉山市| 新野县| 页游| 河东区| 沐川县|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