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4章 漢匈之戰第一個階段:銅鞮之戰

韓王信反叛,晉陽失陷,抵達銅鞮。銅鞮也代表,晉陽郡全部失守。晉陽失守,也拉開了韓王信聯合匈奴反漢序幕。

劉邦身為大漢王朝的奠基者,辛辛苦苦建立漢家天下,不能讓情況惡化下去,只能打,還要親自去打。

當韓王信反叛,晉陽失陷,這兩個消息傳到洛陽,引發了一場強烈的地震,也引發了大漢朝君臣將相,強烈的討論。

此時,劉邦正在洛陽坐鎮。

雖然,劉邦決定將關中做為大漢國都,也讓蕭何修建新都。但,劉邦沒事,也愛落腳洛陽。劉邦沒有想到,他自認為做為上級領導,說了韓王信幾句,卻得到一個答案:韓王信反了。

不僅反了,還聯合匈奴入侵大漢。

韓王信要反,劉邦就要平叛。

索性,劉邦早有準備。劉邦立即召集朝臣和武將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這個會議取得了一個統一的答案:打。

劉邦想打,是為了守住大漢江山。

諸將想打,是為了建功立業,恩澤子孫。

對于平叛事業,劉邦從來不懈怠,總是親力親為,走上前線。

這次會議,不僅通過了要打。大漢朝廷還制定出了如何打?怎樣打?

既然要打,就要獲勝。

所以,一大堆文案和作戰計劃,送到了劉邦的面前。

劉邦根據朝臣的作戰計劃,進行了這樣的戰略部署:兩路大軍,夾擊韓王信和匈奴聯軍。

一路大軍,劉邦親自率領,從洛陽北上。另一路大軍,由周勃、樊噲等人從代出發。兩路大軍匯合晉陽,圍殲韓王信及匈奴聯軍。

漢六年秋九月,韓王信投降匈奴,引兵南下。漢七年冬十月,韓王信吹響勝利號角,攻晉陽,抵達銅鞮。

此時,韓王信的好運用完啦!

他等到了一個對手:大漢皇帝劉邦。

銅鞮,這個地點,不僅是地理坐標,還成為大漢皇帝和韓王信正面交戰,一決勝負的關鍵。是有強大后援的韓王信厲害?還是大漢皇帝劉邦棋高一招。

先來介紹一下,銅鞮的基本信息。

銅鞮,依山傍水,是個絕佳的風水寶地。它位于太行與太岳交界。那座山叫銅鞮山,那條河叫銅鞮水。

它得名不是因為山,而是因為水。

銅鞮,這兩個字能夠出現在歷史中,留名后世,是因為幾件歷史事。

1.銅鞮是春秋時期,北方強國晉國東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見證了晉國霸業的建立。

2.擁有春秋小霸王之稱的鄭國之君鄭成公出訪晉國,被囚禁。被囚禁的理由:朝晉慕楚,有二心。

3.晉平公在銅鞮,修建離宮。

4.山以人名。晉悼公將銅鞮封給晉國一名賢大夫羊舌赤食邑,時號赤曰銅鞮伯華。他,還得到孔子口頭稱贊。

5.魏獻子(步兵魏舒方陣的開創者)滅羊舌氏族,分羊舌氏之田為銅鞮、平陽(臨汾)、楊氏(洪洞),樂霄為銅鞮大夫,銅鞮從此設縣。

就這樣,銅鞮流傳后世,被人記住。

這一次,它又登上歷史舞臺,因為大漢皇帝和韓王信的到來,成為漢匈之戰最關鍵的戰場。

來看一下銅鞮之戰的信息。

時間:漢七年十月(公元前200年10月)。

交戰雙方:大漢皇帝劉邦vs韓王信。

參戰將領:漢周勃、夏侯嬰、灌嬰、樊噲等將;韓王信部將王喜。

結果:劉邦勝,韓王信敗。

史料對于銅鞮之戰,是一筆帶過。

雖然不知道,雙方投入了多少兵力,戰場情況如何,雙方陣亡多少將士。但,告訴了我們一個結局。

韓王信輸的很慘,大將王喜被漢軍斬殺。

此戰意義,勝負極其重要。韓王信兵敗山倒,沒有力量主動進攻,帶領殘部遠逃匈奴,再也不能在晉陽郡站穩腳跟。

其次,韓信內部分化。其部將擁立趙氏后裔為王,繼續反劉。

劉邦獲勝,不僅打開了晉陽的南大門,還助長了漢軍將士戰勝韓王信的信心。

韓信敗,趙王被立,劉邦伐韓王信暫時告一段落。也象征著,漢匈之戰第一個階段,以漢軍獲勝,落下了帷幕。同時,又拉開了新的平叛之曲:趙王利反劉。

漢匈之戰,第一個階段,銅鞮之戰是關鍵點。以韓王信失敗,逃亡匈奴結束。

韓王信跑了,留下一大堆問題需要解決。

這時,站出來兩個人。

一個叫曼丘臣,另一個叫王黃。

這兩個人本是韓王信部將,他們站出來,做了一件事:擁立趙氏后裔趙利為王。

來看一下,這三個人的信息。

曼丘是個復姓,它什么時候起源,沒有明確記載。在戰國七雄時代,有一個叫曼丘不擇。

曼丘臣生于戰國末期,歷經秦漢亂世。他出生在秦故地上郡白土縣。他有個身份,是商人,也是韓王信部將。現在,他是擁立新君的元老,大功臣。

王黃,具體信息也沒記載。只知道他是故賈人,以前的身份是商人。他出生戰國末期,歷經秦漢亂世。

趙利個人信息也不清楚,只知道他是趙氏王室后裔。至于他是誰的后裔,史料也沒記載。

秦亡趙國,攻破邯鄲,趙氏一脈,下落不明。趙王遷餓死前,寫了一首詩歌《房水》。

王賁破代,俘虜代王嘉,其脈不詳。

秦末漢初,又有一個趙王歇,被韓信擒殺。

現在,又出來一個趙王利。

趙王利能夠復興祖業,繼承趙王之位,要感謝三個人。

1.劉邦。

劉邦擊敗韓王信,讓晉陽郡變成無主之地,成為權力真空地帶。

2.曼丘臣、王黃。

韓王信敗逃匈奴,他們站出來擁立趙氏后裔公子利為王。

也可以這樣說,原趙國固有領土,一下出現了四個王。趙王張敖、代王劉仲(劉邦兄長)、韓王信、趙王利。

張敖、劉仲得到大漢皇帝劉邦官方認可。

韓王信反叛,被除名。

趙王利被擁立,得不到官方認可。

這里有個問題:曼丘臣、王黃等人,為什么不跟著韓王信逃亡匈奴,反而擁立新君?

這說明兩點:

1.曼丘臣、王黃等人,有能力擁護新君,不想跟韓王信混。

2.他們有野心,也想在亂世之中稱雄,攫取一杯羹。畢竟,商人最高舞臺,就是從政。其中,呂不韋是最典型的人物代表。

曼丘臣、王黃等人擁立趙氏后裔為王,這說明一點:趙氏余威尚在,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凝聚力。畢竟,晉陽這塊土地,是趙氏建國的基礎。春秋戰國劃分之時,晉陽大戰都是在這里進行。

曼丘臣和外黃做為商人的身份,能夠被歷史記住,主要是他們做了兩件事:

1.扶持趙氏后裔,重建趙國。

2.向匈奴借兵反劉。

趙氏后裔公子利,被擁立為新君,也標志著漢匈之戰進入第二個階段:晉陽大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环江| 衢州市| 达日县| 新疆| 石林| 楚雄市| 武陟县| 盐山县| 托里县| 宜川县| 胶南市| 东乌珠穆沁旗| 闵行区| 富阳市| 大埔县| 增城市| 三台县| 大邑县| 凤阳县| 玉门市| 望城县| 平安县| 湘西| 天峻县| 漳浦县| 微博| 江油市| 商都县| 连平县| 宣化县| 田东县| 饶阳县| 广东省| 小金县| 五家渠市| 徐州市| 望城县| 北海市| 亳州市|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