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2章 被盯上的第二位異姓諸侯王:楚王韓信

燕王臧荼謀反,被平定。另外一個諸侯,站了出來,他就是潁川侯利幾。

對于利氏起源,有三個版本。

1.源于高陽氏,出自春秋時,道家老子的先祖。

2.以封邑為氏。

出自羋姓,春秋時楚國有公子受封于利邑,其子孫就以封地名為姓,世代相傳姓利。

出自姬姓。春秋時晉國有大夫食采于利邑,其后人以利孫為氏,后改為單姓利氏。

3.官位為氏。

利幾先祖是誰,源于那一脈,史料沒有記載。

根據殘存的史料留下的片段,我們能夠得到幾點信息。

1.利幾是秦末漢初的人物。

2.楚漢爭霸之時,他投靠項羽,擔任陳令,也稱他為陳公。從這點可以看出,這個人的能力也不弱。

3.劉邦撕毀鴻溝協議,率軍追殺項羽。陳公利幾叛楚歸漢,投靠劉邦。

項羽死后,利幾因功,被封為穎川侯。

利幾在歷史面前,做出了很多正確選擇。

諸侯亡秦,楚漢相爭,他選擇項羽,擔任陳令。

楚漢爭霸進入尾聲,他陣前起義,選擇劉邦,被封穎川侯。

從這些事可以看出,利幾在大爭之世,有明銳的洞察力,是一位有眼力勁的人。他每一次做出正確選擇,都能水漲船高。按照劇情發展,他的人生到頭了,做個穎川侯,老死封地。

然,劇情被人修改。

擅自修改劇情,不經過他人同意,這個人就是劉邦。

臨江王共敖反、燕王臧涂反、對項羽舊部下達追殺令,劉邦還把很多諸侯子弟留在關中。這些措施,還不能讓劉邦安心。

劉邦不擔心外部,卻擔心內部。畢竟,堅固的堡壘,往往從內部攻破。

劉邦沒事就翻閱,功臣列表。看看,有沒有敵人,打進內部。不看還好,一看,他就發現了一個人:穎川侯利幾。

由于穎川侯利幾是項羽舊部,又是陣前起義,有點投機取巧。

這類人,最不讓人放心。

劉邦做了一件事:喊利幾來洛陽。

劉邦追殺項羽舊部,下的是死命令,對這些人他不會心慈手軟。就連有恩與劉邦的丁公,都被殺。因此,項羽舊部逃的逃,隱居的隱居,還有些人甘愿做別人的家奴。

劉邦召見利幾,是什么心思,不好說。但,利幾知道自己成分是什么,相當害怕。一個人害怕,就會做出反應。膽子小的,就會躲起來,選擇逃亡。膽子大的,就會起來反抗。

利幾就屬于后者,膽子大。所以,他干了一件事:起兵反抗。

劉邦勢力強大,滅臨江國,破燕國,平代國。這些諸侯王都不是劉邦對手。然,利幾只是一個侯,勢力弱小,卻敢站出來反對劉邦。

是他勇氣可嘉,還是他沒有退路。或者,他想以一個男兒的方式,戰斗到底。

利幾起兵,對劉邦來說,就是造反,也給了一個出兵的理由。穎川郡地理位置優越,不能輕視。稍有不慎,就會引發星星之火。

劉邦又是一個親力親為的君主,尤其是造反,他總是要親臨現場,坐鎮指揮,撲滅反叛的火種。

劉邦率軍,抵達穎川。

穎川侯利幾率軍抵抗。

對于利幾而言,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斗,也是一場根本打不贏的戰斗。除非,會有奇跡出現。可惜,沒有奇跡。

明知打不贏,利幾還是勇敢的戰斗。這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勇氣可嘉。

勢單力薄的利幾,面對大漢精兵良將,大漢皇帝劉邦親征。

這場戰斗,很快落下帷幕。

獲勝者,毫無懸戀,他是劉邦。

燕王臧涂謀反,被劉邦平定。

穎川侯利幾叛亂,被劉邦平定。

劉邦用武力,平定叛亂,向外界宣告了一個態度:他能打天下,也有能力守天下,他可以守護大漢王朝。

漢五年正月,劉邦在汜水繼位,成為大漢皇帝。

這一年,劉邦做了幾件事。

1.大漢王朝立國之戰:攻破臨江國,斬殺臨江王共尉。

2.定大漢王朝國都:定都關中,修建長安。

3.平定燕國臧涂謀反、穎川侯利幾叛亂。

漢六年十月,劉邦過了一個新年,也象征他的大漢王朝,活了一歲。然,劉邦的大漢王朝并不穩定。

就在這時,一個人送來一份秘密情報:說韓信謀反。

這個人是楚王韓信身邊的舍人,他叫欒說。

漢六年十月,韓信被親近的人,告謀反。

至于,韓信是不是謀反,對劉邦而言,并不重要。劉邦對韓信從來不信任,也一直重點提防。韓信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太有本事,令劉邦不放心。

對于韓信,劉邦既大膽用,又小心提防。

來看看,劉邦和韓信那些事。

劉邦和韓信能夠有一段故事,要感謝兩個人。

第一個是夏侯嬰,在刑場上救下韓信。

夏侯嬰見韓信談吐不凡,是一位干大事的人。所以,夏侯嬰把韓信舉薦給劉邦。夏侯嬰很少舉薦人,劉邦給他面子,封韓信為治粟都尉。

第二個人是蕭何。

蕭何充分發揮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精神。韓信是治栗都尉,就這樣成為蕭何的部下。蕭何和韓信交流,認為他是一個人才,對他十分器重

韓信對自己這份職業,一點都不喜歡。他干得不開心,做了一件事:離開劉邦。

韓信走,蕭何追,流傳了一個故事:蕭何月下追韓信。

蕭何想要留住韓信,劉邦想要留住蕭何。就這樣,韓信出現在劉邦面前。

劉邦采納蕭何意見,筑高臺,拜韓信為漢大將軍,授予大將軍印。

韓信也很給力,漢軍出漢中,定三秦,獻上一個計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劉邦用韓信,并不信任他。韓信有前科,叛楚歸漢,入漢又逃。

定三秦,沒有關于韓信用兵記載。

彭城大戰,也不清楚韓信在做什么。

韓信再次登場,出現在史書中:彭城大戰慘敗后,在京索之戰,反擊楚軍,扭轉漢軍潰敗局勢。

前有張良舉薦韓信,后有韓信京索之戰出色表現。劉邦做了一件事:放權韓信。

韓信又給劉邦提出一個大戰略:北舉燕趙,東伐齊,斷楚糧道,決戰滎陽。

劉邦退回關中,西魏王豹叛漢交楚。劉邦很生氣,以韓信為統帥,東進伐諸侯,開辟敵后戰場。

韓信出奇計,用了一個月,平定西魏國,俘虜魏王豹及母親和妻兒。這是韓信滅國的大戰,旗開得勝,得到劉邦表揚。

劉邦一邊肯定韓信的能力,加大鼓勵。另一邊抽調韓信身邊精銳,支援滎陽戰場。

韓信向東破代,滅趙,打贏了不可能的戰爭。其中,伐趙,留下了一場著名的經典戰役:背水一戰。

韓信破代伐趙,還沒來得及高興。劉邦又干了一件事:不打招呼,趁著早晨,進入大營,剝奪韓信的軍權。

韓信也沒流露出不滿之色,繼續執行劉邦的命令:伐齊。

韓信不愧是戰神,伐齊,再創佳績,用了四個月,平定齊國。

樂毅、項羽沒做到的事,韓信做到了。他善于用兵,更善于謀略。

劉邦對他喜歡,又對他害怕。如果是朋友,那還好。如果成為敵人,就會禍患無窮。

當劉邦被項羽圍困,正面戰場堪憂,韓信做了一件事:請封。

畢竟,韓信戰功顯赫,憑借一己之力,平定北方諸侯:魏、代、趙、燕、齊。

可以說,韓信有能力被封為王。

韓信請封,對劉邦而言,有逼迫的意思。

如果劉邦不滿足韓信的條件,對方就會反叛。

當劉邦看了韓信請封書,他很生氣,相當生氣。

幸虧,有張良、陳平在,劉邦沒有發作,影響大局。劉邦壓下怒氣,封韓信為齊王。對韓信,更加不放心。

此時,項羽使者武涉、謀士蒯通都勸韓信自立為王,與劉項三分天下。就連項羽也放下身段,支持韓信自立齊王。

劉邦和韓信之間的矛盾,進一步被激化。劉邦潛意識將韓信當成敵人,卻沒有表現在臉上。

劉邦和項羽打了四年,雙方都疲憊不堪。劉邦不想打,項羽也不想打。

劉項議和,簽訂協議。因為地點在鴻溝,被史書稱為鴻溝協議。然,劉邦沒有貴族精神,也沒有契約精神。剛簽訂協約不久,就撕毀協議,追殺項羽。

項羽個人能力太優秀,在固陵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

隨著,漢軍各路人馬,不斷前來助戰。項羽這邊,人困馬乏,沒有援軍。項羽只能繼續逃跑,劉邦繼續追。

韓信嘴上說支援,但按兵不動。

劉邦看到了一個現象:韓信不想來。

為了徹底消滅項羽,劉邦采納張良意見,將項羽封國部分疆域,封給韓信。

韓信這才率領三十萬齊軍南下,加入伐項最后一戰:垓下之戰。

垓下之戰,由韓信指揮,對陣項羽。

韓信依靠兵多將廣的優勢,從正面與項羽對戰,將其主力圍困。這就是流傳下來的成語: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烏江自刎。

劉邦和項羽打了四年,被吊打。就連追殺項羽,還被反擊。

韓信出馬,連楚霸王都被逼上絕路。在劉邦眼中,韓信太厲害了。

項羽死后,韓信若有異心,將會成為大麻煩。

以韓信的能力,劉邦很難將其降伏。

就當諸將等著慶賀誅殺項羽,完勝楚國,等待按功授爵的時候。

劉邦采取了行動:剝奪韓信軍權。

隨后,劉邦又重拳出擊,害怕韓信以齊地對抗,又將韓信改封楚王,定都下邳。

劉邦不但懂用拳頭,還知道用恩感化。

劉邦改封韓信,并不會說,我對你不放心。而是說,韓信是楚人,能夠治理好楚國。

劉邦出了一個妙招,韓信沒有反對的理由。哪怕有,他也折騰不出浪花,只能忍。

劉邦成為大漢皇帝,韓信成為異性諸侯王。他也是被重點堤防的對象。

攻打臨江國,韓信沒表示。

平定燕國臧涂謀反,韓信也沒表示。

平定穎川侯利幾叛亂,韓信也無動于衷。

劉邦解決內外事物,接下來,就要解決對他最有威脅的人:韓信。

臨江王共尉、燕王臧涂、穎川侯利幾,這三位翻不起大浪。但,韓信個人能力太強,能打,會用計謀,一個人平定北方五國諸侯國。所以,對于韓信謀反,劉邦等人高度重視。

劉邦和韓信,終于走到了對立面。韓信也成為被劉邦要鏟除的第二個異姓諸侯王。

韓信,我盯上你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远县| 松滋市| 石城县| 浙江省| 汝州市| 宝清县| 奈曼旗| 县级市| 安仁县| 垦利县| 莱芜市| 尼勒克县| 克拉玛依市| 曲阜市| 文登市| 丹凤县| 鹤壁市| 旬阳县| 上高县| 铜川市| 监利县| 绿春县| 普宁市| 威宁| 扶绥县| 临江市| 镇康县| 黑河市| 丰城市| 靖州| 邳州市| 舟山市| 永新县| 开阳县| 米林县| 西贡区| 苍梧县| 新蔡县| 栾川县| 芜湖市|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