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7章 西楚霸王(下)

項羽即興演講,又用實戰取得戰果,證明一個觀點:非戰之罪,乃天要亡他。

項羽大破漢軍,陣亡兩人,率領二十六騎突出重圍,抵達烏江。

前有烏江水,后有漢追兵。這下,項羽真的是無路可跑。

就在此時,一個人出現給項羽帶來希望。這個人就是烏江亭長。

當項羽殺出重圍,來到烏江,看見有一人正在等著他。項羽下意識會想兩個問題:他是誰?

他為什么會在這里?

烏江亭長首先要進行自我介紹,又說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通過太史公留下的《項羽本紀》記載,這個烏江亭長說了這樣的話:聽聞,項王在中原戰事不利,我再此等候,迎接你回江東。

這句話,聽上去很合理。

漢四年九月,劉邦和項羽議和。

漢五年十月,劉邦背信棄義,追擊項羽,在陽夏、固陵開戰。

漢五年十一月,劉項在陳下交戰。

漢五年十二年,垓下之戰,項羽突圍。

項羽戰事不利,率軍南逃,傳到江東,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烏江亭長收到消息,來到烏江,等候項羽,這也說的通。

項羽率軍突圍,來到烏江,有人前來迎接。只要過了烏江,他不僅能夠擺脫漢軍追殺,還有機會卷土重來。他突圍南下,就是為了渡江。然,一個反常的情況出現了:項羽拒絕渡江。

對于,這種反常現象,有四種觀點:

1.愧對江東父老:八千子弟渡江而西,無一生還。

2.將項羽塑造成一個大英雄:不愿戰火再起,以死,止息天下兵戈。用自己的命,來結束戰爭,不讓百姓遭受戰亂之苦。

3.黑項羽,說他性格多疑,認為烏江亭長不是真的想救他。

4.哀莫大于心死:虞姬地死和八千子弟戰死,這雙重打擊,讓項羽生無可戀。

還有最后一個觀點:項羽戰死之地不是烏江,而是叫定遠城。

雖然,史料沒有記載,項羽為什么逃到烏江,明明可以渡河,擺脫漢軍追捕,卻選擇不走了。項羽不走,一定是發生了什么。

用現在觀點分析,項羽出現這種反常舉動與最后一個人見面有關。也可以說,項羽選擇不渡江與烏江亭長有很大的關系。

來看一下,項羽和烏江亭長之間的對話。

烏江亭長見漢軍即將而來,很著急,說了這樣一段話: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愿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烏江亭長說這句話,只有一個目的:讓項羽快快渡江,東山再起。哪怕,不能東山再起,也能割據江東為王。

這句話,傳到當事人項羽哪里,卻變了味道:他敗了,敗得很慘。中原回不去了,只能退守江東,裂土為王。

烏江亭長這句話是想勸項羽趕快過江,但,項羽聽了,卻被這句話點醒:他再也不能回到西楚霸王輝煌時代。

他南逃江東,就是為了卷土重來,北上中原,爭霸天下。這句話就告訴項羽,你的時代,已經過去。

未來,你只能蜷縮在江東,當個小王。

項羽向來心高氣傲,分封諸侯,建立西楚霸王時代。這是他,取得最輝煌的成就。

當初,他分封天下,號令諸侯,莫敢不從。

現在,他只能當個小王。

他從天上,掉落地獄,這種失落感,很難接受。

項羽接受不了這種現實,活著也沒什么意思。所以,項羽說了一句:天要亡我,何渡為。

就這樣,項羽陷入一個思想誤區。他很能打,卻為何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江山丟了,美人也沒有了。他渡江東,又不能卷土重來。茍延殘喘的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他,不想自立江東。

他,要守護西楚霸王最后的尊嚴。

哪怕要死,他也要做西楚霸王。

項羽悲從中來,不能自拔。

曾經,有多輝煌。

現在,就有多落寞。

項羽說了這樣的話:我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項羽愧對江東八千將士,更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哪怕江東父老不怪罪他,他也過不去這道坎。

項羽認識烏江亭長,也感謝他來搭救。所以,他送給烏江亭長一個禮物:烏騅。

項羽說了這樣的話,來表達他和烏騅之間的感情: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

項羽安頓好跟他出生入死的戰馬烏騅,又做了最后一個決定:維護他西楚霸王最后的榮耀。

也是為了他建立西楚霸王時代,畫上一個終結。

項羽讓二十六騎下馬,手持短兵接戰。

這一戰,二十六騎很悲壯。

這一戰,項羽很能打。他將西楚霸王的勇猛,發揮到最巔峰。

他一人斬殺,漢軍百人,尸體堆成一坐小丘。項羽身被十余創,依舊傲然而立,維護西楚霸王最后的榮光。

戰斗中,項羽居高臨下,看見了一個人。

這個人叫呂馬童。

呂馬童出生不詳,他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是在漢元年,劉邦出漢中,攻打三秦。呂馬童在好畤以郎中騎將加入劉邦陣營。

呂馬童第二次被歷史記住,是在漢四年十一月,韓信伐齊第二仗:高密之戰。

呂馬童在攻打龍且戰役中,表現很優秀,因戰功,累升至騎司馬。

追殺項羽,是呂馬童第三次被歷史記住。

呂馬童和項羽之間是什么關系?為什么被項羽稱為故人?

由于,呂馬童在史書中記載不多,很難推斷他與項羽的關系。從故人一詞和《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和呂馬童是老相識,否則項羽不會在身陷重圍就能認出呂馬童。

一個是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另一個是漢軍騎司馬。這兩人之間怎會成為故友?

對于,這種疑惑,有三種觀點:

1.呂馬童是項羽的部將,也是項氏吳中起義,核心成員之一。呂馬童的身份,是叛將。

2.呂馬童是秦人,是章邯部將。項羽圍困章邯,打了八個月。呂馬童作戰英勇,給項羽留下了深刻印象。

3.項羽未成名前到處流亡,在患難的時候,認識了呂馬童。也可以說,呂馬童是項羽患難之交。因為戰亂,項羽和呂馬童有很長一段時間,失去聯系,卻沒想到在烏江相逢。

進而有了一個新的故事:項羽死前與呂馬童相認。

項羽見到老朋友,百感交集。只可惜,他們屬于不同陣營。項羽左右都是死,他決定把這個功勞讓給老朋友。

對于上面三種觀點,我更認為第三種。

項羽成年后向來自負,連韓信、曹參等人物都不放在眼中,卻在亂軍之中,認出呂馬童。這說明,項羽和呂馬童之間發生了什么深刻的事情,且值得被記住。

記住一個人,總要有回憶。

太史公在《項羽本紀》這段記載,也讓呂馬童與項羽的關系成為了千古謎團。

總之,項羽沒想到最后一次沖殺,臨死前還能看見熟人,大呼一聲:若非吾故人乎!

漢將王翳見眼前這位楚將,好生勇猛,獨自一人,斬殺漢軍百人,嚇得四周將士,不敢上前。忽然,他聽見那勇猛的楚將,大喊呂馬童。他問了一句:此人是誰。

呂馬童回答:他是項羽。

王翳聽了,來了戰斗精神。項羽能打,也只有一人。漢軍數千人,還戰勝不了他。

拿下項羽,哪怕是他的尸體中任何一部分,都能封侯。高官厚祿,后半生的幸福,就在項羽身上。

隨后,王翳下了一個命令:殺。

項羽力氣衰竭,無力再戰。

他又說了一句話:我聽說劉季老兒,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懸賞我的腦袋。我就把這份好處送你吧!

項羽不想打了,也不會被俘虜。他是西楚霸王,是這個時代,最驕傲的人。

沒有誰能殺死他,也不能被別人殺死。

項羽拿起長劍,自刎而死,告別了這個曾經令他無比眷戀、無比自傲的西楚霸王時代。

他雖死,名優在。他永遠都是西楚霸王。

劉邦結束了項羽西楚霸王時代,卻沒有結束西楚霸王的英明。

項羽告別歷史舞臺,年僅三十一歲。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有422位。然,西楚霸王,只有一位。他就是項羽。

都說,成王敗寇。勝利一方,總會貶低失敗的一方。但,項羽卻成為了例外,深受后人喜歡。

后人為了紀念項羽,寫了很多詩歌,贊美他。其中,李清照寫了一首《夏日絕句》,來祭奠這位大英雄: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敢過江東。

項羽死了,也標志著西楚霸王時代結束。同時,也象征著屬于劉邦新時代來臨。

但,楚漢蔓延,戰火還沒有結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桃源县| 九龙坡区| 久治县| 镇安县| 通渭县| 黄龙县| 长沙县| 芜湖县| 陇南市| 班戈县| 重庆市| 砚山县| 麻城市| 万安县| 佛教| 临澧县| 宜兴市| 合水县| 鄄城县| 鄯善县| 鹿泉市| 山阴县| 兰州市| 喀喇沁旗| 旬邑县| 昌邑市| 扎鲁特旗| 兴安县| 高碑店市| 临夏市| 运城市| 连云港市| 通渭县| 荃湾区| 林口县| 穆棱市| 义乌市| 阳城县| 平遥县|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