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童子(8歲至16歲),門派的培訓中人員,沒有職務,但作為可能是未來主人翁的群體,地位潛力無窮。
十三,管事,俗稱的外門弟子,外門的管事,作為門內跟世俗的紐帶,也負責門內一切的雜務。像古代的商人,在貴族嚴重低賤,但能力很富裕。
十四,門仆,真正的雜役,門內燒火劈材洗衣做飯的仆人,也是在世俗中出現最頻繁的,畢竟負責采購運輸的他們是真正面對世俗的。雖然在門內地位不高但久受宗門熏陶,放到俗世中也是武林杏林中受人敬仰的高手。
十五,眷屬族人,作為門派中眾人的親族,依附宗門生活無疑是比皇親國戚更好的保障。也是上述各個位置的培養基地,大多數還是由眷屬中產生。真正從世俗帶出來的比重不大,那真是機緣巧合所致了。
十六,門派家族(包括皇家),真正的眷屬族人很少大量出現在世俗,世界觀不同,同時隱世也是最好的保護手段。作為眷屬們面對社會的面具,或者說修真者的棋子,總體上也是一股力量,勉強跟宗門也是拉得上關系爭取得到資源的。
李玉石:“弟弟,沒事的,哥哥現在是精英弟子,修為馬上就要到引氣境巔峰。
等到了引氣境巔峰,我就可以競爭當首席弟子了。
只要哥哥當上了首席弟子,就會有更多的修行資源,就是用丹藥喂,也會把弟弟喂出一個引氣境來的。
弟弟,你先在宗門里當門仆,一步一步的來,哥哥會找機會提拔你當管事的。
弟弟,你想去那里當門仆?”
李玉樹:“我想去陵園里當個守陵人,那里人少,清凈,是非少。”
最主要的原因是陵園是整個宗門靈氣最多的地方,快遞小哥喜歡在陵園里吸收靈氣。
李玉石想了想,覺得陵園也不錯,說道:“陵園確實是一個安靜的地方,那里的是非少很多。
現在你已經16歲了,8年前你問的事情,現在可以告訴你了。
石左峰的首座李修仁是我們的爺爺,李文武是我們的大伯,李文海是我們的二伯,我們的阿爸行三,是最小的。
李修仁、李文武、李文海看不起我們的阿爸,覺得沒有修煉天賦的阿爸是個廢人,留在宗門里只會丟他們的臉。
石左峰一脈一直都是李家繼承,有好幾萬名修士,要是嫡系一直有一個凡人在,他們覺得會非常丟臉,影響嫡系的權威。
所以他們把阿爸趕出了宗門,阿爸就在草原上當起了牧民。
我們這些兄弟姐妹們一進入宗門,不管我們有沒有修煉天賦,石左峰這一脈的就視我們為眼中釘、肉中刺。
不停的欺辱和打壓我們,非要把我們趕出宗門,最好一直在草原上放牧當牧民,這就是他們的目的。
幸好掌門和石中峰首座大人看中我們這一脈的才華和天賦,把我們收入石中峰。
當然少不了利用我們去跟石左峰進行爭斗,這可以理解,我們如果沒有利用價值,誰還會給我們發放修煉資源?
為了提升自身的實力,我們這一脈甘愿被石中峰這一脈利用,去跟石左峰爭斗。”
李玉樹:“這可以理解,即使我們不被利用,石左峰那一脈的人照舊還會繼續欺壓我們,還是要爭斗的,無可避免。”
李玉石:“對,小弟看得很明白。
事情就是這樣的,小弟你也不用想太多,凡事都有哥哥、姐姐們給你頂著,你安心繼續修煉就行了。”
李玉樹:“好的,大哥。”
于是,李玉樹就被安排進陵園里,當了一個守陵人。
陵園里很安靜,不需要那么多人,之前是四個人,李玉樹加入之后,是五個人。
趙寶清:石頂峰陵園的管事,65歲。
郭波:石頂峰陵園的守陵人,57歲。
錢白:石頂峰陵園的守陵人,55歲。
孫吉瑞:石頂峰陵園的守陵人,48歲。
趙寶清:“小子,歡迎你加入我們陵園,成為守陵人。
16歲,多好的年齡,居然想當個守陵人,真是讓人想不到。”
郭波:“小子,你是不是失戀了,所以自暴自棄的來當守陵人?”
錢白:“我看這小子是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修行失敗的他只能當個凡人,就準備在陵園里混吃等死。”
孫吉瑞:“哀莫大于心死,匹夫不可奪其志也!
小子,你也說兩句,你為什么來陵園當個守陵人?
聽說你有一名了不起的大哥,可以安排你去很多好部門當差的。”
李玉樹:“各位大叔都說對了,就是這些理由。”
這群老頭子也都唉聲嘆氣起來,他們也懶得勸說這位16歲的少年,他們也是生活中的失敗者,也沒有立場去勸說別人。
趙寶清:“這里比較安靜,是非比較少,適合于養老。
少年人,你要是待不住的話,也可以讓你大哥把你調走。
這里的活兒也不多,就是把主路上的野草拔一拔,把路面上的落葉掃一掃就行了。
沒別的事情,這里平時也沒人來,你也可以專心修煉,可惜這里是不發放修煉資源的,不然的話這里真是閉關修煉的好地方。”
李玉樹就在陵園里住了下來,每天掃掃地,專心修煉帝經,跟快遞小哥簽到,領取獎勵物品。
李玉樹跟那4個老頭子也沒有什么共同語言,也就不跟他們聊天,他們也懶得跟16歲的少年聊天,沒話可聊。
一天,趙寶清把李玉樹帶到了一個破舊不堪的老墳跟前,說道:“這是你曾祖父的衣冠墓,石左峰首座李修仁的父親李俊達的衣冠墓。
李俊達大人外出修行,一直沒回來,李修仁認為父親客死他鄉了,就修了這個衣冠墓,里面埋著李俊達大人的帽子、衣褲和靴子。
可惜的是,李修仁大人和他的兒孫們從來沒有上過墳,于是就這樣荒廢了。
你是李修仁大人的孫子,你要上墳的話,也只能給這位曾祖父上墳了。”
趙寶清說完這些話,就拄著拐杖離開了。
李玉樹走到跟前,把墓碑上的塵土掃了,仔細一看,果然是曾祖父李俊達的衣冠墓,是李修仁所修的。
于是,李玉樹開始打理起這塊墳墓,修繕一新。
花了一些錢,請了一些門仆過來幫忙,就在這座墳墓旁邊的空地上,修建了十幾間木屋,就像BJ的四合院一樣。
給哥哥、姐姐都留了一個房間,他覺得自己會找個合適的機會把修煉資源給他們,讓他們秘密的住在這里修行。
四合院里的功能齊全,有臥室、客廳、書房、廚房、洗澡間和衛生間,怎么舒服怎么來,李玉樹不會虧待自己的。
李玉樹就住進了這個四合院,每天打掃完主路衛生之后,就在曾祖父的墳前點香,然后修煉帝經。
宗門里面也有祠堂,香火沒有斷過,儲存的香不要太多了。
李玉樹跟管香的門仆說,是要為自己的曾祖父,石左峰首座大人的父親衣冠墓燒香。
管香的門仆立刻讓他抱走了十幾箱的香,說道:“首座大人父親衣冠墓的燒香是有規矩的,要香火不斷,寓意就比較吉祥了。
多拿些,不夠多抱幾箱。”
對于高高在上的首座大人,他們這些門仆是沒有資格去討好的,如今是為首座大人服務,他們當然是要歇盡全力的去服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