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就見外了。
雨燕是玉樹未過門的媳婦,那就是眷屬,是應(yīng)該進宗門當(dāng)童子的。
至于修行后成為修士,那是雨燕刻苦修煉得來的,她可比我家玉樹有本事,提前兩年成為弟子,修為也比玉樹高。”
王曉光:“那有,那是玉樹讓著雨燕。
親家,你看雨燕已經(jīng)20歲了,玉樹已經(jīng)22歲了,年齡已經(jīng)不小了。
要是不進宗門修行的話,早就成婚了,兒女已經(jīng)滿地跑了。”
李文山一拍大腿說道:“王哥,你不說,我居然把這事兒給忘記了。
這事兒怪我,是我失責(zé)了。
這樣,明天一大早,我們帶上禮物去你們家提親,把婚事定下來。”
王曉光:“我們牧民那講那么多規(guī)矩,也不需要什么禮物,今天就能定下來。”
李文山:“那可不行,我可不能委屈了雨燕。
他們現(xiàn)在都是修士了,都是有身份的人,該有的禮數(shù)還是必須有的。”
錢蘭香:“對啊!雨燕和玉樹兩個都是修士,該有的禮數(shù)和規(guī)矩那是必須要有的。
這可是終身大事,一輩子只有一次,得好好辦一下。”
第二天,李文山一家人帶著禮物來到了隔壁鄰居王家,把婚期定了下來。
十天之后,李玉樹和王雨燕完婚了。
住在附近的牧民也都過來參加婚宴,載歌載舞,好不熱鬧。
完婚之后,李玉樹和王雨燕如膠似漆,整日纏綿在一起,好不甜蜜。
李玉樹將裝有修煉資源的空間儲物戒指給哥哥、姐姐們一人一個,然后告別道:“我準(zhǔn)備帶著雨燕到處走走,去度蜜月。
哥哥、姐姐們,你們慢慢修煉,等我們玩高興了,就回來了。”
李玉石:“好的,弟弟、弟妹,你們出去一定要小心點。
要多留點心,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跟家里人告別之后,李玉樹和王雨燕騎著馬帶著紅孩兒、忍者烏龜外出度假去了。
忍者烏龜比較小,放在口袋里就行了,紅孩兒跟在馬屁股后面跑著。
連續(xù)吃了6年的狗糧,紅孩兒和忍者烏龜?shù)木辰缫餐黄频搅撕筇炀硯p峰,修行速度不可謂不快,都是丹藥堆出來的。
西原地區(qū)有西州、甘州、青州、寧州和新州五個州。
石頂峰占據(jù)西州,西劍門占據(jù)甘州,土云派占據(jù)青州,隱氣谷占據(jù)寧州。
新州往西就是妖魔控制地區(qū),所以又荒涼又混亂,是無主州,有很多大小宗門共同管理。
西州的州府設(shè)在雪城,共有雪城府、昌都府、那曲府、阿里府、日喀府、山南府和林芝府。
長這么大,還沒有去過州府,李玉樹帶著王雨燕去雪城看看。
李玉樹和王雨燕都是石頂峰弟子,西州又是石頂峰的勢力范圍,為了避免被宗門人認(rèn)出來,兩人都進行了化妝。
快遞小哥簽到的物品中,就有偽裝面具(靈器)。
兩人戴上偽裝面具,用靈氣將面貌修改成普通的中年牧民的面孔,面具又隱藏了兩人的修為,一看就是一對普通的中年牧民夫婦。
在這個世界,分為修真界和世俗界。
修真界就是指那些宗門和修士,世俗界指的就是那些普通的凡人。
人必須有個信仰。
修士們的信仰就是各自宗門的思想,而凡人們的信仰就是那些宗教信仰。
在這個星球的世俗界里,最大、最多的宗教就是道教。
這也正常,道教里講的最多的都是關(guān)于修行和煉丹的知識。
道教里面的神仙也是很多的,凡人都希望信教而修道成為仙人,這也是一種美好的愿望,所以信道教的人數(shù)才會這么多。
西州的所有牧民都信天師教,天師教是道教的一個分支,而在這個世界里有許許多多的道教分支。
天師教的精神領(lǐng)袖是天師,天師可輪回,上代天師通過輪回重生為下代天師。
李玉樹和王雨燕裝作天師教的普通信徒來到了雪城朝圣。
雪城最中心的位置有座天師宮,非常氣派,高400米,占地面積200萬平方米,建筑群很大。
朝圣者都喜歡繞著天師宮轉(zhuǎn)圈,一邊走著,一邊誦念道經(jīng)祈福。
雪城除了有天師宮,還有東道院、西道院、南道院、北道院和中道院,共五大道院,都是天師教傳道的地方。
李玉樹和王雨燕住在東城區(qū),就經(jīng)常隨著牧民們?nèi)|道院聽道長們講經(jīng)。
李玉樹和王雨燕住在東城區(qū)的一家普通的客棧里,價格很便宜,里面住的都是牧民。
李玉樹把西獒和兩匹馬交給客棧代管,讓伙計們先幫著看管和喂養(yǎng)。
客棧為住店的牧民代養(yǎng)馬匹和西獒也都屬于正常業(yè)務(wù)。因為很多遠來的牧民都是騎著馬帶著西獒來朝圣的,馬是代步工具,西獒可是牧民們的守護靈獸。
牧民在雪城朝圣的時候,客棧會一直喂養(yǎng)好西獒和馬匹,等到客人離店的時候,跟房價一起結(jié)賬。
客棧的房間里,王雨燕問:“玉樹哥,我們都是修士,宗門就是我們的信仰,為什么還要跟凡人們一起去信道?”
李玉樹:“修煉功法最重要的就是心境和眼界,我已經(jīng)到了瓶頸期,功力增加也無法幫助我破境。
我需要去頓悟,去領(lǐng)悟更高的道理,就能破境了。
有的時候,你需要放空自己。
什么名利、身份、地方都放空,你就是你自己,一介凡夫俗子,去悟道。
只要真的放空了,你看到的世界就是另外一個樣子,品味了人間百味,到時候就能頓悟。
一旦頓悟了,心境就提升了一個境界,修為就能破境,提高到一個新境界。
心境永遠走在修為境界的前面,心境越高,修為才會越高。
這種用身心去頓悟,然后破境突破的方式很好,比你閉關(guān)修煉硬要突破的方式好很多,也沒有走火入魔的危險。”
王雨燕:“這是曾祖父教你的?”
李玉樹:“是的,不然的話,我也總結(jié)不出這個道理。”
其實這是快遞小哥教給李玉樹的,但是快遞小哥這種神器的存在不能告訴別人,只能拿曾祖父這個擋箭牌來用了。
王雨燕:“曾祖父說的,那一定是對的,我們要放空自己。
我們不把自己當(dāng)成修士,就當(dāng)自己是普通的牧民,體悟平凡的生活。”
李玉樹:“對,就是這樣的。”
每天早上,李玉樹和王雨燕就去牧民吃飯的小飯館吃簡單的早飯,包子、牦牛肉餅、面條、油餅等搭配著酥油茶來吃。
午餐和晚餐的話,有炒菜、米飯、包子、牦牛肉餅、面條、烤肉等食物。
一句話,像牧民一樣的生活著。
李玉樹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跟東道院的清云道長盤盤道。
清云道長今年64歲,是名得道的大師,他修道了48年,道家思想很深厚,跟他聊天可以學(xué)到很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