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罡地煞,神目天賜
- 仙人在大唐
- 林進有條魚
- 1608字
- 2021-06-11 10:35:24
老道自李承宗天道筑基以來,長居觀中,時常為一人一禽一妖時常講道。
師徒傳承講究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對于肥鳥講一些神獸修煉法門與斗法之術。
給桃樹精演化乙木精靈的修行道路,桃樹精在他門下也有七八百年了,早已成為地仙。老道便給他指明道路,以木屬精靈之法成就天仙。
對于根骨清奇的李承宗,教育之法與上述二者不同。中古末期至今,成就金仙者寥寥無幾。其中成就金仙最快的便是封神劫中的楊戩和下個量劫的主角孫悟空。雖說楊戩乃是半人半神之身,孫悟空也是天地造化的先天生靈,但自中古以來先天生靈和半人半神的特殊體質也不是沒有,為何此二人偏偏成就金仙最快?為此很多天界的神仙中人專門去拜訪玉鼎真人和菩提老祖,向二人請教授徒之法。據傳天帝和三清道祖也曾召二人去大羅天,一眾仙人都認為是謠傳,奈何誰也沒有證據。此事恐怕也只有幾位當事人知道。
經過眾仙神總結:這二人都是灌輸修行常識,再傳妙訣,往后便不再去管束。
填鴨式的教育方法,老道也不甚認同,但不能說沒有半點用處。在老道看來,各人際遇不同,所修行的法門當有不小的差異。但最基礎的修行常識應當具備。故而老道這段時日,經常灌輸修行常識給李承宗。
李承宗雖是凡人之軀,但先天精氣充盈,又與王朝氣運因果糾纏。雖說比不得半人半神的楊戩和先天生靈的孫悟空,但天道筑基之后,某些方面比之這二人雖有不如,也相差不多矣。
李承宗正在撓頭苦思,顯然并不知道木公對他的殷切期望。此時,他對煉仙訣如何修煉,沒有半點頭緒。
“靈機,你可知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術?”老道出聲,打斷李承宗的思緒。
“師傅,徒兒不知!”李承宗應道。近日琢磨仙訣,已是苦惱不已。此時聽到以往自己心心念念的神仙法術師傅要傳授給自己,一時間喜笑顏開,愁緒已然丟失在腦后了。
“汝可聽著,天罡三十六法:斡旋造化、顛倒陰陽、移星換斗、回天返月、喚雨呼風、振山撼地、駕霧騰云、劃江成陸、縱地金光、翻江倒海、指地成鋼、五行大遁、六甲奇門、逆知未來、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飛身托跡、九息服氣、導出元陽、降龍伏虎、補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無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開頃刻、游神御氣、隔垣洞見、回風返火、掌握五雷、潛淵縮地、飛砂走石、挾山超海、撒豆成兵、釘頭七箭。
地煞七十二術:通幽、驅神、擔山、禁水、借風、布霧、祈晴、禱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風、煮石、吐焰、吞刀、壺天、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隱形、續頭、定身、斬妖、請仙、追魂、攝魂、招云、取月、搬運、嫁夢、支離、寄杖、斷流、禳災、解厄、黃白、劍術、射覆、土行、星數、布陣、假形、噴化、指化、尸解、移景、招來、逐去、聚獸、調禽、氣禁、大力、透石、生光、障眼、導引、服食、開壁、躍巖、萌頭、登抄、喝水、臥雪、暴日、弄丸、符水、醫藥、知時、識地、辟谷、魘禱。”
“天罡三十六法乃是三十六門頂級大神通,玄妙異常,非大毅力、大法力者不能學之。習其一而精通者便已是天仙中人,除了天地之間部分地域,其余各處均可去得。有大神通自然有小神通。地煞七十二術便是七十二門小神通。你莫要小瞧這七十二門小神通,修行中人精通此道者固然不可成仙,但對斗法和修行亦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徒兒,這天罡三十六法與地煞七十二術繁復異常,切勿貪多。你可記下了?”詢問間便將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術封印在李承宗的神海中。
李承宗頜首稱是,不再言語。默默在神海中翻閱著神仙法術,神情上的得意卻是怎么也掩飾不了。
“你那天賜神目有何奧妙?將本領施展出來讓為師瞧上一瞧,想必天地所賜本領應該不小。”
李承宗聞言,將丹田中的先天精氣運至天眼處。一股淡淡的天劫氣息開始環繞在李承宗周圍。再去細觀這天眼,好似充滿著雷霆的空洞深井,望而不得其深。心神沉入其中,仿佛深井中隱隱充斥著絕望與破滅的氣息。只見這天眼開闔之間似有雷霆閃爍、引而不發,好像只要李承宗愿意,天眼中的雷霆就要去毀滅李承宗面前之人。
天眼中幾乎要激射而出的雷霆突然散去,李承宗臉色煞白的喘了幾口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