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新基建:數智化浪潮下的商業變革與產業機遇
- 梁洪波 王雷 楊愛喜
- 2976字
- 2021-05-26 15:26:40
華為: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
華為公司在《泛在算力:智能社會的基石》的報告中提出了這樣的預測:截止到2025年,人工智能的產業規模將達到2081億美元,所消耗的算力將占總算力消耗的80%以上。那么,華為是如何在智能計算的擴疆之戰中布局AI生態的呢?
總體來說,在發展智能計算產業時,華為所使用的基礎策略是“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伙伴”。下面我們將對華為在“AI新基建”領域的布局建設做一個詳細分析。
◆面向企業:打造低門檻AI開發工具
目前,阻礙AI快速落地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缺乏專業人才;二是相關基礎設施效率低下。
從行業企業上來看,如果企業只是通過購買和定制AI模型來發展業務,那么后續的自我迭代工作便難以實現;同時定制代碼的周期比較長,工作量巨大,很難快速實現AI業務的上線。對創業企業來說,AI行業的門檻較高,業務相對復雜,如果沒有足夠的行業經驗支持,便很難進行AI應用開發。從行業開發者來看,AI應用開發的工作任務重、業務繁忙,沒有時間再去深度研究算法;而通用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無法支持行業特定的業務流程,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另外,AI項目過多,則會導致大量重復工作,而相似的項目卻又難以簡單進行重復利用。
這些行業痛點如果無法解決,則很難實現AI項目和業務的快速落地。為此,華為自主研發了AI應用開發專業套件ModelArtsPro。這是業內首款企業級AI應用開發專業套件,是面向企業的專業AI開發工具,能夠向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AI開發服務。
ModelArtsPro能夠面向多種行業場景發揮作用,包括物流、零售、金融、醫療、交通等。它能基于華為云為企業提供文字識別、視覺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多種AI應用開發套件,并幫助企業根據行業需求和場景需要定制相關服務。華為云ModelArtsPro平臺具備五大特點:
◆面向開發者:搭建全場景AI計算框架
AI的研究和生產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目前,學術界AI模型研究和工業界AI模型應用全面開花,而AI模型的研究和應用一方面需要易上手、易控制的AI開發工具,另一方面也需要大數據、完備功能和多種應用場景的支持。
華為打造的MindSpore是一種適用于全場景的AI計算框架,可以滿足產學界開發者的AI需求;同時它還是一種訓練推理框架,可以支持昇騰處理器、圖形處理器、中央處理器等。MindSpore使用起來簡單、方便,可以大大縮短模型開發周期,顯著降低模型開發門檻,實現按需協同。MindSpore主要具有三大特性:
◆生態基座:統一計算架構與全場景布局
目前,華為正在加快AI生態建設,積極為高校、初創企業、開發人員和合作伙伴提供優質、高效的AI服務。華為高級副總裁張順茂曾這樣描述華為,“大廈不能建在沙丘上,也不能建在別人的基座上”。那么華為AI生態的基座是什么呢?答案是昇騰AI芯片。
2014年,華為開始論證AI處理器統一架構,并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完成了名為“達芬奇”的架構設計。“達芬奇”架構以Cube計算引擎為核心,具有可擴展計算和存儲的能力。傳統的芯片內只有單Cube,而該架構實現了芯片內的多Cube,可以使數千個芯片相互聯通,極大地解決了算力差異問題。統一的“達芬奇”架構能夠提供一種“通用語言”,從而使終端設備與云端的“溝通”變得更容易,這種設計不僅減少了程序之間的工作量和改寫代碼的工作量,同時也大幅提升了開發效率。另外,它還能讓開發者享受同等的開發體驗。
華為以“達芬奇”架構為基礎開發出昇騰AI芯片,該芯片可以在不同場景中提供AI服務。之后,華為又在昇騰AI芯片的基礎上打造出名為Atlas的人工智能計算平臺,并基于這一平臺,相繼推出Atlas系列模塊、板卡、小站、服務器、集群等多款產品。目前,Atlas系列產品已經在數十個行業落地,涉及智慧交通、智慧電力、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
華為戰略與發展委員會主任徐直軍曾這樣描述華為的AI戰略,“如同公元前的輪子和鐵、19世紀的鐵路和電力,以及20世紀的汽車、電腦、互聯網一樣,華為認同AI是一組技術集合,是一種新的通用目的技術”。
在信息時代,科技巨頭們相互較量,誰建立了領先的AI生態,誰就能成為競爭中的“王者”。目前,各大科技公司競爭的核心戰場已經轉移到AI生態的建設上。以開發者為核心,以市場需求為驅動,積極構建AI生態已經成為科技企業的共識。AI生態的布局建設涉及AI芯片、AI算法研究、開源AI框架、AI應用開發平臺、云邊端AI服務、AI開發者社區等多個領域。而在這些領域的“AI新基建”中,華為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