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新基建:數智化浪潮下的商業變革與產業機遇
- 梁洪波 王雷 楊愛喜
- 1445字
- 2021-05-26 15:26:39
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轟轟烈烈的展開,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能力、研發水平不斷提升,試驗場景不斷豐富,將對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于人工智能產業化發展來說,“AI新基建”發揮著關鍵作用,只有整合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建設,才能為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開啟人工智能新紀元。
◆“AI新基建”開啟人工智能新紀元
隨著“AI新基建”的核心能力不斷提升,人工智能產業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在“AI新基建”的眾多項目中,計算能力、網絡通信、數據資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產生直接促進作用。
為了做好這些項目建設,我國數據中心IT投入在2019年達到了3698.1億元,而且投資規模將不斷增長,到2025年有可能達到7070.9億元。[4]從全球人工智能市場來看,到2022年用于算力的投資將達到176億美元。[5]隨著人工智能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不斷強化,人工智能產業將獲得更強勁的發展動力,邁進快速發展階段。
隨著“AI新基建”的研發水平不斷提高,人工智能產業將形成良性循環。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仍處在弱人工智能階段,只能做到相對準確的感知、有目標輸入的認知、做簡單決策,無法滿足人們對智能化能力的高要求。想要實現高層次的人工智能,還需要長期探索。
“AI新基建”能夠從各個層面為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隨著創新環境不斷完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水平將不斷提升,技術進步將帶動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又將帶動科技研發,進而使整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隨著人工智能試驗場景不斷豐富,人工智能生態將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在“AI新基建”的重點建設項目中,人工智能試驗區建設是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為了做好人工智能試驗區建設,科技部于2019年8月印發《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對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做出了統籌規劃,計劃到2023年建成試驗區約20個。
人工智能試驗區建設不僅可以為人工智能產業提供試點示范場所,還可以促使人工智能產業與現有產業磨合,共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應用將在示范區落地,產生大量反饋數據,提升算法能力,進而形成人工智能生態閉環。
◆“AI新基建”將進一步加強技術融通紐帶
人工智能具有極強的技術融合性。隨著“AI新基建”步入正軌,算法、算力不斷升級,人工智能將以各種智能應用為核心與各種新興技術實現協同,例如將以云計算協同為人工智能提供豐富的計算資源,與區塊鏈技術協同保證算法安全,與5G技術協同提高數據傳輸速度與效率,保證數據傳輸的穩定性,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更多應用場景落地。
◆“AI新基建”將有效推動經濟列車快速前行
作為一項新興戰略技術,人工智能具有極強的溢出帶動性作用,可以引領新一輪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人工智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催生很多全新的智能業態,為傳統行業賦能,對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生態建設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經過數字化、信息化積累之后,人工智能將作為智慧大腦對各種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高效調度,對各項需求做出充分了解,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理念、新模式。
隨著AI新基建不斷推進,我國生產制造、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各行各業都將發生巨大變化,城市基礎設施將變得更加智能化、數字化。作為一種新型基礎設施,AI新基建將對產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隨著各產業實現智能化升級,生產效率與質量得以大幅提升,將有更多勞動力從繁忙的工作崗位上解脫出來,從事更有價值、更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 新實體經濟:貝貝拉姆的社群2.0實踐路徑
- 旅游開發與規劃原理及案例
- 面向碳中和的汽車行業低碳發展戰略與轉型路徑(CALCP 2022)
- 城市群空間結構對城市綠色經濟效率的影響研究
- 中國學者談未來農業發展
- 政府科技基礎設施投資模式研究:以上海為例
- 高校體育經濟的發展研究
- 建設工程投資控制(土木建筑工程)歷年真題解析及預測(2021版)
- 中國特色農村社會工作:本土化探索與實踐模式
- 社會信任、組織支持與農戶治理績效:以農田灌溉系統為例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統計年鑒(軟件篇)2010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百村調研·燈塔村卷:新時代的“三苦精神”
- 國富之道: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實證研究(第2版)
- 峰值的幽靈:能源枯竭與文明的危機
- 旅游業態演化與商業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