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一見如故傾蓋交

太興四年臘月初。

武昌,大將軍府。

府內私學,一群王氏子弟,正眾星捧月般圍著一人,品鑒書法。

“此字如嬌娥起舞,回風飄雪,真乃美輪美奐。”

“然也,當今天下善書者,莫過于我瑯琊王氏,而后輩之中,當以逸少為最。”

……

一片贊譽聲中,一個清朗的聲音格外引人矚目。

“此字婉轉妍麗有余,而雅正平和不足,雖師法衛夫人,然不如其多矣。”

眾人回首,角落里的青衣少年目光平靜,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已經引起了公憤。

“嗤~你祖氏一介武夫,懂什么書法文字?也配在此大放厥詞。”

“就是,有本事你寫兩個字來看看,只怕是黑龜照水,烏蛇亂舞,連三歲稚童都不如。”

“哈哈哈……”

此言一出,眾人笑得前仰后合,人群中心,十八歲的王羲之抬起頭來,好奇地看向了他。

祖逍沖他微微一笑,禮貌性地點點頭,神情泰然,對于王氏諸子弟肆無忌憚的嘲笑,似乎完全沒放在心上。

一時散了學,王羲之等人走得差不多了,這才來到祖逍身前。

“方才子侄兄弟們口出無狀,羲之在此為他們道歉,還請祖君見諒。”

說罷鄭重其事地一揖到底。

“小子胡言亂語,逸少莫要怪罪就好,何況他們也沒說錯,我的字確實拿不出手。”

不是祖逍講客氣話,實在是輩分上低了一頭,王羲之是王敦的侄子,而他卻是準孫婿。

明明只相差四歲,卻只能以晚輩居之。

“祖君點評一語中的,想來于書法一途造詣頗為不凡,可否切磋一二。”

王羲之是個書癡,但凡別人有可取之處,他都不會放過討教的機會。

祖逍心想,我評價中肯完全是因為了解歷史上的你,王羲之幼時師法父親和叔父王廙,后來又跟從姨母衛爍學習。

衛夫人是書法名家鐘繇的弟子,當時名望頗高,王羲之學有所成之后,年少即名揚天下。

但他心中卻陷入了迷茫,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風格,所以苦思冥想,欲尋求突破之道。

“逸少,我的字是真的丑……”

雖然祖逍經過幾個月的苦練,一筆字勉強也還算是端正,但在“書圣”面前,恐怕還趕不上他啟蒙時候的水平。

說著順手寫下自己的名字,瞪著面前的字跡,王羲之眼珠子都差點掉下來。

方才他還以為祖逍是自謙,沒想到居然是實話實說。

“真真是奇怪,如此聰慧之人,其字不該蠢笨若此啊……”

王羲之確實天賦異凜,但自古能稱為“癡”之人,于人情世故之上皆有些欠缺。

《晉書》稱其:及長,辯贍,以骨鯁稱。

所謂骨鯁,就是說出來的話讓人感覺如鯁在喉,簡而言之太直,能噎死人。

幸好祖逍也知道他的性格,絲毫也不以為然。

二人從私學出來,便相約去了酒肆,把酒臨風暢所欲言。

王羲之最近才從建康過來,那邊的形勢已經是十分緊迫,王導遣散了族中子侄,自己卻每日帶著兒子們去宮門前請罪,風雨無阻。

祖逍有意向他打聽情況,于是故意高談闊論,投其所好。

從三國蔡邕的《熹平石經》,到東漢張芝的草書,再到楷書鼻祖鐘繇……

點評無一不精妙非常,聽得王羲之眉飛色舞,就差手舞足蹈了,這么一會兒,稱呼便已經改了。

“大郎真妙人也,所言皆切中要害,發人深省。”

因祖逍年幼,還未取字,王羲之為了表親近之意,便直呼他的排行。

祖逍心中得意,他一個對書法一竅不通之人,卻能坐在這里,大言不慚地與“書圣”縱論法度。

完全就是托了后世那些書法評論家的福。

當然,他也只能說這么多了,再繼續深入下去,立馬就要露餡。

于是話鋒一轉,“逸少新婚燕爾,怎地突然跑到這武昌來了?”

王羲之面色一暗,“如今京中的狀況風聲鶴唳,族中子弟大多數都星散四方。

我本不愿此時離開,然叔父疾言厲色相逼,實屬萬般無奈。”

他本性方正耿直,此時將祖逍引為同類,竟然無所不言。這在精明如狐的王氏子弟之中,簡直就是個異類。

看來建康的形勢確實不容樂觀了,王導平時最看重羲之這個后輩,明知他是兗州刺史郗鑒的女婿,依然不放心。

可見連他自己都已經自身難保了。

王敦第一次叛亂,就發生在明年正月十四,照現在的形勢,如無意外,應該不會有改變,距離此時已經只有一個多月。

他必須在此之前,想辦法逃出武昌,否則祖父投鼠忌器,難以放開手腳。

之前所做的種種布局,就會付之東流。

當時王敦逼著他來送聘禮,擺明了就是要扣下他做人質。

祖氏一系對此事爭議頗大,許多人都贊成改變計劃,取消婚約,后來還是他自己主動請纓。

一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最終打動了祖父。

半個多月前,他隨江州使者入武昌,同行的只有董昭和幾名侍衛。

剛剛踏入大將軍府時,王敦匆匆接見了他一回,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套話,便直接打發他住府中,不再理會。

就連那送聘的事情,也從此絕口不提。

至于他那個名義上的未婚妻,王家九娘王瑛,他更是連面也沒見過。

反正王敦的目的,就是為了拿他牽制祖逖,如今目的達成,其余的事情還真不好說了。

這些天,他隨王氏子弟一起讀書上學,只是他身份尷尬,又與這群自命不凡的世家郎君格格不入。

今日突然見了王羲之,于是靈機一動,故意用話引起了他的注意。

要說王氏晚輩之中,誰最受王敦喜愛,那肯定非逸少莫屬。

羲之幼年喪父,王敦便常把他帶在身邊,不但親自教導,還同吃同睡。

王敦的妻子是晉武帝之女襄城公主,二人并沒有子嗣,當時他曾想過繼羲之為嗣子。

要不是后來因為發生了一些意外,如今恐怕就沒王應什么事情了。

不管怎么說,王羲之都是他最看重的侄子,所以他在武昌城一直都是來去自由。

且其人正直無私,與他交好,對自己有利無弊,說不定逃出生天的契機,就應在他的身上了。

一連幾天,祖逍都與王羲之打得火熱,二人日則把臂同游,暮則秉燭夜談。

祖逍的博聞強記,和一些新穎而頗富哲理的獨到見解,讓王羲之都甚為贊賞。

短短時間,便已經奉為知己,這日,見時機成熟,祖逍便嘆道。

“江東文風雖盛,然底蘊不及北地多矣,有李斯、曹喜等書,又有鐘爵、梁鵠書,還有洛下蔡邕《石經》三體書……”

他所說這些,都是秦漢以來的名家碑體,聽得王羲之心向往之,恨不得立時就渡江北上,遍訪古跡。

“若能游學天下,得見這些古來大家之真跡,便是死亦足矣。”

祖逍也跌足長嘆,“可惜故國陷落,此皆不得見之,何時肅清胡賊,方能自在出游。”

聽罷此言,羲之亦面有悲色,慷慨激揚:“以區區江左,所營綜如此,讓天下寒心久矣。”

這些日子,王羲之從不與他議論政事,歷史上他似乎也不慕權勢,除書法外,其余并未有多大建樹。

祖逍還以為他并不關心政治,沒想到居然也是個激進派。

心念一動,試探道:“不知逸少對北伐之事,怎么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通化县| 陇川县| 揭西县| 长垣县| 茶陵县| 琼海市| 轮台县| 贡山| 子洲县| 余姚市| 广灵县| 潼关县| 健康| 于田县| 金山区| 洛宁县| 华池县| 盱眙县| 青海省| 乐东| 同心县| 沁水县| 安义县| 兴和县| 兰州市| 富蕴县| 新闻| 龙井市| 若羌县| 乌拉特前旗| 灌南县| 关岭| 瑞丽市| 阿拉善左旗| 营口市| 陈巴尔虎旗| 旌德县| 遂昌县| 蒙城县|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