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微草堂筆記(歷代筆記小說大觀)
- (清)紀昀
- 568字
- 2021-08-31 16:45:54
校點說明
中國古典小說在其長期的發展演進過程中,逐漸形成門類眾多、各具風貌的特點,其中神怪小說以獨特的取材和表現形式,顯示了中國古典小說的繽紛內涵與奇麗風光。
神怪小說,亦稱神魔小說,是古代文化“志怪”傳統在明清小說領域的酣滿再現,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即將它作為明中葉后小說的兩大主潮之一。神怪小說本質上是娛性文化的產物,而其所隸屬于的中國文化整體卻帶有理性文化的特征,“互相容受”,便建立了兩者之間的契合點。在人世的生活空間中,加上一維神怪的空間;將超自然的神性,與社會化的人性巧妙地融合為一;馳騁無限制的想象,寄托理想和愿望,表達愛憎哀樂的思想與感情:這一切正是神怪小說特具的優勢,也是其風靡城鄉、深受讀者喜愛的重要原因。
《閱微草堂筆記》是明清短篇志怪小說的杰出代表。該書是清代著名學者紀昀晚年所作的筆記小說集,主要記述狐鬼神話故事,意在勸善懲惡,雖然不乏因果報應的說教,但是通過種種描寫,折射出封建社會末世的腐朽和黑暗。紀昀有意模仿晉宋筆記小說質樸簡淡的文風,“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所以每脫稿一種,即被親朋好友競相傳抄,輾轉刻印,一時享有同《紅樓夢》、《聊齋志異》并行海內的盛譽。
本次出版《閱微草堂筆記》,用清道光十五年刊本,同時參校其他版本,改正錯訛,以臻完善。不當之處,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