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呂思勉先生,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蕓、蕓等。一八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清光緒十年二月初一日)誕生於江蘇常州十子街的呂氏祖居,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農曆八月十六日)病逝於上海華東醫院。呂先生童年受的是舊式教育,六歲起就跟隨私塾教師讀書,三年以後,因家道中落而無力延師教授,改由父母及姐姐指導教學。此後,在父母、師友的幫助下,他開始系統地閲讀經學、史學、小學、文學等各種文史典籍。自二十三歲以後,即專意治史。呂先生夙抱大同思想,畢生關注國計民生,學習新文化,吸取新思想,與時俱進,至老彌篤。

呂先生長期從事文史教育和研究工作。一九〇五年起開始任教,先後在蘇州東吳大學(一九〇七年)、常州府中學堂(一九〇七年至一九〇九年)、南通國文專修科(一九一〇年至一九一一年)、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四年)等學校任教。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九年,先後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其後,又在瀋陽高等師範學校(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二二年)、蘇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上海滬江大學(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上海光華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任教。其中,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最久,從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五一年,一直在該校任教授兼歷史系系主任,并一度擔任該校代校長。一九五一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光華大學并入華東師範大學,呂先生遂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爲歷史學一級教授。呂先生是教學與研究相互推動的模範,終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呂先生是二十世紀著名的歷史學家,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在中國通史、斷代史、社會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學術史、史學史、歷史研究法、史籍讀法、文學史、文字學等方面寫下大量的論著,計有通史兩部:《白話本國史》(一九二三年)、《呂著中國通史》(上冊一九四〇年、下冊一九四四年),斷代史四部:《先秦史》(一九四一年)、《秦漢史》(一九四七年)、《兩晉南北朝史》(一九四八年)、《隋唐五代史》(一九五九年),近代史一部:《呂著中國近代史》(一九九七年),專著若干種:《經子解題》(一九二六年)、《理學綱要》(一九三一年)、《宋代文學》(一九三一年)、《先秦學術概論》(一九三三年)、《中國民族史》(一九三四年)、《中國制度史》(一九八五年)、《文字學四種》(一九八五年)、《呂著史學與史籍》(二〇〇二年),史學論文、札記及講稿的彙編三部:《呂思勉讀史札記》(包括《燕石札記》、《燕石續札》,一九八二年)、《論學集林》(一九八七年)、《呂思勉遺文集》(一九九七年),以及教材和文史通俗讀物十多種,著述總量超過一千萬字。他的這些著作,聲名廣播,影響深遠,時至今日,在港臺、國外仍有多種翻印本和重印本。呂先生晚年體衰多病,計劃中的六部斷代史的最後兩部《宋遼金元史》和《明清史》,已做了史料的摘録,可惜未能完稿,是爲史學界的一大遺憾。

《兩晉南北朝史》是呂思勉先生的中國斷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寫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一九四八年十月,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發行。作者自謂:《兩晉南北朝史》“總論可看。此外發見魏史之僞造及諱飾,表章抗魏義民,表章陳武帝,鈎考物價工資資産,及論選舉制度皆佳。論五胡時,意在激揚民族主義,稍失其平,因作於日寇入犯時,不自覺也,異日有機會當改正”。書出版以後,呂先生曾作過仔細的校訂;五十年代初,他整理自己的舊作,特將“有獨見”、可成“精湛之作”的地方摘出,寫有札録一冊。一九八三年八月,《兩晉南北朝史》經楊寬、呂翼仁諸先生的校訂,作爲“呂思勉史學論著”之一種,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本次《兩晉南北朝史》的新版,以開明書店的初版本爲底本,吸取了作者和楊、呂諸先生的校訂成果,并將原書的繁體直排、雙行夾注,改爲繁體橫排、單行夾注。除訂正了原書的一些訛誤之外,其他如習慣用詞、行文遣句、概念術語等,均未予改動。《兩晉南北朝史》的札録,原是作者爲自己的研究工作所做的摘録,文字非常簡略,有些只是提示性的輯要,但都標有相應的頁碼,現以頁下注的方式,附在正文之中,以便讀者參考。

李永圻 張耕華

二〇〇五年二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河南省| 陇南市| 清原| 芜湖县| 富源县| 南川市| 交城县| 龙岩市| 大庆市| 青冈县| 嵊泗县| 乌海市| 阿克| 西乌| 会理县| 尼玛县| 海丰县| 绍兴市| 石楼县| 两当县| 桃园县| 班玛县| 宁波市| 客服| 韶关市| 龙游县| 拉萨市| 绍兴市| 东安县| 杭锦后旗| 八宿县| 静海县| 鲁山县| 布尔津县| 高青县| 三穗县| 萨迦县| 元江| 土默特左旗|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