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2 色輪和色輪配色方法

在了解了色彩的三要素之后,如果固定其中一個要素,如明度,然后在橫軸上表示色相變化,在縱軸上表示飽和度變化,就將色彩模式從三維圓柱體降到二維色譜。如圖1-5-4(a)所示,在HSB色彩模式中,將B值固定為100%,僅展示H和S兩個維度的色譜。如果將圖1-5-4(a)兩端卷起來,形成一個從0°到360°循環表示各種色相、從外到內表示飽和度深淺的圓,就是所謂的色輪,如圖1-5-4(b)所示,也可以理解為在HSB色彩模式的圓柱體上取了一個截面。色輪往往會采用簡化形式,如12色色輪(見圖1-5-4(c))、16色色輪、24色色輪等。需要注意的是,色輪是人為規定的一種色彩排布方式,實際上并不存在;色輪中的三原色是紅黃藍(RYB),也被稱為美術三原色,和光學三原色的紅綠藍(RGB)不同。

圖1-5-4 色譜和色輪

色輪的作用是更好地研究色彩的變化和搭配規律。很多配色工具都是基于色輪來實現的,使用色輪可以輔助初學者較好地完成基本配色。常見的色輪配色方法有6種,如圖1-5-5所示,分別為單色系、互補色(也稱對比色)、鄰近色、等距三色系、分裂互補色、四色系,其中單色系和互補色在學術圖表中應用較多。

圖1-5-5 常見的色輪配色方法

(1)單色系(Monochromatic scheme):是指色相相同或極度相近,飽和度和明度不同的一組色彩。在所有配色方法中,單色系是最容易上手的,這是因為它不需要考慮和其他色相的搭配,只需要在同一色相下變化飽和度和明度。單色系既有飽和度和明度的變化,又有相同色相之間的協調,在變化和協調之間具有良好的平衡性,不會出現多種鮮艷色彩。這種變化和協調就像我們在觀察森林時,雖然森林整體都是綠色的,但是其細節處的各種綠色又有層次感,不會讓人感到單調和厭煩。

單色系由于天然存在的色相聯系,在學術圖表中可以用來表示關系比較密切的分組(見圖1-5-6(a))或者同系列數據的延伸,如散點、擬合曲線及其置信區間(見圖1-5-6(b))。單色系的色彩種類不宜過多,當單色系色彩達到七八種時,尤其是暖色的單色系,將難以分辨不同的色彩,一般建議使用三四種。除了直接修改飽和度和明度(見圖1-5-6(a)),在白色背景上修改同種色彩的透明度,對色彩進行“淡化”也是一種實用技巧(見圖1-5-6(b)),而且后者在GraphPad Prism中更容易實現。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將圖形導出為PDF文件,則透明度設置會失效。

圖1-5-6 單色系配色

(2)互補色(Complementary color scheme):色輪上相隔180°的兩種色彩為互補色,當互補色并列時,會引起強烈的視覺對比。例如,當紅色和綠色并列時,我們會感到紅色更紅、綠色更綠。因此,最佳搭配是將互補色的一種色彩作為主色,將另一種色彩用于強調,尤其是用于重要結果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對比上,如圖1-5-7(a)所示,其中的Control和Treated就屬于互補色。

用于對比強調的配色方案,除了色輪互補色,還可以使用冷暖對比色或者彩色和無色系(黑白灰)的對比色。圖1-5-7(b)所示為考慮了冷暖對比的互補色;圖1-5-7(c)所示為冷暖對比色,這種紅藍配色是在GraphPad Prism使用說明中常見的配色方案,但現在已經不是很流行了;圖1-5-7(d)所示為彩色和無色系的對比色。使用的一般規律是用暖色強調實驗結果,突出處理結果;用冷色、互補色或無色系作為對照配色。

圖1-5-7 互補色配色

(3)鄰近色(Analogous color scheme):也稱為類似色,由色輪上彼此相鄰的色彩組成,這個相鄰范圍最好控制在60°以內。在12色色輪上,鄰近色就是指某一色彩和左右相鄰的兩種色彩。鄰近色可以被看作單色系的擴展,由于色相在色輪上相近(60°以內),因此鄰近色的色相冷暖相近、色調和諧、感情特性一致,具有協調屬性;由于色相的小范圍變化,再加上飽和度和明度的變化,因此鄰近色比單色系的變化更豐富,能夠容納更多具有明顯區別的色彩種類。其缺點與單色系類似,暖色之間的區分度不大,對比較弱,使用場合也與單色系類似。GraphPad Prism內置的比較靠前的顏色模板(如*Viridis、*Magma、*Inferno、*Plasma、*Floral等)使用的就是鄰近色的方案,當然都是調整了飽和度和明度的鄰近色,而且使用的都是冷色。

圖1-5-8(a)所示為鄰近色,一般鄰近色最好按照色彩濃淡和深淺變化進行排序,從而給人一種規整的感覺;圖1-5-8(b)所示為GraphPad Prism內置的顏色模板,使用了3種鄰近色和一種互補色,這種鄰近色或單色系加一種互補色的配色方案,在GraphPad Prism內置的配色方案中比較常見。在大多數情況下,互補色可以起到對比強調的作用。但GraphPad Prism內置的配色方案有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比如,圖1-5-8(b)如果強調的是“無效”百分比,則按照圖示用綠色來表示“無效”沒有任何問題;如果強調的是“臨床治愈”百分比,則需要重新排序數據,或者重新設置顏色。目前還沒有辦法快速對各數據集進行顏色置換。

圖1-5-8 鄰近色和互補鄰近色配色

(4)等距三色系(Triadic color scheme):是指色輪上彼此等距(間隔120°)的3種色彩形成的三色組。由于3種色彩相互之間在色輪上的間距達到了最大值,區分度大,關聯度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必然會有冷暖色之分。這種色彩搭配鮮亮、活潑、跳躍,且獨立性強,為色彩搭配帶來了難度。比如,紅色、黃色和藍色這種三色系常用于兒童產品的外觀設計,而在學術圖表繪制方面應用較少,畢竟學術圖表講究沉穩、嚴肅,與三色系格格不入。如果想要在繪制學術圖表時嘗試使用上述三色系,則盡量不要使用3種大純色的搭配,而應當通過降低飽和度和明度,削弱色彩對情緒的影響;同時將3種色彩分出主次關系,使一種色彩為主,另外兩種色彩為輔。可以嘗試在進行二維分組時,各個大組采用三色系,組內采用單色系或鄰近色的方法。等距三色系配色如圖1-5-9所示。

(5)分裂互補色(Split-Complementary color scheme):以互補色為基礎,將其中一端的色彩改為其鄰近兩色,這3種色彩形成的配色就叫作分裂互補色。例如,色輪中的分裂互補色(見圖1-5-5),紅色的互補色是綠色,可以取綠色兩端的青綠色和黃綠色。分裂互補色具有互補色的特點,即對比強烈,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但沒有互補色的對比程度高。同時由于使用分裂互補色降低了互補色的生硬,使配色多了一分“靈動”。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降低色彩的飽和度和明度。分裂互補色配色如圖1-5-10所示。

圖1-5-9 等距三色系配色

圖1-5-10 分裂互補色配色

(6)四色系(Tetradic color scheme):四色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圖1-5-5(四色系)中虛線表示的兩對互補的分裂色組成的矩形色系(Rectangle color scheme);另一種是圖1-5-5(四色系)中實線表示的方形色系(Square color scheme)——這種分裂跨度更大。四色系意味著4種色彩的搭配,優點是色彩豐富多樣,千變萬化;缺點則是容易造成色彩雜亂,難以把握。在使用四色系配色時尤其講究主題色彩和輔助色彩的區分、冷暖色的平衡、飽和度和明度的協調。如果用戶沒有較好的色彩把握能力和較多的經驗,一般不建議嘗試。事實上,在學術圖表中通常很難用到這么多種顏色,GraphPad Prism內置的配色方案中也很少有超過5種顏色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川县| 光山县| 吕梁市| 左云县| 衡阳市| 双柏县| 时尚| 十堰市| 临澧县| 瑞丽市| 康马县| 玉林市| 宜昌市| 大冶市| 沙坪坝区| 毕节市| 衡阳县| 中西区| 格尔木市| 河北省| 报价| 芦溪县| 深州市| 内江市| 台中市| 溆浦县| 佛坪县| 平塘县| 吴堡县| 文昌市| 开江县| 元氏县| 江华| 黑山县| 洞口县| 安阳县| 思南县| 渭南市| 桃园市| 修文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