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傾訴
- 我在大唐修書院
- 焦糖布丁mu
- 1958字
- 2021-05-21 13:58:52
朱雀大街上,李二的護衛駕著馬車飛速疾馳,馬車上,李二四人眉頭緊皺,明明剛剛獲得了制鹽之法,但一個個的臉色都非常難堪。
姜寧所言之事實在匪夷所思,也實在太過重大,魏征甚至沒有送染病的裴夫人回家,和房杜一起上了李二的馬車,只為了討論蝗災之事。
“玄齡,克明,玄成,你們覺得,姜寧的話有幾分可信?”
李二面露愁容,蝗災,而且是千年難遇的大蝗災,若姜寧所言成真,那貞觀二年,天下的百姓,包括他們這些王公貴族,都要面臨一場恐怖對付考驗。
“陛下,恕老臣直言,姜寧連制鹽之法都愿輕易獻出,根本沒有任何理由誆騙我們,況且此事關系重大,以他的聰慧不可能不知曉謊報此事的后果,但他依舊這般說,沒有一定的把握是不可能如此的!”
魏征沉聲,語氣前所未有的凝重,如今天下初定,百姓的困苦尚未平息,若是再遭受一場恐怖蝗災,那根本是不可想象的災難,到那時餓殍滿地,易子而食的現象恐怕會再一次成為現實,人間將會化作煉獄。
“陛下,玄成兄所言不錯,那姜寧已經獻上了制鹽之法,若是只為求爵求官,的確無須用此事來冒險,而且據老臣觀察,姜寧口中為國為民之言或許夸大,但他的心性的確赤誠,也的確想為大唐的黎民百姓做些什么,否則孫先生也不會與他如此深交。”
“蝗災之事真假難定,但既然已經知曉,朝堂便不能不做應對之策,想來那姜寧將此事告知陛下,也是為了讓朝堂提前做好準備,就算真得遭難,也能迅速做出應對之策。”
杜如晦語氣沉重,他對姜寧口中所言的蝗災到是半信半疑,他乃大唐名相,從不信鬼神之說,便是如今道門的袁天罡道長他也只贊賞其博學,對那傳聞中神鬼莫測的相人之術并不信服。
正因此,他對姜寧那師尊預言蝗災之事將信將疑,若非姜寧已經展示了制鹽之術,一言一行更是無不彰顯出華胥學派的神秘莫測,他根本是不會相信此事的。
“陛下,克明,玄成所言的確有理,蝗災之事是真是假姑且不論,但咱們必須要早早準備好才是,好在今年年光見好,想來年成也當豐收,若是從現在開始準備,便是千年不遇的大蝗災,咱們也不見得不能應對。”
房玄齡看著眉頭越發皺起的李二說道,他和杜如晦都是和李二一起從玄武門之變拼殺出來的臣子,就算是魏征,也是靠著李二才能復位,甚至更進一步,李二對其可謂是知遇大恩,眾人乃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當然知道李二的擔憂。
蝗災大起,天子失德,李二本就得位不正,如今又被蝗災困擾,心中怎么可能平靜,他都能想到,一旦蝗災出現,那些言官會何等瘋狂地撲殺上來,宣揚李二的所謂過錯。
他們都是李二手下的重臣,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給李二施加壓力,增添煩惱了,他們需要盡快整合出一個方針,平復李二的心神。
“好,既然如此,玄齡,你們速速前去準備,收攏糧食,切記莫要將此事宣揚出去!引發混亂!還有姜寧,他的獎賞也當盡快安排上來~算了,姜寧的獎賞便由寡人親自來,諸卿只管準備蝗災一事便可。”
李二頓了一下,隨后沉聲道,而房杜三人對視一眼“諾!”
三人回應,飛快走下了已然來到皇宮門前的馬車,向著各自的辦公之所跑去,今夜注定是個無眠之夜了。
“陛下,你回來啦。”立政殿,長孫看著眉頭緊鎖的李二,趕忙上前迎接。
“二郎,為何如此憂愁,莫非此次出宮之事不利?”長孫扶住李二,她是知曉李二出宮的目的的,但現在看李二的樣子,似乎事情并不順利。
“觀音婢,你說,我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嗎?”李二語氣萎靡,眼神都少了幾分光彩,把長孫嚇了一大跳,她與李二相濡以沫多年,知曉自己的郎君是何等的天縱神武,資質不凡,昔年面對隋末那般的困境都未有任何的迷茫。
時至今日,她也只見過李二露出一次這樣的神情,那便是玄武門之變,李二殺兄囚父之后才有過這般的迷茫,可如今李二卻又一次出現這般的神色,這讓長孫如何不擔憂。
“二郎,你天縱神武,自上位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從未懈怠,這些事,臣妾一直看在眼里,你怎么會懷疑自己呢?莫非是那豆角村有什么變故?有人妖言惑眾?”
“陛下莫要憂心,臣妾這就安排侍衛,將那妖人捉拿歸案,壓入大牢,讓他再不敢胡言。”
長孫知道李二去了豆角村,但自己天驕一般的夫君,來去前后竟然發生這么大的變化,這如何不讓她氣惱,溫婉的眼神中露出一絲狠厲之色,李二卻是擺了擺手,安撫下長孫。
眼前的佳人乃是他這一生最信任的人,比起自己的父親,兄弟,都要信任,便是他要行大逆不道之事的時候也一直在自己身后支持自己,他現在的心思很混亂,急需一個人來傾訴,長孫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李二將豆角村中的事娓娓道來,從乾坤叫花鴨開始,再到制鹽之法,姜寧那篇訴說華胥傳承的偉大的激昂演講,聽的長孫一雙美目異彩連連,感嘆姜寧和華胥學派的神奇。
李二就像是一個打印機,一篇一篇地將今日的所見所聞傾訴給長孫,而長孫也安靜地陪在李二身邊,傾聽他的訴說。
他們從少年時相識,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過來的,每一次李二心中不快時,便會將那些事情這般告知長孫,這是夫妻兩的默契,只是這一次的時間卻太長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