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自己的路
- 諸世之因:從龍蛇開始
- 我胡
- 2251字
- 2024-07-31 12:00:00
接下來幾天,許景就待在監獄招待所的宿舍當中。
一連七天,他利用化勁的力量,慢慢調用體內暗勁驅散附著在臟器之間的勁。
同時,利用各種內家拳里面的調理功夫,加上一些藥材輔助,總算是將傷勢恢復的七七八八。
“這次死里逃生,方知生命的美好。”
面對巴立明的蓋世一拳,沒有幾個人自信留住性命。
當時比武的時候不覺得,待后面回過神來,才有些后知后覺。
那個瞬間,但凡他有任何恐懼的心理,也打不出那宛若神明附體的一拳。
可以說,這場比武當中,不論是心靈還是體力,只要有任何一絲差池,十死無生。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
當然,收獲也是巨大的。
與巴立明這樣的高手過招而不死,是何等寶貴的經驗。
完全讓他在化勁領域,再次邁出去一大截。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當然,這也是他踏遍山河,與無數名家高手交手沉淀下來的底蘊。
一旦遇到合適的時機,便如雨后春筍,修為功力那是節節攀升。
可以說,許景的武術成就,進步之快,就算是王超,也要遜色幾分。
踏入國術殿堂,不過二、三年,就從一個無名小子,成長到今天的化勁宗師。
不可謂不快。
不過對于許景來說,這樣的成就還不夠。
沒辦法,他的眼界太高了。
一開始接觸的就是教官那樣強大的武者,踏進丹道的大宗師也遇見過三位。
可以說,天下前五,他都見過兩位。
甚至于,他還知道一位成名已久的神級高手長眉,至誠之道的唐紫塵,以及即將天下無敵的王超。
從一開始,他的目光就放在世界上最巔峰的一群武者。
眼下的成就,離那些人物都還有不小的差距,實在算不得什么。
“快了,最后的戰斗,我倒要看看,前面究竟還有沒有路。”
這是許景的野望。
不過當下,他雖然好了大半,但是也并不著急離開。
監獄長見他只是在此地求武,也就放任他行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誰讓下文件的人,他招惹不起。
好在許景也不給他添麻煩。
同時,必要的人情世故還是要講的,許景兩世為人,這種道理還是明白的。
得到了好處,這里的人自然更沒話說了。
許景之所以還待在此地,自然是為了巴立明。
這個武斗之王,曾經的狂熱派頭頭,手里的好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洗髓經》、《金鐘罩》、《少林金剛輪拳》、《武當龜蛇劍譜》、《太祖長拳》、《少林內壯打虎丹秘方》、《一百零八羅漢手真本》等等。
這許多的秘傳手抄本武功秘籍,甚至包含少林秋月禪師手稿經文。
隨便一本拿出去,都要讓武術界的同儕驚掉下巴。
沒辦法,別的門派中視若珍寶,壓箱底的東西,在巴立明這里像是批發一樣。
甚至于,有些在武術界失傳已久的東西,都在他手上。
他也直接讓許景拿去復印,好像一點兒也不在乎。
實際上,到了他這個境界,武術招式秘籍這些東西都算不得什么。
對他來說,只有高手的境界經驗才是最珍貴的東西。
許景是深有體會。
這兩年他全靠自己鉆研領悟各家武術拳法,雖然也是進境神速,但那都是靠天地自然為師,同時與各路拳師切磋當中學習到的。
眼下有了巴立明這樣一位大高手,觀其言行舉止,練功法門。
隨意點撥幾句,就有讓人頓悟之感。
在這樣的條件下,許景對于化勁的掌握簡直是一日千里。
就連巴立明都夸贊他有靈性,懂勁知神明。
要不是聽說他已經有了師傅,早就都動了收徒的心思。
畢竟,這樣的璞玉實在不多見。
有時候,學生希望遇見一個好老師。
但對于巴立明這樣的絕頂高手來說,遇到一塊可以雕琢的璞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誰讓他的眼光太高了。
許景也樂得如此。
巴立明毫不藏私,并不像有些師傅,將某些秘手死死藏著,就怕被徒弟超過。
如此一來,他就像一塊浸潤在水中的海綿,瘋狂汲取著各路拳法當中的精華。
逐漸走上了采百家拳法精髓,熔于自身的道路。
每一天,許景在化勁道路上都越走越遠,底蘊不斷強大。
這位武斗之王的經驗修為徹底化作他的資糧。
“許小子,你想將形意當中的龍形與虎形結合,創造出一種步法?”
巴立明簡單一問,小小的牢房中,回蕩著巨大的聲響。
他的功夫深厚,一舉一動都有莫大威能。
“巴師傅,”許景剛要開口回答,巴立明立刻甕聲,駁斥道,“什么巴師傅,這稱呼難聽死了,叫我瘋魔巴,或者直接叫巴立明就行。”
“呃……”許景一時卡住,不知道怎么回答,反應過來之后,繼續道,“武祖前輩”
“武祖,這個稱呼霸氣,”聽到他這么叫,巴立明眼睛頓時一亮,不過隨后糾正道,“無數前輩先賢當前,這個名號可不能隨便冠上。”
縱使他武功高絕,自覺已經超越無數前人,卻仍不敢接受這個稱呼。
“難道,這方世界已經有因果牽連,德不配位,反受其害?”
作為未來的龍蛇三人組之一,巴立明潛意識當中已經有了因果循環一說。
這國術世界,他還真擔當不起“武祖”之名。
許景也不糾結這些了,眼下還是創法一事,更為重要。
這個想法其實由來已久,只是一直不成熟而已。
許景一直想要走一條自己的路。
雖然他通曉國術當中多個門派的拳法。
各種打法也熟稔于心。
但總歸都是別人的東西。
要想真正找到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就必須先走出自己的道。
他這是在踐行。
如今有巴立明這么一個武術藍本,罡勁的大宗師作為標桿。
也就順勢提出他的想法。
“那前輩,你怎么看?”
“想法不錯,但是路子還是太過稚嫩,沒有丹道的眼光,很難,很難!”
巴立明搖搖頭,緩緩說著。
他說的其實一點不錯。
古往今來,無數大拳師能夠在原先的拳法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徹底演化出新的流派,十分艱難,
如秋月禪師白玉峰,太極大宗師楊露禪,無一不是驚才絕艷之輩。
那是因為這些人足夠強大,同時對于人體身上各個隱秘穴位掌握的絕對透徹。
加以自己的練拳精要,才有可能開山立派,成就新的拳法流派。
只有踏入丹道,進入內視的境界。
對人體發力涌勁的各個部位了若指掌。
再融合名家拳術,才有可能。
如巴立明自己,也是在踏入丹勁的層次之后,才將各派秘手融會貫通,才徹底化作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