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病人剛來,不認識姜濤,看到他年紀輕輕的,心中帶著不信任。
有人做出解釋。
姜濤看了秦浩一眼,臉上帶著一抹傲然,那樣子仿佛在說:看到沒,這就是我們百草堂的名頭。
看到姜濤的做法,葉弘非但沒有生氣,心中更樂了。
他這邊的病人太多了,隊伍都排的老長了,在這大熱天的,指不定就出現什么事情。
現在倒好,有了姜歌的幫助,治病的速度就能提高不少,這是一件好事兒。
“姜醫生,我這幾天一直高熱不退,胸口發悶,老感覺煩悶燥擾,請您幫我看看?”
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一臉憂愁的說道。
“我先為你把把脈。”
姜濤點點頭,開始為婦女把脈。
“你面色燥紅,舌苔干燥,焦黃起刺,脈弦而數,是為熱郁少陽,膽火熾盛。”
姜濤把完脈說道。
“這是什么病?嚴重嗎?”
她一個婦道人家,哪里知道姜濤說的中醫術語,只是聽起來挺厲害的,頓時嚇得臉都白了。
“你這是肝熱生風證,挺嚴重的,一定要注意避暑防曬,我給你開個方子,喝完之后看看效果。”
姜濤皺著眉頭說道,然后低頭開始寫方子。
另一邊,葉弘雖然為病人診斷,心思卻放在姜濤這邊,想要看看這家伙的醫術如何?
聽到姜濤為病人的診斷,葉弘立刻就是眉頭一皺。
治病救人,不止需要高明的醫術,更需要病人的配合,這就要求醫生在講話方面有技巧。
要消除病人的擔心憂慮,讓他心神放松,心態開朗,對于病情的治療有極大的幫助。
通過姜濤的手勢,葉弘可以看得出來,他開的方子是羚角鉤藤湯,功在涼肝熄風,增液舒筋,正對病情。
但是,葉弘卻發現,病人面色燥紅中帶著蒼白,手掌不時有些顫抖,這是肝熱生風證達到中期的先兆。
病人會手足抽搐,神志不清,甚至神昏,即意識喪失。
而姜濤的話語太直,會讓病人心中產生憂慮,產生焦躁煩悶等負面情緒,這就會對藥效有一定的影響。
“這位大姐,你的病沒啥事兒,按照他開的方子,喝上一個星期,保證你精力十足,立刻就能下地干活。”
葉弘為面前的病人開了方子,轉頭向那名婦人說道。
“真的嗎?”
婦人眼神一亮,急切的問道。
“你知道我開的什么方子嗎?你知道這位大姐是做什么的嗎?不懂就不要亂說話。”
姜濤臉色一沉,冷聲說道。
在沒有完成診斷之前,葉弘居然搶他的病人,讓他十分不爽。
在醫學界,除非是進行會診,否則不能插手他人沒有結束的診斷,這是默認的規矩。
“這位大姐掌中帶繭,面上帶著一股土氣,我若是推斷不錯,前幾天應該還在下地做農活。”
葉弘看著一臉疑惑的婦人,微笑著說道。
“對,對,小神醫您說的太對了,我前天還下地呢。”
婦人一臉驚訝的說道。
“俞氏羚角鉤藤湯,桑菊茯神鮮地黃,貝草竹茹同芍藥,肝風內動急煎嘗。”
“我說的對不對?”
葉弘目光轉向姜濤,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你開的是羚角鉤藤湯,我說的對不對?”
葉弘目光轉向姜濤,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對,太對了,小神醫,您可真是神了,比我們鎮上的王瞎子算的都準。”
姜濤還沒有說話,婦人就一臉贊嘆的說道。
他們鎮上的王瞎子,專門給人算卦看相,一看一個準兒,連他們鎮上的大官都找王瞎子看過,你說厲害不厲害?
沒想到,小神醫也這么玄乎,啥都不看,就能算出她下過地,還能算出姜醫生開的方子。
小神醫要是去做算卦的,肯定比王瞎子的生意強。
婦人心中暗暗想道。
幸虧葉弘不知道婦人的想法,要不然,當場就會笑噴了。
他志在中醫,看相只是副業,否則,憑著師父教下的望氣玄術,別說是王瞎子,就是王半仙,拍馬也追不上他。
姜濤的臉色有些難看,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被打臉,讓他心中越發不爽。
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拿出真正的絕學,讓葉弘開開眼。
現在,他的心里也不打假了,葉弘能夠猜出他的方子,說明也是有兩把刷子的。
此刻,他要做的就是拿出真本事,擊敗葉弘,維護百草堂的名聲。
因為他已經看到,隨著葉弘的話語落下,不少人看向葉弘的目光就變了,更有不少人又回到葉弘那邊兒的隊伍了。
“姜醫生,請您,咳咳,請您幫我看看。”這次的病人是個年輕人,臉色蒼白帶青,氣虛無力,說話間吐出一口濃痰。
姜濤眉頭一皺,開始為他把脈。
脈象往來流利,如珠滾玉盤,是為滑脈,多見于咳痰癥狀或內里發熱。
“你是不是經常惡心嘔吐,胸中氣悶,感覺身體很重,使不出來力氣,并且咳嗽多痰。”
姜濤松開脈搏,沉吟一下說道。
“對,就是這樣,有一段時間了。”
年輕人趕忙點頭說道。
這個病讓他太郁悶了,老是感覺喉嚨里有東西,不少醫院也都拍了片子,判斷是肺炎,給開了不少藥。
吃下去之后,完全沒有一點兒效果,該吐還是吐,咳痰的癥狀一點兒也沒有減輕。
同事們都嘲笑他懷孕了,說是有了身體反應,就連女朋友,也受不了他經常吐痰,跟他分手了。
這人臉色蒼白,體虛無力,喉嚨發堵,聲音沉頓晦澀,口吐濃痰,姜濤判斷為濕痰證。
“沒什么大問題,扎幾針就好了。”
姜濤看了一眼葉弘,笑著說道。
“扎針?”
葉弘一愣,只要開一副二陳湯就好了,哪里需要行針。
對上姜濤的目光,葉弘頓時明白過來,感情這家伙還在和他較勁呢?
葉弘心中暗自好笑,不過也有些期待。
百草堂屹立一百多年,聲名遠揚,姜明華醫術高明,救死扶傷,更是成為江城中醫學會會長。
他倒是很期待,姜濤能夠使出什么行針手法?
“毫針?”
看到姜濤手中的細針,葉弘一愣。
沒想到,姜濤居然用毫針行針,這種針造價極高,非一般人所能用起。
并且,使用毫針之時,需要剛柔并濟,對持針人的腕力要求極高。
想不到姜濤如此年紀,居然能夠使用毫針,怪不得心高氣傲,單憑這一手技術,就足以和那些老中醫相比較。
不愧是出自中醫世家!
葉弘心中感嘆,對于姜濤接下來的行針手法,愈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