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上古時期中原文化發祥過程(一)

上古時期的歷史是所有歷史的起點,應該知道并了解它的全貌,然而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并沒有記載這段時間,我們免不了進行猜測和探索,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接近事實的猜想。

一:近代對于上古時代的探索與發現。近代對上古時代的探索,可分兩個途徑:一、史前文物的發掘。二、通過傳說神話來探索。史前文物的發掘,可分三部分去描寫:

(一)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

這件事開始于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第一次發現是在甘肅慶陽。在此之后也陸陸續續發現了許多的舊石器遺址。

例證:(1)早期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民國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河北的房山周口店發現古代猿人的完整頭骨,考古學者稱之為:“北京人”。他們生活的年代年代距現在約為五十萬年,中華民族可以稱他們的直屬后裔,當時北京人已經知道了如何去用火,早于歐洲人用火三十萬年以上。除此之外,還在周口店發現了其他“北京人”所使用的石器共十余萬件。之后,在陜西的藍田陳家窩,發現了當地的猿人,與北京人生活的時期相同,又有山西的芮城匼河與西侯度村等十三處古代遺址。其中芮城兩址的時代更早,之后還在廣東的曲江馬壩村發現“馬壩人”,時代稍稍后于“北京人”與“藍田人”。到了這時,可以確定的是,在遠古時代,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生活范圍已經遍布華南、華北。

(2)、中期舊石器時代在華北一帶發現,大多在山西、陜、甘高原一帶。自汾水流域向北至河套地區,南邊瀕臨橫山山脈。在甘肅慶陽發現的舊石器遺址,也是屬于這個時期。華南有湖北長陽出土的“長陽人”。

(3)晚期舊石器時代這個時期到今天大約不超過一萬年。遺址發現的范圍,遍及南北,只有黃河、長江下游各地,尚未發現有這些遺址。

(二)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1)黃河中下游

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報發現,稱為“彩陶文化”。這個文化的分布地區,在豫西、晉南及渭水中下游中心,西到渭水上游,東至豫中,南至漢水中上游,北達河套。遺址的發現,多在河流兩岸之間的地方,分布極其稠密,已發現的地方大約有一千處以上。其中最早的如西安半坡遺址,據測定,距離今天共有六千年。陜縣廟底溝早期遺址,距今也過五千年。他們當時已經原開始了始鋤耕農業,兼打漁狩獵。

二是龍山“黑灰陶文化”。分布地區相比較“仰韶文化”更寬廣。西起陜西、東至海濱、東北至遼東半島,東南江蘇,發現遺址三百多處。這一文化,是仰韶文化發展進化而來。又可以分為較早“形成期”與較晚“典型期”之兩期。比如河南陜縣廟底溝,就是在仰韶文化的上層。安陽后岡則在殷墟之下層。此層皆屬于“龍山文化”之較早形成期。比如山東歷城龍山鎮城子崖以及日照西城鎮諸地,是龍山文化的較后典型期。這一時期的文化,鋤耕農業已經有了較大進步。陶器開始采用輪制,并以精造黑色光薄的蛋殼陶為其特色。并已經有了城堡建筑,用牛、羊、豬的肩胛骨用來占卜。

(2)長江中下游的湖北京山縣屈家嶺發現一處遺址。它的大概分布范圍,為長江及武當山、桐柏山、大別山所環繞的江漢地區。這個遺址的時期晚于仰韶文化、早于龍山文化。其中比如淅川遺址、據測定距今可達四千至五千年。此一地區之文化,已普種水稻、狩獵、紡織均相當發達,有豐富多彩的繪畫藝術。(3)其它諸如黃河上游、川、滇西南地區,東南沿海,塞北草原及東北地區、西北高原,青藏高原各處,皆有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在此不一一描述。由于這樣的發現,使國人的觀念,漸漸脫離了三皇五帝的舊時傳說,轉移到有歷史實物可以查找的研究尋找,此不可不說是近六十年來我們中國人對于古代歷史知識上的一個巨大進步。國人這六十年六十年來的發掘考古工作,因為這樣的遺址材料陸繼發現,于是使因尋找遺址而發表的推論也相繼做出改變。如仰韶文化、在龍山的兩期文化,以前考古學家認為兩個文化是各自獨立發展的,到了現在已經遭到了一致否定。甚至西方學者早已經有了中國民族與中華文化是西方傳來的猜測。(笑死,作者覺得這是放屁。)在民國十年的時候,挖掘文物時,發現在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上面繪有一些幾何花紋,西方的歷史學者仍然認為這與中亞,南歐一帶有所關聯,但是至今也沒有人相信。(確實不會有人相信)據最近的歷史學家的大部分意見,再結合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所挖掘的歷史遺址發現,大體認為中國文化最早是在山西,陜西一帶的黃土高原。東至太行山脈,南抵秦嶺,東南到河南西北方的山地地區,西北臨河套地區(今內蒙古和寧夏境內,賀蘭山以東,狼山河大青山以南黃河流經的漢族地區)。(看起來好大的亞子)從這里開始逐漸的向東南發展。到了新石器時代,開始轉為以渭水的盆地以及黃河邊的大平原為中心,以仰韶彩陶文化為源頭向東發展,形成了龍山文化。向西傳播,到黃河上游抵達西北高原。在這六十年的發現中并沒有西北地區有舊石器時代的遺址,那么中華文化是西方傳播的由來,不攻自破。

(三)殷墟的發現

在清朝末年的時候,就有人在河南安陽發掘出了殷商時期用來占卜,刻字的龜甲。并發現這個地方是古代商朝城市的廢墟。這一遺址的年代,已經遠遠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之后。在這個遺址所獲得的文物已經遠遠后于石器時代。并代表了有了長足進步的青銅時代。這里面有一部分文物,可以證明遺址直接來源于龍山文化。比如卜骨,黑陶等。在商朝廢墟的后面,有白陶,現在稱為“小屯文化”。中層為黑陶,便代表著“龍山文化”。下層鋪有彩陶,代表著“仰韶文化”。因此這個地方才不斷出現了陶文化。

目前關于考古發掘的成績,大概可以有一下。

傳說神話的編寫,近代的人為之出力很多。(必如顧頡剛等人所編寫的古史)

然而中國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中國的古代史早已經通過古人的不斷努力,有了一番卓越嚴謹并且合理的編寫修訂。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孔子編寫的《春秋》以及司馬遷所寫的《史記》。子不語怪力亂神,《春秋》“其文則史,其事則齊桓,晉文”已經成為了一部及其嚴謹的編年史,其中的歷史觀念已經是絕對超出了“神話”這個范圍并獨立的。

《史記》中寫到“學者載籍極薄,猶考信于六藝”,自負《史記》繼《春秋》之后。五帝中的皇帝,三皇的傳說早未列入。《史記》中所記載的五帝帝系,后人也有很多的人辯駁。(比如三國時期的秦宓,北宋時期的歐陽修等等)因此,三皇五帝的就傳說,在中國歷代以來的史學界,并沒有嚴格的去相信。

現在所創建的新的古代歷史觀,則是對近代人極端的懷疑論,也應該稍加修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绥中县| 广南县| 平武县| 都兰县| 永胜县| 连城县| 宜都市| 灵山县| 沈阳市| 壤塘县| 泽州县| 永宁县| 莱州市| 池州市| 壤塘县| 巴青县| 棋牌| 当涂县| 仙居县| 安徽省| 新田县| 泾源县| 凌海市| 沂南县| 岑溪市| 安宁市| 福泉市| 吉木乃县| 阳江市| 留坝县| 金昌市| 海盐县| 耒阳市| 建宁县| 平武县| 西林县| 霍城县| 新龙县| 陈巴尔虎旗|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