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然魔板”之謎
- 地域景觀大探索(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 王順義主編
- 1817字
- 2021-05-31 09:37:53
最令科學家為反常的地球重力表現傷腦筋的地方,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塔克斯鎮郊外的一個“怪秘地帶”。你想去么?從加州海濱城市舊金山驅車南行,大約2個小時就可到達圣塔克斯小鎮,然后再行車5分鐘的光景,就會受到“怪秘地帶”的歡迎。這里的游客總是很多。
森林包圍在四周,風拂林吟,氣氛竦然。在空地的木柵門上高掛著標有“怪秘地帶入口處”的牌子。進了這道門,就如同來到另外一個世界,令你處處大驚小怪。其實每個新來的游客都不免如此。
你看,兩位日本人矢追和大橋在干什么?原來他們在踩著兩塊石板比個頭呢。這兩塊石板看起來很普通,每塊長約50厘米,寬約20厘米,彼此間距約40厘米,它們就擺在進門后不遠的地方。這是兩塊“天然魔術”板。
矢追和大橋各選一塊石板站好,再相互交換站立的位置。這個時候,他倆和周圍的游客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視力了:就見身高僅1.64米的矢追倒顯得比身高l.80米的大橋還高大、魁梧得多。再來交換一次位置,大橋轉眼間特別高大起來,矢追一下子矮小得可憐。他們就這樣來回交換著位置,他們的身高也隨著來回變化著,忽而伸長,忽而縮短。
用卷尺測量身高,實際上一點沒變。矢追和大橋又認真地用水平儀測量了石板,兩塊石板確實處在同一水平面上。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游人們可沒功夫去多想。秘密也許就在石板上罷。
離開石板,就要準備爬坡了。沿著一條坡度極大的坡道,游人們興致沖沖地朝“怪秘地帶”中心走去,沿途只見周圍的樹木全都向一個方向傾斜著,好像剛剛遭受了強臺風的襲擊,走著走著,有人發現看不到自己的腳尖了。原來不知不覺當中,身子已經極度傾斜了,幾乎達到平行坡道的地步了。然而每個如此行走的游人,卻都步履穩健,并不覺得有什么別扭。
簡陋的建造年代不詳的小木屋立在“怪秘地帶”的中心,由木板搭成的圍墻與木屋之間留出了供游客逗留的空地。這里的木屋也在明顯地傾斜著,與樹木傾斜的方向一樣。游人們的身子依然無法挺直,憋足勁也沒有用,全都不由自主地朝一個方向傾斜著身子。許多人側歪著身子邊走邊笑,邊跳邊叫,感覺似乎比平常還好受些。這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奇景,無法捉摸的引力改變了人們的行為。
當跨入狹小的木門進入小木屋時,要小心些才好,屋里立刻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向你襲來,似乎要把你推到重力的中心點去。敏捷的人雖然可以就近抓牢把手,與這股力量抗爭,但不出10分鐘,就會使你感到頭昏眼花。像暈船一般難受。
有時,好奇的游客會伸出雙臂,向上用手抓住天花板的橫梁。你若站在一旁看去,就會發現那懸掛著的身子不同地面垂直,而是傾斜到一邊。這不算什么。科學家已經驗證,這地方的任何懸掛物,都無法與地面形成直角,總是呈現自然傾斜狀態。
一直為游客講解的老向導開始表演了。他不用扶持,穩當當地從木屋板壁接地邊沿踩上去,順著板壁步步高升。當他斜立在板壁高處,微笑著向下招手時,游客們都為他身懷“飛檐走壁”的絕技而吃驚。隨后,大家也都學著老向導的樣子走上板壁。哈,原來如此自由自在,如同在平地散步一般。這種走法,在其他地方是任何訓練有素的雜技演員也望塵莫及的。
小木屋里的怪事還有不少呢。看到那塊向外伸展的木板沒有?它的外端明顯地向上傾斜,可當你把一只高爾夫球放在木板頂端時,它并不會沿斜面往下滾動。即使用手推動它,球兒也是被迫往下滾幾圈,然后再自動滾上來;當它順著木板頂端滾落時,你可不能在垂直方向去接它,因為它是不管什么“自由落體”規律的,而是按著傾斜的方向掉下來。小木屋里的“鐘擺”也夠古怪的。一根懸掛在天花板橫梁上的鐵鏈,其下端系著一個直徑約25厘米、厚約5厘米的圓盤狀物體,這就是供游人們賞玩的“鐘擺”了。當然,它懸掛的角度也是傾斜的。眼看它很沉重,當你從一個特定方向推動它時,只要手指輕輕一點,它就會向前搖晃起來;但你若從相反方向來推它,它則紋絲不動,即使雙手運足力氣,也只能移動分毫而已。
按照常規來看,鐘擺被推動起來后,它會按一左一右、一右一左的規則擺,幅度由大而小,最后以垂直狀態靜止下來。然而,小木屋的這個“鐘擺”卻很獨特。在它受到沖擊后,最初是按常規左右搖擺幾下,但隨后它就按圓圈的方向搖擺起來,一會朝左旋轉幾圈,一會朝右旋轉幾圈;每隔5-6秒鐘,就自動改變搖擺方向一次,間或前后搖擺或左右搖擺。如此周而復始,歷久不衰。
圣塔克斯“怪秘地帶”發生的種種奇異現象,都是違反牛頓的重力定律的。地球重力場在這個彈丸之地的突出的異樣存在,帶給現代科學的不僅僅是困惑,它為富于探索精神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