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人們把嬰兒呱呱落地降生于人世作為一個新生命的開始,而對胎兒在母親腹中的情況卻不很清楚。如今借助于超聲掃描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胎兒在子宮內最后幾周的運動和情感變化可以直接從熒光屏上進行觀察,神奇的胎兒生活成為一幅幅生動的圖像展示在科學家的眼前。
在母親腹內經過8個月的生長,胎兒會在某一天早晨睜開眼睛,打幾個哈欠,用力蹬幾下腿,探索的手可使臍帶飄動起來,也會把手指伸進嘴里吮吸。令人驚訝的是,胎兒竟然還是“美食家”,若在羊水中加入糖精,胎兒吮吸的次數就會劇增。與此相反,把脂醇這種味道苦澀的油液加入羊水中,胎兒吮吸的次數就會劇減,并會皺起眉頭。
妊娠期間,母親的腹內是一個非常嘈雜的場所,有大量的聲音傳入胎兒的耳內,胎兒會不斷地“凝神傾聽”。最為嘈雜的是母親胃內發出的咕嚕咕嚕的聲音。另外,即使是父親與母親比較微弱的談話聲,胎兒也會全神貫注地傾聽。然而,支配胎兒所在環境的聲音,是母親那富有節律的心臟搏動聲,如其節奏正常,胎兒就會知道一切正常。
胎兒也要為自己出生后的生活作適應性鍛煉。胎兒不需要呼吸,但橫膈也要像呼吸時那樣上下運動。胎兒不需要吃東西,但也要吞一些羊水,吞咽時會引起一串打嗝,使母親覺得胎兒在進行一系列小的、有規律的跳動。
胎兒在最后幾周能使用感官。當播放錄音時,胎兒會轉動腦袋,使耳朵靠近聲音。在腹內,視覺是不重要的,但是一道明亮的光線直接照在孕婦裸露的腹部時,胎兒會睜著眼睛,把臉轉向有光線的方向。當胎兒感覺到母親在休息時,還會在母親腹部蹬幾下,如果母親拍幾下蹬的部位,胎兒還會在這個部位回蹬幾下,以此作為游戲,直至累了或失去興趣之后又會睡著。
當母親重重地跌了一跤時,胎兒會被驚醒。由于羊水等緩沖保護作用使胎兒不會受傷,但母親的疼痛和緊張會使體內腎上腺素和其他與緊張有關的激素分泌增加,使胎兒的血液供應減少,這時胎兒會躁動一陣,并會哭。由于子宮內沒有空氣,胎兒的哭是沒有聲音的。當母親平靜下來,激素分泌恢復平衡時,胎兒又會安靜下來。
以圖像的形式直接觀察胎兒的生活,有利于進一步研究和了解胎兒的生長、發育,以及研究優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