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十面埋伏》曲譜出自誰手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楚漢》。它以劉邦、項羽垓下之戰為主題,運用琵琶特有的技巧,令無數聽眾的心靈為之震撼,如今已成為世界名曲。遺憾的是,這一杰作卻不知出自誰人之手。

有關這首琵琶大曲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明王猷定的《四照堂集·湯琵琶傳》。傳中有人稱“湯琵琶”的湯應曾(約1585~1652年)彈奏琵琶曲《楚漢》的詳細記載:湯氏“所彈古曲百十余曲……而尤得于《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

有人將《十面埋伏》首段旋律與維吾爾族北疆《古典歌曲》第七套第五曲作了比較,發現兩者的調式、骨干音、終止式和氣質十分相似,因而認為《十面埋伏》吸收了西北少數民族音樂的精華。而湯應曾確曾到過嘉峪關、張掖、酒泉等西北戰場,具備了創作《十面埋伏》的條件。但是,與湯應曾過從甚密并結為知己的王猷定在《湯琵琶傳》中,并未說湯創作《十面埋伏》,而將《十面埋伏》列入“古曲”一類。

有人認為,許多琵琶古曲都是出自民間,經過幾代藝人的加工演練才日趨成熟甚或達到爐火純青境地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十面埋伏》可能就是如此。

看來,《十面埋伏》作者之謎難于大白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九龙县| 商丘市| 黔江区| 龙江县| 玛沁县| 黄骅市| 佛山市| 鲜城| 翁牛特旗| 信阳市| 普安县| 岫岩| 长治市| 凉山| 鄯善县| 三河市| 陕西省| 依安县| 龙游县| 射洪县| 马尔康县| 镇坪县| 阿图什市| 龙里县| 安远县| 嘉定区| 清苑县| 彭阳县| 青阳县| 昌乐县| 桐庐县| 亚东县| 滨州市| 海淀区| 金川县| 鹤岗市| 沅陵县| 伊通| 来安县| 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