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獵者”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情需有一定的物質條件,沒有這種條件,即使主觀愿望再好,事情也是做不好。
此典出自《呂氏春秋·不茍論·貴當》:“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人則媿其家室,出則媿其知友州里。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則狗惡也。欲得良狗,則家貧無以。于是還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有以求良狗。狗良則數得獸矣,田獵之獲,常過人矣。”
這段話意思是說:
齊國有個十分喜愛打獵的人,長時間打不到野獸,回到家里,在妻子面前感到十分羞愧,每當走出家門,在鄉鄰親朋跟前也感到沒有顏面。考慮他所以獵不到野獸的原因,那是由于獵狗不好。他想得到好狗,但因家里貧苦沒有辦法。于是他就回家加倍賣力種地,地種好了,家里富了,有錢了,就有辦法買來好狗。因為有了好狗,他屢次獵得野獸,打獵所得的東西,就總是超過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