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長補短”表示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短處。此典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今騰,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戰國時代,滕文公做太子時,曾經去各國訪問。有一次,他去楚國路經宋國時,見到了孟子。孟子給他講了一些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又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來治理天下。滕文公回國時又在宋國會見了孟子。孟子擔心他還不明白人性本善和以仁政治理天下的道理,又給他講了文王、周公的治國之...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取長補短”表示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短處。此典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今騰,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戰國時代,滕文公做太子時,曾經去各國訪問。有一次,他去楚國路經宋國時,見到了孟子。孟子給他講了一些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又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來治理天下。滕文公回國時又在宋國會見了孟子。孟子擔心他還不明白人性本善和以仁政治理天下的道理,又給他講了文王、周公的治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