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之學”是指耳朵聽進去后,只掛在嘴上說說,并沒有真正受益。現常用來指道聽途說中所知道的一知半解的知識。
此典出自《荀子·勸學》:“小人之學也,人乎耳,出乎口。”
《勸學》是荀況表明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一篇文章。荀況認為,人的知識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學習、教育與環境影響而取得的。學習是沒有止境的,要“鍥而不舍”,“用心一也”,不可以死讀書,也不可以淺嘗輒止,雜而不專。
荀況寫道...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口耳之學”是指耳朵聽進去后,只掛在嘴上說說,并沒有真正受益。現常用來指道聽途說中所知道的一知半解的知識。
此典出自《荀子·勸學》:“小人之學也,人乎耳,出乎口。”
《勸學》是荀況表明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一篇文章。荀況認為,人的知識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學習、教育與環境影響而取得的。學習是沒有止境的,要“鍥而不舍”,“用心一也”,不可以死讀書,也不可以淺嘗輒止,雜而不專。
荀況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