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不食周粟
- 中華典故(第五卷)
- 竭寶峰主編
- 567字
- 2021-05-27 17:19:12
“不食周粟”比喻堅決反對某種行動或主張。
此典出自《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守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殷朝末年,孤竹國國君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伯夷,小兒子叔齊。國君在位時,就想讓叔齊繼承王位。國君死后,叔齊覺得自己比伯夷小,就把國君之位讓給伯夷。伯夷說:“立你為國君,是父親的意思,我怎么能接受呢?”兩人相互推讓,都不愿做國君。最后...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