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知十”的意思是說,聽到一點知識就能懂得許多道理。后人常用它來形容聰明過人,能夠舉一反三。
此典出自《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春秋時期,孔子有兩個學生,這兩個學生都比較有才能。一個是子貢,能言善辯,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在魯、衛等國當過大官。另一個是顏回,他生活儉樸,聰明好學,有較高的道德修養。不幸的是,顏回過早地去世了,孔子為此很是悲傷...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聞一知十”的意思是說,聽到一點知識就能懂得許多道理。后人常用它來形容聰明過人,能夠舉一反三。
此典出自《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春秋時期,孔子有兩個學生,這兩個學生都比較有才能。一個是子貢,能言善辯,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在魯、衛等國當過大官。另一個是顏回,他生活儉樸,聰明好學,有較高的道德修養。不幸的是,顏回過早地去世了,孔子為此很是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