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虎歸山”又作“放虎歸山”,意思就是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后患。
此典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昔劉備為豫州時,某等請殺之,丞相不聽;今日又與之兵,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各自稱霸一方。一心想趁機奪取天下的劉備,因為沒有立足之地,經常寄人籬下,不得不暫時投奔曹操,等待時機,壯大實力。
不久曹操擔心袁紹、袁術兄弟聯合起來,勢力壯大,不好對付,于是他就答應了劉備的請求,讓他帶領五萬人馬前往徐州,截擊袁術。
劉備走后,曹操的謀士郭嘉、程昱從外地趕回許昌,他們聽說曹操放走了劉備,急忙去見曹操。程昱說:“當初劉備做徐州牧時,我們曾建議把他殺掉,丞相沒有采納我們的建議;現在您又給他許多兵馬,放他離去,這就等于把蛟龍放回大海,把猛虎放歸深山。將來再想制服他,能夠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