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例
- 本草綱目(第九卷)
- 李時(shí)珍
- 3333字
- 2021-05-20 17:38:17
飲食禁忌
豬肉忌生姜、蕎麥、葵菜、胡荽、梅子、炒豆、牛肉、羊肝、龜鱉、鵪鶉等。
豬肝忌腌魚、鵪鶉、鯉魚腸子等。
豬心肺忌飴糖、白花菜、吳茱萸等。
羊肉忌梅子、小豆、豆醬、蕎麥、魚干、豬肉、醋、酪和酸物。
羊心肝忌梅、小豆、生椒、苦筍等。
犬肉忌菱角、蒜、牛腸、鯉魚、鱔魚等。
白狗血忌羊、雞等。
牛肉忌黍米、韭薤、生姜、豬肉、狗肉、栗子等。
牛肝忌鲇魚。
牛奶忌生魚和一切酸物。
兔肉忌生姜、橘皮、芥末、雞肉、鹿肉、獺肉等。
獐肉忌梅、李、生菜、蝦等。
雞肉忌胡蒜、芥末、生蔥、糯米、李子、魚汁、狗肉、鯉魚、兔肉、鱉肉、野雞等。
雞蛋忌雞。
野鴨忌胡桃、木耳。
雀肉忌李子、醬和各種動物的肝。
鵪鶉忌菌子和木耳。
鯉魚忌豬肝、葵菜、狗肉、雞肉等。
鯽魚忌芥菜、蒜、糖、豬肝、雞和野雞等。
青魚忌豆藿。
魚干忌豆霍、醬、蒜、葵和綠豆等。
黃魚忌蕎麥。
鱸魚忌乳酪。
鱘魚忌干筍
鰍、鱔忌狗肉和桑柴火煮
鱉肉忌莧菜、薄荷、芥菜、桃子、雞蛋、鴨肉、豬肉、兔肉等。
螃蟹忌荊芥、柿子、橘子、軟棗等。
蝦子忌豬肉、雞肉。
李子忌蜜、漿水、鴨、雀肉、雞、獐等。
棗子忌蔥、魚。
桃子忌鱉肉。
橙橘忌檳榔、獺肉。
枇杷忌熱面。
楊梅忌生蔥。
銀杏忌鯉鱺。
各種瓜忌油餅。
沙糖忌鯽魚、筍、葵菜。
蕎麥忌豬肉、羊肉、野雞肉、黃魚。
黍米忌葵菜、蜜、牛肉。
綠豆忌榧子、鯉魚鲊。
炒豆忌豬肉。
胡荽忌豬肉。
韭薤忌蜜和牛肉。
莧菜忌蕨和鱉。
白花菜忌豬心肺。
胡蒜忌腌魚、鯽魚、狗肉、雞。
梅子忌豬肉、羊肉、獐肉。
生蔥忌蜜、雞、棗、狗肉、楊梅等。
生姜忌豬肉、牛肉、兔肉、馬肉。
芥末忌鯉魚、兔肉、雞肉、鱉等。
干筍忌沙糖、鱘魚、羊心肝。
木耳忌野雞肉、野鴨、鵪鶉。
核桃忌野鴨、酒、野雞。
栗子忌牛肉。
同是飲食也不適宜錯(cuò)雜,物性相反的很多,一旦觸犯,輕則致病,重則喪命,不可不謹(jǐn)慎。只有知道的人才會注意避讓。
妊娠禁忌
吃姜會使孩子多指、得眼病。豆醬合藿吃了會墮胎。
吃桑椹、鴨蛋,會使孩子倒生,且會生心寒。
吃山羊肉,會使孩子多病,肝更是不能吃。
吃鯉魚膾及雞蛋會使孩子成疳、多瘡。
吃狗肉,會使孩子無聲音。
吃兔肉,會使孩子缺唇。
吃騾、驢、馬肉,會延月難產(chǎn)。
雞肉合糯米吃了,會使孩子長寸白蟲。
雞蛋合干姜吃了,會使孩子多長瘡。
吃雀肉又飲酒,會使孩子心性淫亂。
豆醬合雀肉同吃,會使孩子臉上生斑。
吃了茨菰,會消胎氣。
吃了麋脂及梅李,會使孩子得青光眼。
鱔同白雞吃了,會使孩子喑啞。
吃了鱉,會使孩子頸子短,并且會損胎。
吃了蟹,會使孩子橫生。
吃漿水粥,會使孩子骨瘦而難以成人。
各種有毒的獸
獸尾有叉。鹿長豹的花紋。羊獨(dú)角及多角。羊心有孔。白羊黑頭。黑羊白頭。白馬黑頭。暴曬的肉不干燥。肉不沾土。馬蹄夜目。犬懸蹄肉。米甕中肉。肝有黑色。肉中多有黑星。
各種有毒的鳥
眼睛是白色的鴨。爪后面突出像腳趾的部分有四個(gè)的雞。白鳥黑頭。黑鳥白頭。鳥腳不伸展。腹有八字紋。爪后面突出像腳趾的部分有四個(gè)或六個(gè)的鳥。
各種有毒的魚
眼睛上長有睫毛的魚。眼睛能開合的魚。腦中連珠的魚。無腮的魚。兩個(gè)眼睛不同的魚。腹下有紅字的魚。眼睛為白色的鱉。頜下有骨的鱉。煮不彎的蝦。長白胡須的蝦。腹下有毛的蟹。兩眼睛相向的蟹。
各種有毒的果
有兩個(gè)核仁的桃及果中沒有長核的都有毒。五月吃未長成核的果,會使人發(fā)瘡癤用寒熱。秋冬時(shí)節(jié)果落地上被惡蟲喙蝕的,吃了使人患久漏。
加工食物的方法
洗豬肚用面,洗豬臟用砂糖就不會有怪氣味。煮筍放薄荷,并加少量鹽就不會有硬薟。洗魚滴入生油一二滴就無涎。煮魚下木香沒有腥味。煮鵝下櫻桃葉數(shù)片容易熟透。陳年臘肉煮到將熟時(shí),取燒紅的生炭投入鍋中就沒有油薟氣。煮各種肉封住鍋口,用楮實(shí)子一二粒同煮,容易煮爛而且香。夏天的肉,單用醋煮,可保留十天。凡是煮肉都適宜用桑柴火,燒肉卻不適宜用。酒酸了,用赤小豆一升炒焦,用袋子盛裝好,再放酒壇中,味立即就會變得香美。
孫真人逐月調(diào)養(yǎng)事宜
正月腎氣受病,肺氣微弱。宜減少咸酸,增加辛辣,助腎補(bǔ)肺,安養(yǎng)胃氣。
二月腎氣微弱,肝氣旺盛。宜戒酸而增加辛味,以助腎補(bǔ)肝。宜清膈,去痰,出微汗,以散冬季蘊(yùn)伏之氣。
三月腎氣已息,心氣漸臨,木氣正旺。宜減少甘味而增加辛味,補(bǔ)精益氣,懶散形骸,意趣安泰,以順應(yīng)天時(shí)。
四月肝氣已病,心火漸壯。宜增加酸味而減少苦味,以補(bǔ)腎助肝,調(diào)養(yǎng)胃氣。
五月肝氣休,心火旺。宜減少酸味而增加苦味,益肝補(bǔ)腎,以固精氣。
六月肝氣微弱而脾氣旺盛。宜節(jié)制飲食疏遠(yuǎn)女色。此時(shí)陰氣空伏,暑毒外蒸,注意當(dāng)風(fēng)食冷,便多有暴泄疾患。須飲食溫軟,不要太飽,時(shí)常飲粟米溫湯、豆熟水,最妙。
七月肝心二臟少氣,肺金初旺。宜性情安靜,增加咸味而減少辛味,以助氣補(bǔ)筋,養(yǎng)脾胃。
八月心藏氣微,肺金正旺。宜減少苦味食物而增加辛味食物,以助筋補(bǔ)血,養(yǎng)心肝脾胃。不要觸犯邪風(fēng),便不會有瘡瘍疫痢。
九月陽氣衰,陰氣盛。暴風(fēng)時(shí)起,忌孔隙賊風(fēng)傷人,不宜恣欲飽醉。宜減食苦物而增加甘物,以補(bǔ)肝益腎,助脾胃,養(yǎng)元?dú)猓盍Α?
十月心肺氣弱,腎氣強(qiáng)盛。宜減食辛物而增加苦物,以養(yǎng)腎氣,助筋力。
十一月腎氣正旺,心肺衰微。宜增食苦物而杜絕咸物,靜養(yǎng)以迎初陽。
十二月土氣旺相,水氣不行。宜減少甜食而增加苦食,調(diào)理腎臟。
凡此之道,都是五行生克的道理。平則安寧,互相濟(jì)養(yǎng);亂則失度,禍患累生。
五味宜忌
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腎欲咸,此五味合五臟之氣也。
五宜青色宜酸,肝病宜食麻、犬、李、韭。赤色宜苦,心病宜食麥、羊、杏、薤。黃色宜甘,脾病宜食粳、牛、棗、葵。白色宜辛,肺病宜食黃黍、雞、桃、蔥。黑色宜咸,腎病宜食大豆黃豆、豬、栗、藿。
五禁肝病禁辛宜食甘:粳、牛、棗、葵。心病禁咸,宜食酸:麻、犬、李、韭。脾病禁酸,宜食咸:大豆、豕、栗、藿。肺病禁苦,宜食辛:麥、羊、杏、薤。腎病禁甘,宜食辛:黃黍、雞、桃、蔥。
五走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多食令人癃。酸氣澀收,胞得酸而縮卷,故水道不通也。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多食令人變嘔。苦入下院,三焦皆閉,故變嘔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多食令人免心。甘氣柔潤,胃柔則緩,緩則蟲動,故免心也。辛走氣,氣病多食辛,多食令人洞心。辛走上焦,與氣俱行,久留心下,故洞心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多食令人渴。血與咸相得則凝,凝則胃汁注之,故咽路焦而舌本干。九針論作咸走骨,骨病多食成。苦走血,血病毋多食苦。
五 傷酸傷筋,辛勝酸。苦傷氣,咸勝苦。甘傷肉,酸勝甘。辛傷皮毛,苦勝辛。咸傷血,甘勝咸。
五過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肉胝芻而唇揭。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皮槁而毛拔。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平,骨痛而發(fā)落。味過于辛,筋脈沮絕,精神乃失,筋急而爪枯。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脈凝澀而變色。
五味偏勝
歧伯日:五味入胃,各歸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相反諸藥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大戟反芫花、海藻。
烏頭反貝母、栝樓、半夏、白斂、白及。
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xì)辛、芍藥、貍?cè)狻?
河豚反煤臺、荊芥、防風(fēng)、菊花、桔梗、甘草、烏頭、附子。
蜜反生蔥。
柿反蟹。
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
風(fēng)中六腑手足不遂,先發(fā)其表,羌活、防風(fēng)為君,隨證加藥。然后行經(jīng)養(yǎng)血,當(dāng)歸、秦艽、獨(dú)活之類,隨經(jīng)用之。
胃脘寒痛須加草豆蔻、吳茱萸。
莖中刺痛生甘草梢。
諸咳嗽痛五味為君,痰用半夏,喘加阿膠佐之。不拘有熱無熱,少加黃芩。春加川芎、芍藥,夏加梔子、知母,秋加防風(fēng),冬加麻黃、桂枝之類。
虛熱有汗須用黃芪、地骨皮、知母。
虛熱無汗用牡丹皮、地骨皮。
一切血痛活血補(bǔ)血,當(dāng)歸、阿膠、川芎、甘草。涼血,生地黃。破血,桃仁、紅花、蘇木、茜根、玄胡索、郁李仁。止血,發(fā)灰、棕灰。
下部痔漏蒼術(shù)、防風(fēng)為君,甘草、芍藥佐之,隨證加減。
產(chǎn)后諸病忌柴胡、黃連、芍藥。渴去半夏加白茯苓,喘嗽去人參,腹脹加甘草,血痛加當(dāng)歸、桃仁。
心熱搖頭咬牙額黃,黃連、甘草、導(dǎo)赤散。
肝熱目眩,柴胡、防風(fēng)、甘草、瀉青丸。
脾熱鼻上紅,瀉黃散。
肺熱右腮紅,瀉白散。
腎熱額上紅,知母、黃檗、甘草。
陳藏器諸虛用藥凡例
虛而多氣兼微咳加五味子、大母。
肺氣不足加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
心氣不足加上黨參、茯神、菖蒲。
肝氣不足加天麻、川芎。
脾氣不足加白術(shù)、白芍藥、益智。
膽氣不足加細(xì)辛、酸棗仁、地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