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蒲公英
- 本草綱目(第八卷)
- 李時珍
- 569字
- 2021-05-24 15:30:13
[名詞解釋]蒲公英生長在平原沼澤的田園之中。它的莖,葉都像萵苣,折斷后有白汁流出,可以生吃,花像單獨的菊花但比較大。花像頭飾金簪頭,也叫金簪草,形狀一只腳立地的樣子,也叫黃花地丁。
苗
[藥性氣味]味甘,性平,無毒。
[藥效治療]主治婦女乳房痛和水腫,它的方法是:煮它的汁飲用和封貼在患處,立刻消腫。解食物中毒,驅散滯氣,化解熱毒,消除惡腫,結核及疔腫。放入牙中,可以使胡須頭發變得烏黑,滋壯筋骨,用蒲公英的白汁涂在惡刺上馬上治愈。這草屬土,開黃花,味道甘美。可進入陽明和太陰經,所以能滋陰壯陽。化解熱毒,消腫核有奇妙的功用。蒲公英加忍冬藤煎湯,再混入少量的酒調佐服用,可以治乳腺炎。服用后想睡,這是它的一個作用,入睡后感覺出汗,病就治愈了。
[附加配方]用蒲公英一斤,連根帶葉將它洗干凈,不要讓它見陽光,陰干后放入斗中,加鹽一兩,香附五錢,將這兩者研細成末,放入蒲公英里腌上一夜,把它分別做成二十個藥丸。用牛皮紙包三、四層捆好扎緊,用六十一條蚯蚓屎把藥丸敷貼牢固,再放入灶內烘干,至藥丸通紅時為限度再取出來,去掉表面蚯蚓泥后把藥丸研細為末,早晚用來擦牙漱口,吐出來,咽下去長其使用才有效。此方能穩固牙齒,強筋壯骨,滋潤腎臟。
治腸癰:用蒲公英二兩,忍冬藤二兩,將它們搗爛,加兩盅水煎,煎到一盅水時,然后在吃前后服用。睡一覺后就會覺得病已經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