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秦蜀州郡多有生長。根長2、3尺左右。獨莖或成叢生長,枝干距離地面2、3寸。其葉像羊齒的形狀,又似蒺藜的苗。7月中旬開黃紫色的花。它的果實叫作莢子,長1寸左右。8月中旬采挖它的根,其皮柔韌折之如綿,叫做綿黃耆。它有幾種,有白水耆、赤水耆、木耆,功用都差不多,但力卻比不上白水耆,木耆短且紋理橫生。現在的人多用苜蓿根來充當黃耆,折皮也似綿,頗能亂真,但苜蓿堅硬松脆,黃耆很柔韌,皮呈微黃褐...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名詞解釋]秦蜀州郡多有生長。根長2、3尺左右。獨莖或成叢生長,枝干距離地面2、3寸。其葉像羊齒的形狀,又似蒺藜的苗。7月中旬開黃紫色的花。它的果實叫作莢子,長1寸左右。8月中旬采挖它的根,其皮柔韌折之如綿,叫做綿黃耆。它有幾種,有白水耆、赤水耆、木耆,功用都差不多,但力卻比不上白水耆,木耆短且紋理橫生。現在的人多用苜蓿根來充當黃耆,折皮也似綿,頗能亂真,但苜蓿堅硬松脆,黃耆很柔韌,皮呈微黃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