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也叫白金。銀屑出產于永昌。陶弘景說:銀的出產地,也與金相同,只是它生在土中。煉銀的方法也與金相似。永昌屬益州,今屬寧州。蘇頌說:銀在礦中與銅相互混雜,當地的人采得,用鉛再三煎煉才制成,故稱為熟銀。生銀則產于銀礦中,形狀如硬錫。其金坑中所得的,在土石中都滲漏成條形,像絲發狀,當地的人稱為老翁須,非常難以得到。方書用生銀,必得此才真。李時珍說:閩、浙、荊、湖、饒、信、廣、滇、貴州、交趾各地,山中都出產銀,有從礦石中煉出的,有從沙土中煉出的。其生銀,俗稱為銀筍、銀牙,也叫出山銀。《寶藏論》說:銀有17種。國外還有4種。天生牙混雜在銀坑內石縫中,狀如亂絲,顏色呈紅色的為上品,放入火中呈紫白色,像草根的為次品。銜黑石的最稀奇,生于樂平、鄱陽出產鉛的山中,又叫龍耳,也叫龍須,是純正的生銀,無毒,是做藥材的根本。生銀混雜于石礦中,成片塊狀,大小不定,狀如硬錫。母砂銀混雜在五溪丹砂穴中,色理紅光。黑鉛銀得子母之氣。此四種為真銀。有水銀銀、草砂銀、曾青銀、石綠銀、雄黃銀、雌黃銀、膽礬銀、靈草銀,都是用藥制成的。丹陽銀、雄黃銀、硫黃銀、膽礬銀、靈草銀,都是用藥制成的。丹陽銀、銅銀、鐵銀、白錫銀,都是用藥點經的,這13種都是假銀。外國的4種:新羅銀、波斯銀、林邑銀、云南銀,都為精品。
銀屑
[藥性氣味]味辛,性平,有毒。
[藥效治療]安五臟,安心神,止驚悸,除邪氣,久服輕身。定志,去驚癇、小兒癲疾狂走。破冷除風。
銀箔
[藥效治療]能堅骨,鎮心聰耳明目、輕身,使人肌膚潤澤,精力旺盛,不易衰老,去風熱癲癇,入丸散用。
生銀
[藥性氣味]味辛,性寒,無毒。
[藥效治療]主治熱狂驚悸,發癇恍惚,夜臥不安并有譫語,服它能耳聰明目、輕身,使人肌膚潤澤,精力旺盛,不易衰老,鎮心安神定志。主治小兒各種熱丹毒。和水一起磨后服用,功效勝過紫雪。